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塑造雄安新区水岸线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5-28 12:23:45

[摘要] 自2017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曲逆中支、蒲阳河、郑家佐、瀑河、北易水5个退水闸向白洋淀补水,为做好淀水修复的做足了底气。

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塑造雄安新区水岸线.jpg

  九河下梢,华北明珠。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

  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站在雄安安新县的白洋淀大堤放眼望去,水面开阔波光粼粼,大片大片芦苇荡犹如跃出水面的绿野,风吹过,绿浪起伏、连绵无际。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秉持新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白洋淀对于构建生态之美至为关键。

  白洋淀,这个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容雄段东侧约18公里处。自2017年4月1日建立雄安新区以来,白洋淀作为最重要的生态水体,其变化备受关注。

  犹记得,《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列为顶层设计,“沿边不会是一圈的湖景房”“淀水将得到精心修复”的承诺掷地有声,如今,这些规划和愿景落实得如何,白洋淀有何新变化?

  时隔4年,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安新县的游船码头如今已焕然一新,改造升级工作已近尾声,即将开门迎接游客。乘船入淀,淀鸥、白鹭时常从水面掠过,一派盎然生机。

  雄安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说,一是把影响视线的湖景房全拆除了,二是这几年湖面面积和水深确实在稳步增长。数据显示,白洋淀平均水深为7.0米,蓄水量为3.6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达267平方公里,2020年水质同比持续好转,湖心区水质稳定为四类,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

  根据规划,雄安起步区呈组团式结构,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南淀”为临淀区域,严控开发建设,塑造白洋淀滨水岸线。白洋淀将推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保持其原有历史风貌和“华北之肾”的功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水,是擦亮华北明珠最大的变量,也是我们做好淀水修复的底气。”吴海梅说。

  据介绍,自2017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曲逆中支、蒲阳河、郑家佐、瀑河、北易水5个退水闸向白洋淀补水。

  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从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了解到,经测算,白洋淀生态补水2019年引南水北调中线的水约0.47亿立方米,2020年引南水北调中线的水约1.06亿立方米。

  安新县农业农村局防汛办主任孙海滨见证了白洋淀补水的不同阶段:从上游水库补水、跨河系引岳济淀、跨流域引黄济淀,到如今南水北调补水,好水质的补水是关键。

  如今雄安新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容东片区已具备相当规模,容西片区也在全面启动建设,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约有19万建设者正在昼夜奋战。据介绍,容东片区用水也是南水北调的水。今年6月底,容东片区首批安置房将交付使用,1号供水厂也将同步投入运营。

  “只有水质好,人们的生活用水解决了,城市和工业用水才能得到保证。本地水资源腾出来了,可以还给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修复,地下水下降就可以减缓,甚至回升。”孙海滨说,在这个意义上,南水北调是生命线。

  作为未来之城,雄安用水还要未雨绸缪。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南水北调调蓄水库,明确新区生产生活用水由南水北调供应。

  距离雄安新区50公里,在保定市徐水区的西黑山,调研小分队看到,这个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已开工建设,预计整体工程将用15年左右建成。水库建成后将形成7000亩水面,这个蓄水规模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

  如今雄安的“水”咋样,靠水吃水的白洋淀人最有发言权。

  “喜欢清水的草虾,这两年又出现了;前些年水质发臭,草虾也找不到踪影。”46岁的安新县圈头乡邵庄子村村民金庆坤说,村里还设有污水处理站,水好生活才好的观念深入人心。

  位于淀中的邵庄子村四面环水,这几年旅游火爆,仅民宿一年就收入300余万元,村里还涌现了几十个网红旅游主播…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塑造雄安新区水岸线”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雄安新区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