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工厂改造成文化建筑,北京运河美术馆华丽变身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7-05 14:38:31

[摘要] 一直以来艺术家和建筑师一直在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我们将展示由中国新兴建筑师设计的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探索视觉文化、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先来看看北京运河美术馆。

废弃工厂改造成文化建筑,北京运河美术馆华丽变身.jpg

  将通州废弃工厂改造成“一座没有大门的艺术馆”

  菲美特金属铸造厂是位于通州城关镇的老厂子。20多年来,这些铸造钢铁的坚固厂房矗立在京杭大运河边,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工业时代。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确立,这里被规划为了副中心CBD核心商务区,而这个老厂子,在这种开发的浪潮中,是被毁灭,还是能够延续一些文化的基因,也许是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副中心的关键。在成功运作了几个老工业遗产开发项目后,普罗建筑被邀请为这个运河边的老厂区策划一个新的转变,让这里成为北京的“西岸”。

  在多番探讨过后,整个工厂最终被策划为一个以办公为主的艺术型创意产业园区。但是,如何处理河岸边最近的一片工厂生活配套区,成为一个难题。这片由四座一层条形单元宿舍房以及园区小食堂组成的区域,建筑面积小,分散。由于改造建筑轮廓线不能变动,这样的平面布局作为办公几乎很难以利用。那么不作为办公,是否可以引入一座公共的美术馆呢?把整个区域统合起来,使其成为“一座没有大门的艺术馆”,让文化和艺术成为整个产业园区的引擎,同时,给公众一个河边的文化社交空间? 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想法!

  最核心的功能定义下来之后,我们就开始逐步解读场地,使其与我们的功能相契合,匹配出一个新生的建筑体,乃至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美术馆原型建筑。

  加法到减法的转换:从“建筑群”到“一个建筑”,“外部”展场如何成为“内部”艺术洞穴

  原本场地中分散的建筑体量只能称之为“展厅群”,却无法成为“一座美术馆”。如果我们不将这些建筑体看成体量的“集合“,而将体量之间的“空”的部分看成是在一个整体上的“挖出”,也就是将加法转化为减法,我们就得到一个“整体”的美术馆。通过一系列的“挖出”操作,形成一系列凹陷的洞穴。这些“洞穴”将原来展厅群的外部空间,实质上转化为完整美术馆的内部空间。“洞穴”组合成了贯穿整体的人工“隧道”。“隧道”被每块巨石展厅所围合,时间,空间,风,声音,水都在这里交汇。这种如同行走在结构内部的感受,唤起了艺术的原始冲动,形成了身体层面的艺术场域。时间在这里仿佛不再是单一线性的元素,而成了一种循环。

  原本静置的排屋,被组织成一组相互锚固的巨石与石洞。这些交错的“隧道”成为周边城市空间的交汇点,也构成了美术馆的室外公共迷宫。迷宫空间这种古老的空间体验的探索感是一般的功能效率空间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构建光影“迷宫”空间,传统封闭的美术馆空间就成为了开放式的户外“公共艺术场域”,其展览与展品,与展示方式,与参观互动的游客都更紧密的有所关联,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精美建筑体。一个鲜活的美术馆由此诞生。

  为了更好的体现巨石迷宫的光线与岁月感,我们选择了沉香米黄砂岩作为外墙的主材,并在分隔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对比,并做了一比一的真实比例样墙,以使得最后美术馆呈现一种最大化的“完型”感。地面为了与之匹配映衬,我们也用了芝麻岩并做了相应的模数分隔处理。

  水系、架高层、空中廊与流动的人流-被吸纳的风景

  运河美术馆其实很特殊,它虽然体量很小,却并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单元,它既是园区内部的一部分,又是园区开放的窗口,同时又由于可以和外部隔岸相望,因此美术馆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空间与箱庭空间的融合,是外部与内部视角的相互转化。

  再回到场地本身,虽然这部分体量依旧矗立在园区围墙内,但是它特有的地形高差,使得美术馆一直和外界的运河堤岸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隔(物理位置上的分隔)与不隔(视线上的沟通)的关系。因此在靠近运河的一侧,我们设计了架高半层的外廊,与地面的石洞隧道遥相呼应。在这个架高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越过园区的围墙与墙外的车流人流共享运河的美景,吸纳其成为美术馆的外部环境。同时,这些架高的连廊也是将几个独立展厅串联成一条完整又丰富的参观流线的重要一环。

  我们为每条展馆都设计了不同的水系,水的流动也在静静引导着人们不断探索。在第三条展厅的后部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无边水池,在这里建筑与围墙,弧形的水池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广场空间。地面一层,下沉层,架高层,这三个空间层次让单层的美术馆获得了垂直向的立体游览体验。在展馆内,通过低窗的设计,建筑间的水系也成为展馆内的展示元素,使室内外展区模糊了边界。

  除了美术馆自己内部的设置和连接。还有一条贯穿整个园区的“空中之廊”,这条流线从园区中央办公区的二层廊桥跨越而出,再下到地面进入到美术馆的入口售票厅。因此介由不同的角度进入美术馆内会看到不同的景观,体验到不同的水,与地面,与墙面,与参观的人流的种种不同关系。这些不同自然是十分重要又特殊的体验,也是我们对传统中国园林的一种转译尝试。同时,这些外部联结将人不断引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场域”中,使人的活动本身成为了展品。

  生活是没有大门的艺术

  我们一直认为,改造是一个起点,一种途径。鲜活而纯粹的艺术不应该被其手段所束缚,而应该导向更多义的建构。如何回应建筑的场所,如何创造更开放的生活,是我们设计探讨的重点。我们相信场地本身就有它诉说故事的力量,只是静静等待着能与它们交流的设计师的出现。而运河美术馆的力量就在于时间与场所的对话。通过对原始场地空间逻辑的继承与转译,我们将分散的“展馆群”构建成给予人身体包裹性的“美术馆整体结构”,同时,将美术馆彻底变成了生活中的街道空间。这说明,未来的艺术空间将更关注于回归人原始内在的体验与感受,而不仅仅停留于对艺术品本身的展示。通过运河美术馆的项目可以看到,当艺术与生活相交融,艺术就不会存在大门。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废弃工厂改造成文化建筑,北京运河美术馆华丽变身”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北京运河美术馆,艺术空间,美术馆建筑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