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结构与布局的改进钢结构在形式方面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作用。钢结构一般可分为网架、框架和平面架,我们要根
1.结构与布局的改进
钢结构在形式方面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作用。钢结构一般可分为网架、框架和平面架,我们要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钢结构形式。荷载的大小是在进行钢结构形式选择时首要考虑的问题,钢结构的设计一定要均匀,一般荷载较大的情况下选用网架最为合适,其能使钢结构充分发挥最佳作用。
2.钢结构截面设计
钢结构截面的合理设计极为关键,它必须根据各个支柱间的距离、跨度以及支柱的高度来决定。为了确保截面设计的精确性,必须对支柱各方面的测量更加细心,决不能出现误差。测量时几毫米的误差反映在建筑物上就会被放大,会使这个建筑物处于危险状态。所以,我们在对截面的设计中要格外的细心,以免因小的误差引起大的事故。另外,合理的截面设计会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美观。
3.整体结构的改进
建筑物主要框架是由钢结构支撑起来的,可见钢结构的整体设计对整个建筑物尤为关键。钢结构设计问题极为严肃,一定要聘请资深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决不能为节约成本,聘请非专业人士,以免对整个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钢结构设计一般以线性弹性分析为主,部分设计软件同时也考虑到几何非线性分析,这大大提高了钢结构设计的精确性。为设计出最佳方案,我们可先用不同的设计软件进行建模,然后请资深的专业人员再对其建模完成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厂房实际需求的方案。钢结构本身可以循环利用,是一种环保的建筑物料,也是我国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建筑物的安全性不容小视,一个建筑可以在外形上不美观,但一定要安全可靠。在多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时,可以采用纯框架和支撑框架二者合一,以加强钢结构的稳定性。北京鸟巢是钢结构设计最为完美的代表,它不仅外观漂亮,抗震性也极高。
4.节点方面设计的改进
钢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到节点这个因素,如果钢结构设计时分析不准确,就会使实际设计出来的节点与事先设计的节点不一致。节点的连接方式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根据结构传力特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一般可以选择刚接、半刚接和铰接三种连接方式其中的一种。节点的设计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合理施工。
5.钢材的保温隔热与防火及有关举措
钢材的导热性能优良,当其处于温度不一样的情况下时,钢架构的抗拉性与塑性均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大致包括4个层级:第一,受热温度高于100℃;第二,受热温度在100℃~250℃区间内;第三,受热温度在250℃~500℃区间内;第四,受热温度高于500℃,而且在这4个温度等级内钢架构的抗拉性与塑性均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相应的对钢架构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其中当钢架构所受温度在2~4区间时钢架构会分别产生蓝脆反应、渐变反应、钢材节后塌落反应。从这可以知道,当钢架构所处环境的温度在100℃以上的时候便一定要采用科学的隔热举措,来提升钢材的抗热性,防止钢架构受热产生较大变化。钢架构的防火一般有下述几种方式:构建自动喷水灭火体系、设立防火带、设立防火墙、防火门、单独水幕。其中设立防火墙是最简便、高效、最经济的方式。通常在厂房高度低于8m亦或仅需要划分两个区的状况下,可设立智能喷水体系,让防火面积增大1倍,以达到有关规定。
6.屋盖支撑体系设计
在屋盖支撑机制设计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选取与屋面防水问题应当谨慎考虑。通常来说,屋盖支撑体系的设计和生产车间高度及跨度、屋盖架构方式、吊车设立和吨位等要素相关,并且在大部分状况下,不管有无檩条的屋盖架构均应当设计为纵向支撑机制。在没有檩条支撑的机制中,尽管大规模屋面板有3点与屋架焊在一起,发挥了上弦支撑的功能,可是因为作业条件的制约与装设的需要,不管有无檩条的屋盖均应当在屋架上弦与天窗架上弦设立上弦水平方向支撑。此外,如果厂房屋架距离在20m以上亦或内部设立有大吨位吊车亦或大规模震动设施,这种状况下均应当在厂房内设立垂直方向的支撑。在屋盖支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好屋面坡度,天沟方式、单坡屋面长度,这是由于此些要素对于房屋防水功能的优劣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依据相关要求,屋面坡度最小为5%,但是实际状况应当依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有关调整。厂房所在地方的最大气温差与降水量的多少是生产车间单坡屋面长度的主要影响要素,可是整体而言单坡屋面长度应当管控在70cm以内,比70cm长的应当特别处置。
钢材料相对于混凝土具有许多优势,它的强度高,载重能力极强,可塑性高,而且它是环保建筑材料,这使得它在我国建筑业中应用广泛。另外,钢结构可以循环利用,其顺应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物美观方面的要求。虽然钢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专业人员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现状,由此看来,钢结构在建筑业的应用前景相当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