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竹藤馆,彰显编织竹器自然流畅的形态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8-15 10:36:00

[摘要] 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非常规”建造方案,突破了现有园艺展览建筑的设计范式,其中花博馆彰显编织竹器自然流畅的形态与细腻丰富的肌理质感。

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竹藤馆,彰显编织竹器自然流畅的形态.jpg

  竹藤馆为本次花博会永久场馆中体量最小的展馆,位于花博园主轴西侧的竹藤园中。本场馆在材料运用、建造工艺上经由建筑师、结构师和工艺师等的通力合作,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非常规”建造方案,突破了现有园艺展览建筑的设计范式,故此我们将本次设计实践称之为“非常规定制”。

  设计从竹器中找形,结合花博主题,选取“茧”为原型,取“破茧为蝶”之意,拟编织层叠之形,彰显编织竹器自然流畅的形态与细腻丰富的肌理质感,让场馆本身成为竹园景观中的一件工艺展品。

  类似于竹器通过编织工艺生成作为容器的空间和形态,本次设计希望通过建筑尺度、建构性的编织,统一构建出场馆的形态和功能空间,由此实现形态逻辑和空间逻辑上与竹器的同构。

  设计将庭院地面下沉一层,环形的坡道顺应编织曲面由西向东缓缓下沉,强化了空间随编织面蜿蜒流转的动势,并将参观路径与编织界面的流动结合起来,形成在编织面中漫游穿梭的独特体验。

  利用参数化设计,我们尝试了一种交叉编织单元从平面沿曲面法向逐渐扭转的三维编织方式,形成具有空间深度变化与强烈光影效果的空间性编织曲面。而从方寸之间的工艺竹器,到一个跨度30米的永久建筑,我们以建构层次为依据,区分了作为主要受力单元的钢结构形态骨架与作为附加受力单元的竹材填充构件,由此实现器物——建筑的尺度转换,并对钢材与竹材进行了符合各自材料特性的建构表达。

  位于下沉庭院一侧的独立展厅为曲率极大的异形拱壳结构,为实现拱壳的精准施工,设计选用精度高、重量轻、可快速高效搭建的3D打印模板替代传统的拼接木模板,并配合采用无配筋UHDC(超高延性混凝土)喷射混凝土, 实现无配筋且厚度仅75mm的混凝土薄壳结构, 完成了一次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探索。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竹藤馆,彰显编织竹器自然流畅的形态”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花博会竹藤馆,编织竹器,建筑形态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