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战“疫”堡垒 见证“沈阳速度”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改造工程侧记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2-25 09:49:59

[摘要] 1月25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立刻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改造,历经8昼夜不间断奋战,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病房和医护人员休养区于2月3日全面完工,创造了沈阳速度。来看看。

  疫情肆虐,形势严峻。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投身到疫情阻击战中。时间拨回1月25日,辽宁省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确诊病例从3例增加到5例。沈阳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应对之策,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沈阳六院”)进行改造,未雨绸缪,建设沈阳版“小汤山”,提高接诊能力,做好打长期战、攻坚战的准备。

  新建48间总计2178平方米的隔离病房、新建和改造70间总计4150平方米医护人员休养区、改造出48间总计5000平方米负压病房,这是沈阳市委市政府给沈阳六院的改造“任务清单”。

  “起初我们计划工程最快也要15天建成,但市长给我们的批示是‘日夜兼程、分秒必争,工期是否能再提前一些’,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打赢这场攻坚战。”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旭辉介绍说。

  “没有指挥员,只有战斗员”

  责任在肩,使命必达。大年初一,接到市委市政府下达沈阳六院改造建设的任务后,沈阳市城乡建设局迅速成立了工程临时指挥部,局领导班子合力上阵指挥。大年初二7时,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的30多名干部职工已从四面八方向现场火速集结,不到5个小时所有人员全部到位。

  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综合服务三个小组迅速进行分工,开始冲向项目建设第一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开始。

  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里,指挥部这些成员克服各种困难,顶住心理压力,在与之一墙之隔、谈之色变的患者病房旁,奔走于工地现场。各部门之间大量的协调工作,他们一件件解决;工程上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一个个落实。

  负责工程建设的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树屹在大年初一的阵阵鞭炮声中,义无反顾地奔向项目建设最前沿,连续8个昼夜吃住在指挥部。工作紧张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困了就用冷水擦擦脸。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他仅参加工程协调会议就达30余次,直接整理落实14期会议纪要的有关要求,为工程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综合协调。

  局办公室副主任侯志远大年初一接到任务时正在锦州,他跟父母简单道别后连夜开车返回沈阳,直接来到了指挥部。连日来,他不停地穿梭于施工现场和会议室,既要掌握现场施工进度,还要做好会议记录等各种重要工作。眼睛熬红了、嗓子变哑了,他说:“应急建设冲在一线是我们建设人的责任,也是义务,与那些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们所做的微不足道。”

  “指挥部没有指挥员,只有战斗员。”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的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构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强战线,为工程项目完工交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沈阳市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质量和安全绝不能含糊”

  在与不断蔓延的疫情赛跑中,速度往往意味着生命,必须争分夺秒、马不停蹄。但要构筑与疫情战斗的“堡垒”,又必须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不管时间有多紧急,质量和安全绝不能含糊。”沈阳市城乡建设局领导的要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沈阳市质量监督站提出了24小时质检的工作方案。作为质量监督部门,该站充分考虑了这次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危险性,党支部书记、站长岳阳在对全站开展工作总动员的基础上,采取了个人自愿报名加组织考察的方式,确定了10名同志,分成4组全天候驻守现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检查监督,对排水管道铺设、板房安装、电缆敷设、管道安装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过程、无死角、零距离监管。每天中午11点和下午4点,质量监督员准时收集统计各参建单位材料进场情况,制作成进度表报送给工程建设指挥部,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由于原有的电力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负荷工作,电气工程师迅速对接国网沈阳电力公司和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研究制定供电改造方案,监督施工,昼夜吃住在工地,直至送电成功。

