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见精巧,上海为打造千座公园上海飞奔前行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7-26 10:09:56

[摘要] 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公园城市,上海的公园总数将增加到1000座以上,这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是一项艰难的挑战。看看上海的行动。

方寸之间见精巧,上海为打造千座公园上海飞奔前行.jpg

  摩天大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不再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城市建在公园里”才是最“IN”的指标。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公园城市,上海的公园总数将增加到1000座以上,公园与城市更加开放融合,公园城市治理取得突破,生态价值转换效益明显。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000座公园是个什么概念?截至2020年底,上海公园数量为406座。也就是说,在未来5年里,上海总共要“上新”近600座公园,年均新增100座以上。这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方寸之间见精巧

  就在最近,路过马当路复兴中路的市民发现,原本闲置的地块竟然建起了一座市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丰富的植物配置郁郁葱葱,连外墙都披上了绿植和花蕊,之前被众人时常遗忘的城市角落,现在竟变成了街头美景打卡地。

  新天地区域,红色资源集聚,如同蒲公英柔韧坚强,花开后随风飘落到新的地方不断孕育新生命,在这里滋养初心,追逐梦想,期许未来。

  花园取名追梦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计上汲取历史痕迹的魅力,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回归本原,再现“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自然景象。园内以蒲公英为主题元素,整体呈东西走向,从初心之地到追梦之旅,与城市共同见证时代的改变和发展。

  走进园内,樱花、紫薇、枫香、辉煌女贞、八仙花、菱叶绣线菊等丰富的植物配置,让公园充满生机。而富有线条感的设计思路,则让花园显得既有现代感又不失自然美感。花园侧边的墙,呈现绿植缓坡向上的立体前景。紫色的细叶萼距花及进口萼距花将背景变得有质感和层次;树干上部弧线区域,绿叶粉花和红叶红花海棠绚丽地铺满了整个树冠,随风摇曳的花朵的芬芳、郁郁葱葱的绿墙、蝴蝶的倩影、鸟儿的鸣叫声,以及云朵飘过的景象,无不让人沉浸在美好时刻。

  景观专家表示,利用城市边角“零碎地”打造精致而美丽的口袋公园,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又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有故事的公园,有文化的绿地,有欢乐的热土,有梦想的空间,市民从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舒适感。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介绍,今年,上海计划新增各类公园120座以上,其中像追梦园这样的口袋公园,将新增60座以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踏青赏花,成为上海公园绿地建设“以人为本”的缩影。

  丰富城乡公园体系

  在上海城乡公园体系中,不仅有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还有城市公园、地区公园、郊野公园等多种类型。

  林园泥地化身花海步道,这样的“蝶变”在松江区永丰街道上演。近日,毗邻荣乐西路, “镶嵌”于金地松江艺境、绿地凯旋宫、三盛松江颐景园小区之中的永丰城市公园正式开放,这一占地超3.4万平方米的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据了解,原先这里是一片不可进入的荒地,周边以住宅区为主,之前没有其他公园及公共绿化用地,居民们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很大。为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办好民生实事,永丰街道于2020年启动城市公园建设工程,以“绿意的公园、静谧的花园、欢愉的乐园、现代的设计”为设计目标,以“一心、十字轴、双环”为景观结构,分区植栽丛生朴树、垂丝海棠、紫玉兰、白玉兰、桂花、乌桕、香樟、樱花等多种乔木花卉,巧妙划分出外围花镜、中央阳光草坪、娱乐广场、静谧花园、欢愉乐园5个功能区,并通过科学设置多样空间,合理布局花坛、廊架、草坪等特色景观,使功能区各有区别又浑然一体。今年开放后,草坪上有孩童嬉戏打闹,步道上有年轻人奔跑健身,长椅上有老人闲聊歇息……一幅生态、和谐、优美的宜居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同样属于今年“新面孔”的闵行区古美公园,预计今年“十一”期间对外开放,其毗邻轨道交通12号线顾戴路站,周围居民区密集。面积达10万平方米,性质是比较少见的湿地公园,呈“蝶”状设计,以湿地植物为特色,提供多种亲水体验,打造以水生态技术应用和娱乐健身为核心功能的生态型休闲公园。

  一个个城市公园的建成,不仅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更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栖息地。家住永丰街道金地艺境小区的王阿姨感叹: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了,家门口的这片绿地公园,出门即见,抬脚即入,感觉很幸福。”

  破解空间有限的现实难题

  截至2020年底,上海的城市公园总数达到406座,提前并超额完成“十三五”的规划目标,即300座。同比“十二五”期末的165座,城市公园总数翻一番有余,而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开始朝着“千座公园”的目标飞奔。

  为什么定下这一目标?

