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解析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19-05-06 11:24:24

[摘要] 2 3、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解析本篇文章目录导航:【题目】鞍山市老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分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第一章】

2.3、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解析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鞍山市老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分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辽宁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绪论

【2.1】鞍山市工业发展脉络

【2.2】鞍山工业遗产的现状

【2.3-2.4】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解析

【3.1-3.2】建立鞍山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3.3】采用层次性保护利用梯度

【3.4】融合鞍山城市发展建设

【3.5-3.6】采取多样的保护利用模式

【4.1】建构实体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4.2】建筑内部空间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4.3-4.4】建筑外部空间环保再利用技术

【参考文献:

】工业老建筑的二次开发利用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3.1、工业遗产价值认识不到位

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同是保护工业遗产的首要前提

[4]。长期以来,由于工业遗产不像文物建筑那样时间悠久、形象特征突出,使得工业遗产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属于被忽略和边缘的一类,这些价值丰富的工业遗产不能得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认同,大家对其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将其视为废旧的厂房、仓库,看作是城市衰退的标志,造成价值定位模糊,没有树立起保护的意识,在城市更新与开发过程中经常被当成首先推倒重建的目标。

图 2-11 炉山单身社员宿舍建筑群原貌

图 2-12 模糊的保护利用尺度

工业企业自身也缺乏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一些企业因为其生产需求的改变,需要重建其生产线,或者因为政策要求,必须关闭或者搬迁,所以急于将厂房和相关设备出售或重建,缺乏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工业遗产的认知,虽然这些工业建筑设施在建国前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也很难与土地高涨的经济价值相抗衡,部分工业遗产已经被肆意销毁,不假思索的摧毁重建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伴随而来的是鞍山城市特色文化的流失。探寻本质原因,是工业遗产的价值不能达到像文物一样的认同感,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鞍钢集团的发展及鞍山城市的更新,大量工业遗存被留下,但是这些工业遗存并没有被很好的保护与利用起来,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厂房及配套建筑被拆毁,只留下一些文字资料及照片。城市中还有很多工业遗产没有纳入各类保护体系,导致了这些工业遗产被销毁,鞍钢炼钢站吊车厂上游机车群、炉山单身社员宿舍建筑群旧址(图 2-11)、汤岗子火车站旧址、灵山站旧址等都在近些年被拆除。鞍山的工业遗产保护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十分迫切。

2.3.2、保护利用尺度不明确

改变利用和保护不是不相融的,因为完全改变实际是破坏,而完全保存是顽固。建筑理论家诺伯-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曾说

[5]。

工业遗产与鞍山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来就是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福尔马林文物式的被动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给人民亲近感、归属感,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且不切实际的。过度激进的再利用很容易破坏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而造成工业遗产不可逆的价值流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价值。因此还应在保护与再利用的尺度上思辨出权宜之法,让工业遗产创造更大的价值(图 2-12)。

目前鞍山工业遗产并没有清晰的保护利用尺度,其中部分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部分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部分列为辽宁省工业遗产目录,部分列为国家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没有统一的保护利用规范和条例,这就造成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尺度模糊、实践混乱,遗产价值不能得到深度挖掘从而导致价值流失。例如,大孤山红楼建筑群,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是大孤山铁矿苏联专家居住小区,采用中西合璧建筑形式,装修考究,构造精美。随着居民的陆续迁出,这些见证钢城历史发展的小楼将重新改建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是并没有具体的保护利用尺度与界限,这可能会造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迷茫,从而造成核心价值的丧失。

图 2-13 工业遗产保护思路倾向

总之,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尺度上,要坚持以保护并为目的的利用模式。保护的是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工业文化与历史,再利用的是工业遗产的功能与空间,在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再利用的可能方向,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尺度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等级工业遗产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利用策略,力求发挥工业遗产的最大价值(图 2-13)。

2.3.3、城市设计宏观思考的缺失

虽然国内许多城市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但其中一些实践并不是成功的,例如一些二线城市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结果其人口流量较小,经营惨淡,人民不认同,体现了我国部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存在盲目的效仿,这也是国内许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鞍山的工业遗产更新还处于初步阶段,就项目论项目的局部观逐渐暴露了缺陷。探寻其本质,是目前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缺乏城市设计层面的宏观思考。

北京五合公司的刘力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很多案例的厂房改造基本还主要涉及它的样式、风格、个性mdashmdash这些基本上还属于一个艺术空间方面上的改造,这还不是一个全面的改造,没有从整个街区,整个城市的形态和文脉进行控制和引导。没有从更大范围去保留一个场所的精神、城市的文化,没有提供全方位的、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6]。大概指的在城市设计层面缺乏的问题。

在鞍山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相关人员主要关注的还是工业遗产本身。根据鞍山目前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是被产权单位原样原址的再利用,如昭和制钢所迎宾馆被改造成鞍钢老干部活动中心(图2-14)等,缺乏在城市设计宏观层面的考虑,工业遗产保护在总规、控规里也都没有体现,保护性利用仅仅采取就项目论项目的微观思维,只考虑工业遗产本身的发展,目前其利用率极低,很难说这种方式就能长时间地适应城市的发展。这就要求从城市整体的出发,在城市设计宏观思路下指导定位这些工业遗产的利用模式,利用改造再利用的契机完善城市的功能,弥补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及景观风貌。总而言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应在城市宏观层面考虑,与城市发展结合,而不只是解决自身问题的盲目改造。基于城市设计宏观层面考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更具深度与高度,能使工业遗产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通过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来使社会受益。

图 2-14 鞍钢老干部活动中心人烟稀少

2.3.4、保护利用模式单一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已进行了多种探索,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可分为博物展览模式、创意文化产业模式、公共开敞空间模式、商业综合模式等,这些是比较成熟的模式。

目前鞍山已进行相关模式的探索,但是工业遗产目前保护利用模式较单一,除了改造成博物馆、工业景观公园模式之外,最多的是延续曾经的功能继续使用,鞍山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缺乏城市层面的规划与适应性的单体设计,无法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丰富价值,这种单一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明显不能解决工业遗产所面临的价值之间的冲突,改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探索更为丰富的利用模式,才能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更好的发展。多样的保护利用模式选择必须以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宏观层面性出发,在城市层面选择一种或多种混合的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其区位特征,区域城市功能、城市空间以及外部环境。不同的再利用模式有着其特定的条件需求,照搬照抄的模仿难以发挥出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

2.4、本章小结

本章梳理了鞍山工业发展脉络,引出了鞍山工业文化对鞍山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鞍山工业遗产详细的现状调研,统计整理了鞍山 46 处工业遗产关于建成年份、地址、结构、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总结了鞍山工业遗产的所在地域气候特征、数量分布特征、行业特征、工业构筑物特征,并按规模、保护利用尺度、结构、内部空间、外部空间环境等方面将其分类。阐述了鞍山工业遗产的相关政策及现在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工作进展,总结分析了当下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几种模式。剖析了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核心问题:工业遗产价值认识不到位,保护利用尺度不明确,城市设计宏观思考的缺失,保护利用模式单一等。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工业遗址保护,工业遗址再利用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