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突发灾害,某些智慧设施有时却形同虚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防灾救灾必须常备不懈、应时而动,工程建设领域要切实提升城市物质空间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
郑州特大暴雨引起的断电、断网等状况,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灾害突袭,城市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这也警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思考如何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要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景观、交通、基础设施等实体要素充分整合,提升形成复合型的人居环境质量,让城市拟人化,具有‘类生命体’的智慧,实现在极端气候面前科学、及时、有效的响应。”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李昊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当前,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包括不少具有应急管理功能的信息化设施建设。然而面对突发灾害,某些智慧设施有时却形同虚设。“防灾救灾必须常备不懈、应时而动,工程建设领域要切实提升城市物质空间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李昊说。
“一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却被信息化厂商所主导,形成了以产品为导向而非以问题为导向的建设思维,一味地考虑效率,而没有考虑人与物质空间形态的结合。”李昊告诉记者,他曾参观过某地的“智慧公园”,仅仅在原有公园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些智能体验装置和一个5G体验馆,未能将新技术与公园的自然环境品质融合。“游客可以在公园内简单体验一下智能技术,这些智能设备并不能与公园的植物搭配、景观设计形成有效互动。”智慧城市对于城市治理的意义,在于帮助城市解决公共资源利用、居民生活质量、通勤时间成本、可持续发展与灾难应急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智慧”而“智慧”的城市建设,不仅无助于城市应对复杂、突发问题,而且造成土木建筑工程和信息化工程脱节,产生“两张皮”的状况。
李昊呼吁,每一次灾害留下的不应只是教训,每一次灾后的反思要落到实处。在灾害发生后,要认识到现有智慧城市建设中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滞后。“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特别是在应对灾害的考虑上,不仅要考虑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灾害,更要考虑到对于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灾害的提前预案。
从广义的“智慧”出发 提升复合型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交织、叠加的过程,而过于重视技术进步而忽视城市实体空间的品质和质量,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城市的短板便会出现。”李昊说。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资金和基础设施等资源进一步向大型城市和城市群集中。李昊将城市比作“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内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等不同物种,既紧密关联、相互依赖,又竞相成长、自我循环;既适用于新物种意外发生和进化,又对外界变化可实现自我调节,呈现勃勃生机。
“科技的发展和介入,应只是城市这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层次,如果仅注重这一个层次的发展,那么城市整体进步与发展是脆弱的。”李昊认为,城市发展越复杂越和谐,抵御这种不可预知风险的能力就更强。
他表示,要把狭义的、基于信息化的城市“智慧”拓展为广义的、整合人居环境的“智慧”,不应仅考虑信息化技术内容。要实现安全、健康、宜居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在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和谐、安全的关系。“一以贯之地传承传统营造东方山水城市的生态哲学思维,融合前沿的信息技术,形成一套复合型‘智慧’系统。”李昊以都江堰市举例,漫步在城市中,不仅可以从都江堰水利工程中领略蜀人治水的智慧,也可以从清幽的青城山感受道家天人合一的心境,这些都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汲取的“智慧”哲学。“智慧城市建设要摆脱‘两张皮’,体现人居环境的整体和谐,在边探索、边推进中,借助现代信息化产品优势牵引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思维 增强城市韧性
近年来,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我国“十四五”规划中,也有建设“韧性城市”的表述。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这种突发事件给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城市在智慧建设中需要从更多的维度来增强城市韧性。”李昊说。
一方面,通过新型智慧城市融合信息技术和实体空间营造,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景观、交通、基础设施等实体要素充分整合,让城市拟人化,具有“类生命体”的智慧,实现在灾难面前科学、及时、有效的响应。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结合当前市民生活方式的演变趋势和物质条件,对于未来的生存模式提前进行预判。“提升物质环境在灾难面前动态调控的能力,这意味着人居环境的‘交互设计’——通过对市民与城市物质环境互动模式的优化,提升二者动态协同抵御风险的能力。”李昊提到。
另一方面,培育公民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应对极端气候、突发灾难的宣传教育机制。城市中包含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系统。“在断电、断网的受灾城市,个体的应对能力和社会组织的价值就得到了凸显。”李昊认为,防灾减灾是一场团体赛,每个社会参与者都至关重要,要在行动上形成合力。要增强城市社会的韧性,其中个体的自救能力是基础,面对这种突发事件,市民个体和家庭要有应对类似状况的防范意识,在平时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过程中积累自救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社会组织是关键,与公民个体的应急能力形成一种有效协同,这样才能让城市在社会层面变得更加智慧。
面对自然灾害,颠扑不破的“未雨绸缪”是最正确的态度。罕见的天气给现代社会的“绸缪”提出了新的考验。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必然是个认识不断深化、机制不断健全的过程,要有信心战胜灾情,也要有决心查缺补漏,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强城市免疫力。李昊建议,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相关议题的探讨,让市民能够与专业规划师、学者和政府官员“对话”,逐渐培育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推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市民的协同,从而塑造和培育在灾害面前自救互助的“智慧”土壤。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城市如何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建设有韧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