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三十六个基础知识点!

来源:建筑界编辑:袁斌发布时间:

[摘要] 1 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于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按

1. 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于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按标准组合

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按准永久组合

③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

④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按标准组合

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有哪些:

①桩体作用;②加速排水固结;③挤密作用;④加筋作用

3. 浅基础按照所使用材料的性能可以分为哪两种:

①刚性基础;②柔性基础

4. 地基分类:

一、天然地基:①土质地基;②岩石地基;③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

二、人工地基

5. 基础分类:

(1)浅基础:①单独基础;②条形基础;③十字交叉基础;④筏形和箱形基础

(2)深基础:①桩基础;②沉井和沉箱基础;③地下连续墙深基础

6. 单独基础分类及特点

刚性基础:

①受力特点:抗压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不高,无挠曲变形。

②结构特点:优:稳定性好,施工简单,承载能力大;缺:自重大。

③构造: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柔性基础:需配钢筋(扩展基础)

7. 地基模型:①文克勒地基模型;②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③分层地基模型

8. 刚性基础的特点:

①优: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基础高度大,埋深大,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②缺:用料多,自重大

9. 柔性基础的特点: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等情况下使用。高度比刚性基础小

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a、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

b、按地基荷载试验或者触探试验确定;

c、按有关规范提供的承载力或经验公式确定。

1.jpg

11. 基础的埋置深度定义:指基础地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1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①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

②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

③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④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⑥相邻建筑物的慢支深度

⑦地基土冻胀和融沉以及地形、河流的冲刷影响

13. 确定基础埋深需考虑的因素:

①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

②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③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⑤相邻建筑物的埋置深度

⑥地基土冻胀和融沉以及地形、河流的冲刷影响

14. 如果框架结构的柱子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其计算值如果大于容许值时可采取哪些可行方案的:!!!!!!!!!!

15. 地基净反力的概念:通常认为仅由基础顶面标高以上部分传下的荷载所产生的的地基反力

16. 地基变形特征:①沉降量;②沉降差;③倾斜;④局部倾斜

17. 软弱下卧层的定义:在持力层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土层,其承载力比持力层承载力小得多,该软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18. 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点: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和土的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设计值

19. 静定分析法和倒梁法分析柱下条形基础纵向内力有何差异、各适用什么条件:

①静定分析法:没有考虑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荷载和直线分布的基地反力作用下产生整体弯曲

适用条件: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相对抗弯刚度

②倒梁法:计算所得的基础不利截面的弯矩绝对值最小,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基础梁将产生局部弯曲。

适用条件:⑴上部结构是刚性的,各柱之间没有差异沉降;⑵地基不均匀,荷载分布和柱距均匀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20. 桩侧负摩阻力的定义:桩的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桩产生向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桩周围的土体下沉必须大于桩的下沉

2.jpg

21. 中性点概念:正负摩擦力分界的地方称为中性点。(中性点处的摩擦力为零)

22. 中心荷载作用下的条形基础的官渡计算公式:!!!!!!!!!!

23. 如果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则除了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地基尺寸外,还要求满足什么条件:还需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体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24. 根据梁的柔度指数大小可以将梁分为哪三类:①无限长梁;②半无限长梁;③有限长梁

25. 桩基分类:单桩基础、群桩基础、(根据承台与地面相对位置)低承台桩基、高承台桩

26. 桩的分类:

(1)按承载性状:①摩擦型桩:摩擦桩、端承摩擦桩;②端承型桩

(2)按施工方式分类:预制桩、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內击式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

(3)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

(4)按桩身材料: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组合材料桩

27. 桩基础特点: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稳定快和沉降变形小、抗震能力强、以及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28. 垫层的主要作用:①提高地基承载力;②减少地基沉降量;③垫层用透水材料可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29. 地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发,排水固结法,挤密振密法,拌入法,灌浆法,加筋法,托换技术(或成基础托换)

30. 排水固结法: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31. 用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的方法:

一、预压方法:

①堆载预压法;②真空预压法;③降低地下水位法

二、排水方法

32. 复合地基概念:由两种刚度不同的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33. 复合地基的作用:①桩体作用;②加速排水固结;③挤密作用;④加筋作用

34. 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①刺入破坏;②鼓胀破坏;③整体剪切破坏;④滑动破坏。

复合地基发生任何破坏与其桩型、桩身强度、土层条件、荷载形式及复合地基上基础结构形式有关

建筑基础,基础知识点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