[摘要] 当前工程项目中,BIM+智慧工地平台对项目降本增效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榆林市两中心项目,来探讨一下BIM+智慧工地对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榆林市两中心项目的技术应用实施过程。
1. 应用准备
榆林市两中心项目为加快推进“智慧工地”的应用建设,项目部组织召开“智慧工地”应用启动会,邀请专家对公司及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智慧工地相关培训,提高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思维和基本应用水平。会后设立专人专岗,将数字化技术应用责任到人,定期总结和反思应用情况,为项目实践提供有效建议。
2. 应用过程
2.1 质量安全巡检
现在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移动端拍照上传到系统即可,问题相关的安全员、质量员、工长等相应负责人会及时收到现场反馈的问题,并可随时随地线上审查批示,直到问题整改完成并通过审核,一个隐患问题才可以算正式清除。质量安全巡检的整个流程非常透明,操作简单,且流程中的信息均会被自动留存,作为企业大数据库的一部分,既可以用于项目的日常管理,也可以作为后期复盘、企业综合管理及应对危机的必要依据。
2.2 劳务实名制
工人进场前,首先要经过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制登记,并发放智能安全帽。同时,项目管理者可实时对工人属性进行查看和分析,对于超龄、未刷卡出门等异常情况,在收到实时通知时,需要劳务负责人及时做出响应,避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等。
身为数字工地的劳务负责人,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在数据透明、劳务实名制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对现场进行监测和把控,什么区域应该匹配什么工种,哪天需要入场多少人,哪个区域的劳务人员状态一直处于静止需查看其现场情况等等,为施工现场长久以来人员繁杂难以管理开辟了一条数字化的道路。
2.3 模拟建造
此版块主要由建模人员创建各专业模型,并导入智慧工地平台及BIM5D生产管理平台,关联各关键数据,包括人、材、机等核心要素。
在项目初期,模拟建造是最基础的工作,相当于施工中的基坑部分,但也是做到数据互联的关键工作,它承载着项目所需的各项重要数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的进度管理、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劳务管理等几大核心诉求,都需要基于准确的BIM模型,进行可视化交底、复核、调整、优化并最终交付给项目运维方。可以说,模拟建造的精确性、可复制性,关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2.4 智慧党建
由智慧党建、学习资料、党建快讯三个模块组成,包含了党支部视频、公司党支部简介、近期活动等模块,项目人员在工作的同时可以进行学习,加强项目党风建设。
2.5 数字工地
通过安装塔吊防碰撞、自动喷淋、视频监控、物料验收、烟感报警器等强大的设备,并交由专人监测,随时随地的反应工程进度中各种问题,加以及时的监管,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塔吊防碰撞系统:基于物联网传感包网、嵌入式、数据采集和融合、无线传输、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塔机实时监控与数据传输,司机在违章操作时声光预警。塔吊安全是工地现场至关重要的一环,启动自动响应起重机制动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动喷淋系统:可检测温度、湿度、PM2.5、PM10、风力、风向、噪音等核心要素,与雾炮、喷淋等设备联动,达到预警值即自动启动系统,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移动查看与控制,也可以通过LED屏幕进行展现。对项目而言,自动化的操作节省了人工劳动力,并在环保上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打造绿色工地。
视频监控:本项目在施工现场各个重要地点设置共50个摄像头,并设有两个监控室,其中施工区、生活区的监控24小时均有值班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均可通过云建造APP以及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现场。实时的视频监控可以让管理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握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各个重要部位、重点区域的情况。如有异常,可采取响应措施。
物料验收:本项目设有磅房,实行车车过磅,通过管控终端进行车辆称重,磅单自动生成;通过红外对射和摄像头,防止人为作弊;通过手机app,可随时了解现场整体材料情况,并将管控终端产生的所有材料信息量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为供应商管理、物料现场管理、原材核算、偏差分析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岗位工作效率,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烟感报警器:NB-loT智慧烟感解决方案是以智慧感烟为基础,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和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结合火灾探测报警行业特征,突破传统单一产品的销售模式,提供系统化综合报警方案,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烟感系统框架。
以上就是榆林市两中心项目的技术应用实施过程,榆林市两中心项目通过应用BIM+智慧工地,对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工程可视化管理,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建筑界建筑施工频道分享更多榆林市两中心项目相关优秀建筑设计施工案例,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