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工程新安北堤防洪治理(一期)码头段已经全部完工,目前已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环起步区防洪堤标准高,要求严,“雄安质量”贯穿始终。
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南拒马河右堤、白沟引河右堤、萍河左堤等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正紧张有序开展道路铺装和驿站建设;新安北堤防洪治理(一期)码头段已经全部完工,剩余段防洪堤填筑完成,目前已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
漫步跑步混行道、碧水绿环、活力跳台、休闲绿道,徜徉其中,惬意心情油然而生。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区环起步区防洪堤效果图呈现的图景。根据雄安新区防洪规划分区设防、重点保障的原则,起步区防洪工程按200年一遇设防,包括南拒马河右堤、白沟引河右堤、新安北堤、萍河左堤,规划建设西北围堤,形成环起步区100公里防洪保护圈。
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工程除西北围堤外,均于2019年启动,目前除西北围堤正在开展前期程序、新安北堤一部分未建成外,其他几段工程已经具备了200年一遇防洪能力。智慧堤防、生态观光、休闲驿站,建成后的生态防洪堤,将成为新区休闲游憩的理想场所。
此外,根据《河北雄安新区防洪专项规划》,建设新区防洪安全体系中,确定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外,五个外围组团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镇防洪标准原则上为50年一遇,将综合采用“蓄、疏、固、垫、架”等措施,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
“雄安质量”贯穿始终
北方主汛期已至,对于大规模建设中的雄安新区而言,遇到雨天,影响的不只是道路泥泞阻碍众多工地的施工,更主要的是给建设中的防洪堤带来施工压力。
6月17日17时,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1标段施工现场,由于前一天下雨,工作面还有些湿,几台压路机的钢滚上粘着不少泥土。“别碾压了,赶紧翻土晾晒。”项目经理张飞指挥两辆钩机开始翻土。新安北堤是起步区南部重要的洪水防线,全长35.64公里,包含堤防加高加固、新建堤顶路、慢行系统及桥梁,管理所8座,驿站24座。
环起步区防洪堤标准高,要求严,“雄安质量”贯穿始终。
“我们对工作面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很高,北方以粉质黏土为主,现在的季节,随着雨水天气增多,从取土场拉来筑堤的土含水率要求达到14.9%的最优值,就要调用五铧犁和钩机翻开晾晒。”张飞介绍说,30厘米一层,每层要碾压7遍,要达到0.96压实度。最繁忙的时候,他们调用了各种车辆设备460多辆(台),对管理调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保证堤防填筑质量,严格控制每层土料摊铺厚度,新安北堤码头段施工中,采取标杆、水准仪、GPS等测量设备联合进行层厚质量把控,保证填筑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在白沟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来自安徽水利的项目经理陈明正在带领施工人员进行防洪堤路面的处理,不远处,一个造型别致的休闲驿站骨架正在搭建中。在一张工程效果图上,呈现出的是一帧帧迷人的休闲游憩图画,蓝盈盈的水、绿油油的草、红红的花、浅黄的漫步道,交织成缤纷绚丽的图景。
“我们以森林艺文为主题,将生态堤与防洪堤同步建设,把水利堤防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将车行道、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和探索道贯穿始终,形成生态堤的景观脉络。”陈明称,使工程在具备水利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兼顾休闲、健身和观景等城市郊野休闲功能,是起步区周边重要的城市郊野公园带。
在该标段,大堤已然筑起,两侧进行了绿化,满坡绿草茵茵,偶有三三两两的树木点缀其中。临近白沟引河河滩,有一段段用溪滩石铺成的生态景观节点,以及搭建于水面之上的探索道,百公里防洪堤,处处有风景,而每段景致却又不同,意在打造百里不同的游憩乐园。
智慧之堤,从设计、施工、交付全流程应用BIM技术
环起步区百公里大堤是智慧之堤。
白洋淀码头段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先期开工建设段,在已经硬化的堤顶路一侧,会发现预留了很多管道口。“这是为布设智慧设备预留的。白洋淀码头段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利用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合理布设感知层设备,合理规划通信网络结构,实现工程实时感知、动态控制。”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白洋淀码头段项目经理郭训平称,新安北堤作为雄安新区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能力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雄安新区至关重要,该工程采用物联网的方式实现设备通信。
堤顶路两侧的智慧灯杆可不简单,除可支持实现智能照明、视频监视、应急广播、一键报警、小气候监测显示、无线WiFi等基础功能外,各智慧灯杆还可支持LoRa等无线接入方式,可满足未来新增传感节点、移动设备、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的通讯需求。
“雄安新区新安北堤白洋淀码头段项目智慧化程度高,按照新区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数字化、智慧化,打造数字孪生工程,建设了BIM、智慧工地和物联网工程。”郭训平介绍。
据了解,工程在先期建设中,建立起GIS数据、BIM数据以及IoT数据在内的CIM系统所需的各类前端支撑数据,待新安北堤防洪工程整体建设后,所有数据将整理汇聚至CIM平台数据库。CIM系统可根据新安北堤防洪项目物联网传感器特征开发接口,通过网络接入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数据,深层次动态反映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结合AI可以辅助开展设备养护、检修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雄安新区BIM技术应用标准,防洪堤工程建设过程中,从设计、施工、交付全流程应用BIM技术,结合项目结构划分及施工组织设计,同步进行项目BIM设计和施工BIM应用,通过对模型及模型元素附加或关联设计及施工信息,进行工程三维会审、智慧工地等,辅助指导现场施工,提高决策和协同效率,加快项目进度,降低项目成本,提升项目质量。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基本建成起步区防洪骨干工程;2025年,基本建成新区外围组团防洪骨干工程,起步区、外围组团基本达到规划防洪标准;2035年,高标准建成现代化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全面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雄安质量”贯穿始终新区百里生态智能堤防建设”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