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究竟“智”在何处?进化成有智慧特质的“生命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6-17 11:27:14

[摘要] 建筑建材业作为老牌的传统行业,在被赋予了全新的“智慧”内涵后,似乎总能较快与前沿科技嫁接,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了更多可能。它到底“智”在何处?

智慧建筑究竟“智”在何处?进化成有智慧特质的“生命体”.jpeg

  智慧建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显著的优点。据估算,2021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总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未来,随着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还会逐渐增加。

  就在不久前,包括北京冬奥村和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馆在内的首体场馆群拿到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与此同时,面向观赛、办赛、参赛三大场景,借助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的5G智慧场馆(智慧观赛、智慧客服、智慧医疗等)的神秘面纱也即将揭开。这就意味着,北京及延庆赛区11个冬奥场馆不仅是我们泛指的绿色建筑,更是被注入了“智慧”基因的智慧建筑群。

  无疑,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应用在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乘数效应的同时,也推动了各行业转型升级。其中,建筑建材业作为老牌的传统行业,在被赋予了全新的“智慧”内涵后,似乎总能较快与前沿科技嫁接,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了更多可能。

  “智”在何处

  智慧建筑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一个热词,然而,它到底是什么?

  自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置业部、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智慧建筑白皮书》以来,智慧建筑的概念就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引起广泛争议,但到目前为止,业内仍然没有给智慧建筑进行更权威明确的定义。但是,智慧建筑是绿色建筑乃至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逐渐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 那么,不妨将智慧建筑比喻为“人类智慧的立体诗”。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智慧建筑评价标准》中对智慧建筑的定义更多地被业界认可,其提出智慧建筑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动感知、泛在连接、及时传送和信息整合,具有自学习、自诊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成环境。

  换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说法,也就是智慧建筑告别了冰冷单调的钢筋水泥,是具备感知、交互能力,能够自我适应,并最终进化为具有人体特征和智慧特质的“生命体”。

  在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总监孟涛看来,智慧建筑不是简单嫁接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而是拥有操作系统的建筑,是全面感知、永远在线的新生命体,也是人、机、物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系统。

  而在这个智慧生命体中,技术始终扮演着重要驱动力的角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智慧建筑的绿色化建设、智慧化运营、个性化定制等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将成为智慧建筑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技术将成为智慧建筑全面感知的重要支撑。

  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7年,智慧建筑市场将超过1270亿美元,其中2020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这也意味着,在当前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浪潮下,智慧建筑迎来了大发展时机。

  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副总裁兼楼宇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查鹏展看来,楼宇作为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其智慧化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环节。“随着楼宇自动化技术、云技术,以及物联网和数字化双胞胎等众多创新科技的普及和成熟,未来的智能楼宇发展将充满无限潜能。”查鹏展接受《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显山露水

  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智慧建筑是由智能建筑发展而来的,的确不无道理。据资料考证,自1984年美国诞生第一座智能建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引进智能建筑。日本的智能建筑诞生于1985年,我国最早的智能建筑代表则是1990年建造的北京发展大厦。

  当然,彼时的建筑并不能称之为智慧建筑,它们仅仅完成了传统建筑达不到的智能效果,诸如建筑状态管理网络化及设备节能等。而智慧建筑应当是自我学习和具有人际交互功能的,有着更高的信息交互能力,所以才被赋予了生命体的内涵。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科技的力量正被不断注入建筑领域。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Justine Cassel曾在谈到智慧建筑时说:“智慧建筑有3个关键词:智慧分析、智慧定制化、智慧的行为改变。”

  的确,如果把普通的建筑看成离线状态,那么建筑里所有的功能或所有的状态都只是仅仅锁在建筑的水泥体里面。如果要成为一个智慧建筑,它一定是跟建筑群体融入到所有数据的状态里,所以它永远是在线模式。做到智慧在线不是连接一个互联网这么简单的概念,它后面一定会存在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平台。无论是数据、传感系统,还是数据交换系统,都是彼此开放的状态。在安全的架构下,这些数据可以相互调阅、相互读取,甚至可以一起共享所有功能。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诸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在智慧建筑方面也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在两年前落成的腾讯滨海大厦内部,腾讯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让滨海大厦成为探索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的“超级试验场”。所有设施设备均植入具有腾讯DNA的QQ SDK和微信SDK,其数据在智慧化管理平台上进行交互,并发生化学反应。每个员工从进入大门开始,就能体验到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成果。

  在门口,腾讯自主研发的优图实名核身技术为大厦的人脸识别安保系统提供支持,员工不用刷卡直接“刷脸”即可进入。如果有访客和朋友到来,在大堂等待时,可通过手机与AR、VR设备进行多种互动。在大厦内部走动时,室内精准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到一米内。下班后,打通QQ账号的智能寻车导航系统,帮助员工顺利快速地开车回家。

  可以说,腾讯滨海大厦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令员工舒适、健康,同时激发创造力的垂直生态社区。

  再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英国《镜报》称为“像是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之所以称之为“科幻”,是因为大兴国际机场是全球最大的5G智慧机场,智慧基因无处不在。

  刷脸登机、无感通关、智能机器人停车系统、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机器人问询自助终端、360度摄像头等黑科技的应用足以显现大兴国际机场的智慧魅力。比如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了先进的“人脸识别自动值机系统”,乘客不用身份证等任何证照,手机上存好电子登机牌即可。旅客只需刷脸,就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从值机到登机的全部流程。地勤人员则可以通过AR眼镜,快速识别出客户信息,实现客户分流。

  1990年北京发展大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栋智能楼宇问世。多年来,中国国内智能建筑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蓬勃发展,市场已经基本形成。随着科技发展,IT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让建筑成为“智慧生命体”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智能建筑的延伸,智慧建筑必将成为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据估算,2021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总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建筑市场。随着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还会逐渐增大。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着智慧城市的蓬勃发展。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智慧建筑究竟‘智’在何处?进化成有智慧特质的‘生命体’”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智慧建筑,智慧建筑材料,智慧建筑发展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