  在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看来, “千座公园”概念的酝酿和提出,涉及到城市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其中,提升“市民幸福感” “城市软实力” “城园融合度”,是关键词中Top3。

  提升市民幸福感。通过对标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级城市,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园的覆盖水平,强化口袋公园的就近服务,营造乡村公园的本土特色,提升开放林地的休闲功能等,让城市处处有公园、公园处处是美景,将明显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城市软实力。公园绿地是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是城市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的重要体现,是市民可亲近、可参与、可展示的文化空间和休闲去处,通过“千园工程”建设,可以更好彰显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

  提升城园融合度。新一轮的公园建设,将使公园“溶解”在城市中,通过“公园+”与“+公园”建设,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统一。

  对照目标,理清思路,掌握路径,方能有的放矢。市绿化市容部门透露,将通过几种形式打造“千园之城”。首先,在重点区域建造城市公园,在“一江一河”区域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北外滩中央公园、杨浦滨江大桥绿地、闵行紫竹兰香湖绿地等一批公园绿地;在外环绿带上,通过功能提升新建35座城市公园;在五个新城区域,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100公顷左右的“绿心”公园。

  其次,是布局扫盲建造口袋公园,主要结合滨水绿化、街头绿地、单位绿化开放共享等多种方式建设口袋公园(街心花园)。此外,还将因地制宜建造乡村公园,五年内将建成200座左右乡村小微公园,改建50座左右开放休闲林地公园。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新建的600座公园,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还将会有明显‘质’的提升。”朱心军表示,提升主要表现在落实“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加强智慧公园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级、推动公园+文体旅、实现公园免费开放、逐步延时开放以至24小时开放等方面。

  老公园焕颜更新

  回顾上海公园的变迁,某种程度就是在回顾上海城市的拓展史。

  上海最早的城市公园是1868年落成的外滩公园,其英文为Public Park,当时译作“公家花园”,乃至附近后来建设的外白渡桥,英文名为Garden Bridge,直译成中文为“公园桥”。经过近百年的变迁,当年沪上知名的四大公园——“外滩公园(黄浦公园)” “虹口公园(鲁迅公园)” “顾家宅公园(复兴公园)”与“兆丰公园(中山公园)”仍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的私家花园,也已经逐步演变为开放。新中国成立以后,诸如长风公园、静安公园等纷纷落成,成为沪上知名公园。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城市公园已经布局至上海行政区划的边缘——譬如位于临港的滴水湖公园、位于嘉定安亭的汽车博览公园等。而诸如宝山区炮台湾湿地公园、金山区廊下郊野公园等,更是丰富了上海公园的品类。

  在新公园增加的同时,老公园并没有放弃“精护保养”的脚步,而是由内而外提升。

  在鲁迅公园南湖之畔,放眼望去,一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画映入眼帘,好一派夏日美景——微风吹拂着湖岸,天蓝、地绿、岸洁、水清。

  然而,在半年前,鲁迅公园的南湖还存在淤泥沉积、水体浑浊、湖体流动性差、缺乏水动力等问题。今年6月,鲁迅公园水体生态治理项目竣工给这里带来了“大变样”——不仅公园湖体水质由原先的劣五类水提升至目前的四类水,水体透明度也显著提升。

  类似的例子还有南翔古猗园。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今年2月,逸野堂、鸢飞鱼跃轩、孕清亭廊道等7幢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工程完工,对游客开放。这些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建筑,表面残损的部分已经完全修复,还增加了防水功能。为了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专家们根据历史记载,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后,采用了广漆制作的传统工艺。屋顶的飞檐翘角、石雕、泥塑等,也都最大程度沿袭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方寸之间见精巧,上海为打造千座公园上海飞奔前行”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

上海千座公园,公园城市建设,公园城市治理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