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的贵州省贵安新区,通过雨水收集利用体系建设,实现雨水自然迁徙“慢排缓释”,城市顺畅“呼吸”。
连日几场降雨后,在贵安新区月亮湖公园,居民陈贤带着孩子出来散步,他说:“就算下再大的雨,公园的广场、步道都看不到积水,出来活动不受影响。”
每逢雨季,不少城市都会经历排涝考验。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的贵安新区,通过雨水收集利用体系建设,实现雨水自然迁徙“慢排缓释”,城市顺畅“呼吸”。
月亮湖公园是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之一,与星月湖公园、车田河共同构成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项目。项目总规划面积约1万亩,总投资约20.9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海绵城市湿地公园。
自2017年开建以来,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海绵式”生态净水和生态治理方式,改变传统末端治理结合模式,在提升行洪安全、增强调蓄能力、加强径流分担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目前,月亮湖公园已入选贵州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并获得贵州省生态体育公园授牌。
“两湖一河”项目,仅是贵安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
在贵安新区,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林间小道,或小区、学校、医院、城市综合体等建设项目,都已引入“海绵”理念——
通过“会喝水”的渗水砖、“下凹式绿地”实现迅速排水不积水;
利用水系廊道、湖库湿地打造“海绵公园”,形成集景观与涵养水为一体的“隐形水库”;
借助“雨天收水晴天用水”地下调蓄池,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利用,作为社区植被浇灌用水;
……
走进贵安新区湖潮乡星月社区,社区道路、绿化草丛、雨水花园等都有特别设计,海绵社区理念处处可见。
“小区路面安装有会‘吸水’的透水砖,不管下多大雨,路面都不积水。”居民李女士总会在雨后到小区花园散步,她对“海绵小区”十分满意。
不仅如此,社区还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净化再利用。“社区喷泉、居民家中的冲厕用水和社区生态景观养护浇灌用水等都是使用回收净化后的雨水。”贵安新区住建局海绵办工作人员孙銮平说,通过一系列收集循环,星月社区每个月可节约6000吨水,相当于社区居民10天的用水量。
“大生态、大海绵”正成为贵安新区人人可感可触的生态红利。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共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项目110个,已建成项目47个,在建项目63个。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新区城市生态景观逐渐改变,海绵防涝功能日益凸显。
“根据去年5月到9月汛期监测数据显示,所有监测的内涝风险点区域均未发生内涝。”孙銮平说,去年汛期新区累计降雨量593.8毫米,单月降雨量最大为6月,累计降雨251.8毫米;单日最大降雨量为5月24日,累计降雨53.6毫米,通过海绵设施“渗、滞、蓄”后,地块径流总量得到较好控制,暴雨峰值大幅消减。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创建生态红利,贵州‘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顺畅‘呼吸’”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