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未来!亲历者讲述雄安超乎想象的变化和发展成果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4-13 11:04:23

[摘要] 多位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在雄安新区驻扎四年甚至更久的受访者对记者谈及他们的见闻和体会:雄安新区日复一日的变化让他们惊喜、震撼,也着实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打开他们对未来的想象。

绿色、智慧、未来!亲历者讲述雄安超乎想象的变化和发展成果.jpg

  雄安新区,这是一座智慧之城,是绿色之城、未来之城。在雄安新区成立四周年之际,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从雄安之速、雄安之变、雄安之智、雄安之新、雄安之美五个方面讲述雄安超乎想象的变化和发展成果。

  雄安之速:京雄1小时通达

  你知道现在从北京到雄安有多快吗?雄安新区成立四周年前夕,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北京西站乘坐京雄城际高铁,原本2小时的车程,仅50分钟便到达了雄安。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京雄城际铁路全长91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

  “我是霸州人,今天坐高铁去北京找工作。之前去北京都是坐长途汽车,现在坐高铁简直太方便了。”一位90后小伙儿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我来雄安参加一个钢铁行业的会议,现在要去大兴机场赶飞机,不到20分钟就能到。”在雄安站内,一位行色匆匆的旅客告诉记者。

  雄安站开通仅数月,但在雄安站内候车,没有任何刺鼻的味道。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雄安站在装修上采用了一种“素颜混凝土”,即清水混凝土。这种特殊的混凝土改变了石头、沙子、水泥等不同原料的配比,使完工后的建筑表面光滑平整,无须二度加工,呈现出自然的灰色。更重要的是,它十分环保,给旅客带来了自然舒适的候车体验。

  灵活多样的双层立体候车布局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按照“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雄安站站房与城市轨道、CEC、长途大巴、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连接,人流、车流、物流到发分离,形成畅通市郊的高效空间城市体系。站房可实现旅客“进出分层,到发分离”,提高了枢纽的换乘效率,降低旅客出行时间及经济成本,保证旅客进出站通道的顺畅。

  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围绕“精品、智能、绿色、人文”的总目标进行建设,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设计多达71项。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务段雄安站副站长刘冬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京雄城际铁路是继京张高铁后的第二条智能铁路,生产指挥中心是车站作业的“大脑”,使用智能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自动管控灯光照明、空调、给水、用电等智能效果。针对行车中存在的设备故障隐患、行车事故和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问题,车站启用综合视频一体化、地震预警等智能技术,做到超前防范。

  雄安之变:安置房即将入住

  从雄安站不出站,即可乘坐前往容城的公交车,还可以刷北京公交卡,40分钟10块钱就能抵达容城。容城容东片区正在进行大量土建施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位于容东片区备受关注的安置房、商务服务中心建设现场,多位现场建设人员表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部分安置房项目以及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封顶,建设方施工人员陆续撤离,装修人员陆续进场。”

  在容东1号通道路口,记者看到满载着建筑材料的大型卡车、货车、轿车鱼贯而入。“这条路是装配式钢板、混凝土铺成的临时道路,以前是农田,铺了装配式道路后,车和施工队才能进来。工程大、人员多、工期紧,这条路每天要通过上千辆车,每个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奔工期。”施工现场的指挥人员表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已经颇具规模,不少房屋外立面已经搭建完成,有的楼层甚至安装好了室外玻璃,保洁人员正在擦拭玻璃,俨然有了将入住的景象。

  “项目全部是精装修交付,样板间还属于非绝对公开状态,但是当地居民也能通过类似售楼处的地方看到自己房子的最新状况。”多位现场参与人员对记者表示,“第一批安置房6月之前有望实现交付。”

  据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介绍,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共计939栋,截至3月底,850栋安置房完成结构封顶。

  你以为这是普通的安置房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了确保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生共长、同步建设,上述工程要开展建设前、建设中、项目竣工全方位数字化信息采集,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数字化建设参与方,水发技术集团旗下山东汇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汇颐科技”)雄安总经理王朋中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施工建造不仅要交付实体工程,作为数字资产,施工过程中做的BIM模型和携带的信息也是最终要交付的成果。

