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都市圈内,应该重新去定义原有市场是什么?在哪里?规模多大?
(根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在山东宜居博览会上的演讲整理)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一、城市政府为什么积极推动建设都市圈?
城市政府尤其是国家中心城市积极推动都市圈发展,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一个城市发展都市圈,既为了治理城市病,也为了提高城市能级,既是补短板,也是锻长板。
一是延展腹地
以深圳为例,深圳是一线城市,虽然很发达,但城市面积较小,市域面积是1997平方公里,是上海的1/3,是广州的1/4,是北京的1/12。深圳面临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拓展未来发展的空间,否则房价会非常高,很多企业将从深圳搬出去。深圳要建设成为全球标杆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它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就是将周边的东莞、惠州、汕尾等城市连接在一起,打造现代化的都市圈。
二是消除城市病
比如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非常高,超过了纽约、伦敦和东京。但是上海和这几个城市所不同的是,它距中心区十公里、二十公里半径外围,人口密度就急剧下降,而其他几个国际大都市人口密度在郊区则是缓慢下降,并且有更多人口集聚的节点。这说明上海市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中心城区承重性过高。同时,这也意味着城市周边地区发展不充分。上海最近提出发展五大新城,每个新城要成为百万左右的城市,就是借助都市圈的思路来优化结构。
三是提高城市能级
所有城市都要提高能级。单说中小城市,提高城市的能级,是他们极力要融入都市圈的原因。例如苏州的太仓市,离上海市中心只有30公里,对于太仓来讲,它的发达程度令全国很多中小城市羡慕,但是它也面临一些困境。 因为上海要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对标的是全球的最高标准,但是对于太仓这样一个县级城市,在行政级别、调度资源等方面,和大上海没法相提并论。全面深度地融入到上海都市圈发展当中,是太仓这类中小城市的阳光大道。
四是推进区域治理
所谓治理指的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组成的多元主体,对一个区域或者对一个问题进行治理,找出科学的方案。在过去长三角发展过程当中,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发挥都市圈的作用,包括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最近国家反复提到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实际上也是要在我们过去讲的成渝地区发展过程中,发挥成都和重庆这两大核心城市所形成的都市圈的作用。因此,都市圈是国家对于广大区域,特别对于城市群进行有效治理的一个空间单元,国家很多政策配置,资源配置,未来可能会依托都市圈进行。
五是增强韧性
未来我们有几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特大、超大和大城市进一步集聚集中人口。这就有一个合理规模的考量,因为大城市人口密度一直增加,治理再跟不上,就会带来城市病,存在负面影响。还有一种是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过去建设的部分卫星城由于功能不完整,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强,也不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核心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通过高效率连接的交通网络,将它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区域里可以实现产业互补,人们的服务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二、企业家为什么要有都市圈的思维?
城市政府推动都市圈,企业家也要予以适当关注,起码是要有都市圈思维。有了都市圈思维,企业家就能够帮助重新定义新市场、发现更多投资场景、选择更合适的经营地点、更接近创新的源头等等。
一是重新认识和定义市场
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这些地方离南京很近,现在名正言顺地加入了南京都市圈。这个都市圈是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而且它是由江苏省和安徽省共建的都市圈。对比南京都市圈和南京市的指标情况,可以看到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等指标都有很大的增量,这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空间范围,市场规模更大了。随着都市圈范围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日益完善,过去在一个城市里所享受的各种配套、服务支撑条件,未来在都市圈里都能得到。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都市圈内,应该重新去定义原有市场是什么?在哪里?规模多大?