  速度越快,越要重视安全。沈阳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接到任务后,迅速研究部署监督工作方案和监督计划。由于工期紧、任务重、现场施工情况复杂,该站决定实施“战时”监管模式,“哪有施工哪就有安全监督员,哪有风险哪就有党员干部”。副站长宋连海做了多年建设安全监管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当他了解到此次任务复杂、现场安全保障难度大的情况后,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最前面,吃住在现场,一守就是8天8夜。一位安全监督员的母亲刚刚做过癌症手术,他本想借春节假期悉心照料以弥补平时因工作忙对家庭的亏欠,但面临亲情与责任的抉择,他毅然泪别双亲冲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为了与疫情赛跑,该站6个临时工作组按照区域和专业分工,不间断对施工作业情况进行全天候安全检查。因工期紧任务重,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约800人同时作业,大型机械、多工种人员交叉作业,安全监督管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夜间的监督检查工作,安全监管人员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坚守岗位巡查到天明。1月31日,他们在巡查4号楼时发现梁上约500毫米高的墙体随时可能脱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监督人员立即联系施工单位人员到现场整改,10分钟后隐患部位被整体拆除。

  “创造条件必须上”

  建设未始,图纸先行。接到建设改造任务当晚,负责该项目设计的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连夜召回在沈阳休假的所有设计师赶回公司加班。传染病病房对医疗环境控制的专业要求本已十分复杂,又要克服原本图纸与建筑实际的出入以及不同建筑结构改造的技术难题,还要考虑零下20多摄氏度的情况下施工条件限制与设备材料采购的可行性等诸多问题,此次设计任务简直是难上加难。设计师们不眠不休、会议室激烈研讨、电脑前反复修改,仅用7小时做出初步方案和设备采购清单表,24小时拿出第一套施工图。而之后的3天内,工程师们将正式的图纸全面升级4版,施工现场中临时的设计调整更是数不胜数。

  “17年前我曾参与过沈阳非典防治医院的设计工作,非常清楚此次任务的重要和紧迫,时间确实是太紧了,但只要是为疫情防控出一分力,我们多熬这几宿是值得的。”中国建筑东北院第一设计院总建筑师乔博说。

  打硬仗必须用精兵。中建二局北方公司接到承建沈阳六院改造建设工程任务后,第一时间广发“英雄帖”,在大年初二这个“回娘家”的传统日子里,许多人匆匆告别家人,上演“最美逆行”。公司党委书记刘建钊接到任务后,迅即驱车10个小时赶到沈阳。从1月27日开始,就一直奋战在现场。

  项目现场副总指挥高安培,这位曾因胆切除手术后仅七天就跑回工地的“无胆英雄”,这次又冲在了大家的前面,连续坚守施工现场13天,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他那沙哑却坚定的调度指令“嗓音”,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响在工地上空。

  冲在一线的三支党员先锋队和一支青年突击队,攻坚克难,无怨无悔。王长磊党员先锋队主要负责新建隔离观察病房施工,他们将新建装配式病房并提供所有配套设施及设备。从进场施工到全部交付,他们只有8天时间,按照正常的施工安排,全部工作需要18天才能完成。一系列难题摆在眼前:人员严重不足、物资极为短缺、作业面非常狭窄……王长磊当即表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必须上!”

  夜晚,施工现场异常寒冷,正常情况下早已经停工,为了抢时间,项目分班工作,24小时不停作业。病房建设需要安装许多管道,大都需要热熔连接,正常热熔安装一个只需要五分钟,但是在这种极寒天气下却需要半个小时,为了保证速度和工程质量,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多点同时作业,许多党员的双手冻僵,双脚麻木,但他们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坚持战斗。

  为了保障工期,现场工人3班倒、管理人员2班倒昼夜不停施工,指挥部为现场人员采购了棉服、棉帽子等御寒用品,不间断供应热水、姜汤等,并为参战人员做好一切疫情防护。

  火力全开,奋勇向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不辱使命,圆满高效完成了任务。

  众志成城,汇聚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沈阳速度”创造令人赞叹的奇迹。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合力攻坚、全力推进,历经8昼夜的不间断奋战,沈阳六院隔离观察病房和医护人员休养区于2月3日全面完工,负压病房改造也于2月8日实现工程安全优质提前交付,成为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改造工程8天交付,是当下工程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有力措施。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战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疫情防控医院建设等相关行业热点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新闻~

新闻,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改造工程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