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园林是戏曲表演的天然舞台,戏曲又为园林提供了大量的营造灵感,二者相得益彰,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就来看看皇家
园林是戏曲表演的天然舞台,戏曲又为园林提供了大量的营造灵感,二者相得益彰,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就来看看皇家园林中的大戏楼。
自唐朝起,“梨园”就成为歌舞教习场所的代名词,不仅寻常百姓家需要戏曲享乐消闲,皇家帝后们也借戏曲调节精神生活,梨园由此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之所。
清代宫廷每逢庆典都有演戏活动,乾隆以后此风愈盛,戏楼、戏台也就成了宫廷及御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
清代皇家园林中有四座大戏楼,分别为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紫禁城中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阁以及圆明园的同乐园大戏楼。
同乐园清音阁
同乐园清音阁是清代第一座三层大戏楼,也是圆明园同乐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雍正四年至乾隆二年间(1726年-1737年)。
有意思的是,戏台各层各有涵义,上层代表仙境,中层是神道,下层是人间,台底层则象征着地狱。表演时,在戏台内机轴、天井、地井等设施的辅助下,好似仙佛从天而降,鬼魅自地升起,好不热闹。
乾隆年间是清宫演戏活动的兴盛时代,也是同乐园清音阁最为鼎盛时期。据考证,每逢元旦、上元、寒食以及吉庆大典、婚嫁生辰、登记册封等,同乐园清音阁都要上演大戏。
避暑山庄清音阁
避暑山庄的清音阁戏楼,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东宫景区的主要景点。
清音阁的北面二层建筑“福寿园”是皇帝看戏的地方,受赏的王公大臣及外国使臣饮宴、看戏的场所在福寿园两侧,名“烟月清真”。乾隆皇帝北巡期间,每逢重大的庆典,都先在澹泊敬诚殿举行庆祝仪式,然后在清音阁赐宴设戏。
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福寿园犒劳凯旋将士的场面。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园内清音阁戏楼盛大的戏曲演出活动。
宁寿宫畅音阁
在紫禁城内的戏台中最大的应属宁寿宫东路的畅音阁大戏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并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增建扮戏楼三间。
畅音阁大戏楼有三层戏台,高达20米,戏台坐南朝北,正对着北面的观览席“阅是楼”。演出时,帝后坐在“阅是楼”观看,左右两侧是两层楼的包厢,可供嫔妃或其他宾客使用。
畅音阁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虽其外观只有三层楼,但内部却有五个不同高度的楼层,包括“地下室”、“仙台”、“寿台”、“禄台”与“福台”等。如果打开活动盖板,每层皆互通声气,垂直空间融为一体。
为了塑造“天、地、人”三才共处宇宙的概念,彩画的色彩也反映出天空的青天与白云,柱子涂刷成绿色,就像树干,演出时可与背景融为一体,构思颇为巧妙。
颐和园德和园
德和园大戏楼是仿宁寿宫畅音阁规制建造的戏楼,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颐和园仁寿殿西北,宜芸馆东侧。
慈禧嗜好京剧,在修建颐和园时,慈禧选定紧邻仁寿殿(原勤政殿)的怡春堂旧址修建一组大型的戏楼建筑,命名为德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是清朝宫廷建造的最后一座三层大戏楼。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园林是戏曲表演的天然舞台,来看看皇家园林中的大戏楼”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