二是面对更多的投资场景
随着都市圈的发展,一系列的新的产业会涌现,比如各类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等,未来都会在都市圈范围内布局。新的产业类型的出现,会带来一些新的投资场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在都市圈范围内,会有一些交通枢纽型、产业集聚型或者文化旅游资源型的空间,未来可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增长点。过去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特色小镇,总体而言,都市圈范围之内的城中镇、市中镇、郊区镇等,韧性相对较强,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交通沿线以及新的产业科技走廊,也值得关注。比如,成都、深圳、南京、郑州等都市圈虽然还都处在起步阶段,但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口、产业还有其他资源配置,基本上都沿轨道交通延展布局;上海大都市圈G60高科技走廊,有效地串起了金华、杭州、嘉兴、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城市,在这些地带就有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选择更适宜的经营地点
国际上的大都市圈都有一个特点,其核心圈层往往集聚的是金融、信息、创意、营销、总部这样一类机构;在20~30公里圈层里,更多集聚的是研发、高级零部件、物流配送等机构,再远一点集聚的是普通零部件、仓储等等,更远的圈层则是加工制造等,这是国际上都市圈呈现的一些特征。中国的都市圈因为受行政边界、政策等的影响,不完全按照这样一个规律,但对于选择合适经营地点仍有参考价值。有些经营活动不适合放在市区,可以到郊区或者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些行业和产业,可以把环节分解,一部分留在都市区核心地带,一部分环节放在20公里之外,还有一部分环节放在几十公里外。
四是进入更紧密的产业链体系
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经验来看,都市圈地区由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所以集聚了更多的龙头企业,因此能够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体系,形成跨越行政边界束缚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地图。如果我们比较全面了解了这样一个产业分布,那么我们就知道在什么地方接近龙头企业,在什么地方找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什么地方去做战略性布局。比如,成渝地区产业门类很多,但当我们把产业图谱找到以后,我们发现摩托车、电子信息等这些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分布,在有些地方尽管有产业链条但发展并不完善,这就激励着我们去这些“空白”地投资。
五是利用更优越的创新环境
创新并不是在城市和区域均匀地分布着。创新讲究创新浓度、资本厚度、资源丰度、联系热度、产业高度、服务密度、政策强度等。核心就是创新在一个地方的浓度取决于各类要素的密度。抓住都市圈这样一个区域,实际上就抓住了创新最集中的地方。在这样一些地方,我们不但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更多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地方,就能与巨人同行,就能在空气中呼吸到更多创新的空气,企业创新的理念就得到了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三、对都市圈热要进行冷思考
现在一讲都市圈,似乎它什么都能解决。都市圈是一个空间,空间崇拜过度,恰恰反映了对都市圈的理解并不全面。至少要理性地认识到:都市圈有个发展过程,它本身也会处于分化,出了都市圈的城市照样可以出彩。
一是都市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如东京都市圈,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规划,经历了几十年才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地步,但是即便到现在,仍然处在演化之中。2018年,清华大学城镇化研究院团队识别出了我国30多个都市圈,这些都市圈占全国土地面积24%, GDP占到了60%。对于我国的都市圈,大部分都还处在培育成长阶段,有些地方规划的都市圈还仅仅停留在规划图上,对此要有耐心。这么说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抓住都市圈的快车,第二是需要有耐心以形成多方合力,促进都市圈成长。未来的都市圈可能数量更多。现有大城市区可能扩展成为都市圈,有的所谓“超级都市圈”可能裂变成几个小型的都市圈。
二是都市圈将会分化,由大到强面临着挑战
都市圈处于分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少部分都市圈是龙头,大部分都市圈是在培养过程当中,还有一部分都市圈需要培育。对于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这些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都市圈,既具有较高的经济总量,也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在国家经济的影响力上不断增强,话语权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应看到,即便对于这些都市圈,放在全球范围而言,无论是在规则制定、金融控制、文化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也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可能也还有一些都市圈,未来可能面临分化瓦解的严峻的挑战,既没有集聚效应,也没有规模效应。
三是部分核心城市带动能力不足
这跟我们有些都市圈核心城市规划的范围过大有关系。有些都市圈规划的辐射范围过大,如东北某都市圈基本上规划到200公里开外,这样的都市圈很能发展起来,因为中心城市很难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发展都市圈既要重视周边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核心城市能级。现在还需要重视我国很多核心城市,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搬迁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对这个现象,一方面它符合我们产业布局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制造业过快下降,很有可能带来中心城市过度失血,而周边的中小城市又难以支撑这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
四是中小城市人口等要素持续流失
一些都市圈存在着“一城独大”、“两城独大”,而周边中小城市,人和产业都走了,资源要素流失严重的现象。例如,在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四川很多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在流向大城市,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在一个很初步的阶段,大城市仍然在加速集聚,那么中小城市迫切需要形成它定力。这个定力从哪来?流是竞争力的基础,网络是竞争保障,特色是竞争力的实质。对于中小城市,不能脱离网络,要抓住的“流”进行竞争,千方百计依靠特色、培本固源,黏住人口、资金、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的流。
五是中小企业参与都市圈治理面临能力挑战
对于中小企业,第一个挑战是原先只要认识所在的产业就可以了,现在还要认识空间,认识所在的都市圈,认识这个都市圈有些什么样的城市,有什么特点、规划、交通布局以及未来方向。第二个挑战是稳定性发生了变化。融入都市圈之后,城市之间各类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这个时候怎么办?第三个挑战是原先强调内部治理,未来要强调外部治理,要有能力参与到对都市圈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治理中去。第四个挑战是管控能力和协同能力。企业内部讲管控,但在都市圈的范围内,我们面临更多协同问题,就需要发挥类似联盟、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力量,中小企业就面临着增强话语权的问题。
六是克服焦虑:出“圈”的城市照样能够出彩
对于都市圈之外的中小城市,也有可能出彩,而不是要过度焦虑。比如达沃斯小镇,它与外界交通不便,但当地利用这种不便所带来的相对封闭,把人“圈进来”,打造一个高端化的世界经济论坛。中小城市的竞争最终还是要更加依靠特色、特色、特色。中国有些出圈的中小城市,未来照样能够出彩。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城市建设要有思维但不要有焦虑”信息,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填报志愿。想学建筑专业的考生们持续关注更多建筑行业的热点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