  雄安新区要求每个项目必须搭建BIM模型,然后由BIM模型汇集形成CIM(城市信息模型)模型,同时将这些携带信息的模型上传到数字雄安平台,就可以形成整个智慧城市的数据基础。模型作为未来数字孪生城市的数字底板,为未来城市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提供数据支撑。

  雄安之智:5G新基建火热

  即将入住容东片区安置房的住户,或许将成为雄安新区智慧社区的首批体验者。

  此前,中国移动等公司在雄安冀中名门社区已经开展了智慧社区的先行试点。例如,对社区内六种户型分场景进行NB-IoT网络覆盖,以支持智慧社区“多表合一”统一管理,也为此后雄安新区安置房整体智慧社区运营管理提供了实际探索经验。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秉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雄安新区推行智慧社区建设的一项内容是水电气暖“四表合一”,不仅能便利老百姓缴费,更能实现城市对能源的精准调度。“比如我们是一个缺水型的城市,通过分析各个家庭的用水数据,就可以精确制定水价梯度,达到鼓励大家节约用水的目的。这就又和我们设计的绿色积分制度有关,老百姓节约水平越高,在个人积分账户里所获得的积分就越多,可以兑换很多实实在在的福利。”

  正如智慧社区的推进,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蓝图正在逐步落地,许多规划设计超出想象。

  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容东片区西侧悦容公园内,尘土飞扬,机器轰鸣,这里正在进行雄安新区首个“新基建”项目——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的基础工程桩施工。

  这个计算中心占地面积45亩,总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10.99亿元,预计于2021年底完工,2022年投产运营。作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将为雄安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VR/AR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的建设主体是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中国电信河北雄安新区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建成后,通过将边缘计算、云计算、超级计算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建立新一代云计算服务体系,为雄安新区未来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提供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的城市计算服务。

  记者从三大电信运营商处了解到,雄安新区的5G基站已经接近1000个。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雄安新区分公司杨璇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中国移动在雄安新区的5G基站建设数已经达到500个。据张斌介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雄安新区5G覆盖的进度和密度远超全国,下一步我们将向乡镇以下区域进行覆盖。”中国联通河北雄安新区分公司邹照明说。

  杨璇指着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装载有5G基站的灯杆介绍说,在新区,5G的建设要融入城区景观,必须做到外观统一美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雄安新区安置房建设还专门预留了一整层为5G等信息化数字化设施提供空间。这意味着雄安新区的楼宇,不会像别的城市那样,周身布满形状各异的基站。

  5G、边缘计算、云计算这些信息通信设施为智能交通铺设了“高速公路”。在雄安智绘未来科技园内,有一个数字交通实验室。一踏进门,迎面看到挂在墙上的一排5G交通信号灯,地面上是一条条醒目的交通标识线展示区,让记者仿佛站在了未来的雄安街头。

  据了解,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数字交通实验室致力于提供数字交通共性技术研究方案,助力智能城市建设。目前,已吸引来自清华、北航、北邮等高校的研究人才,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东风集团等30余家知名制造商落户。

  “未来雄安的数字道路,有眼睛、有大脑。”数字交通实验室负责人任大凯表示,雄安将要推行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数据融合、高精度授时、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实现智能交通。

  “未来的雄安街头,每隔100米就会配一个激光雷达,实现交通事故精准勘查、自动识别。”任大凯说。届时,雄安新区将有数千公里的数字化道路建设,为交通智能化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走出雄安智绘未来科技园,迎面驶来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车门打开后,记者看到,车内没有驾驶座、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刹车,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前脸和后尾。

  东风悦享科技相关负责人席黎明告诉记者,这辆Sharing-VAN无人驾驶车辆是东风悦享L4级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车辆具备5G平行驾驶两套行驶方案,后台云端实时监控,可实现LTE/V2X动态运行功能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调度和操控,皆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不便的痛点。

  雄安之新:智能城市全球样板

  “在雄安新区的整个规划体系里,智能城市是很重要的方面,从感知终端、到网络传输、到平台应用、到安全保障,到底应该怎么实施,很多事情之前都没有标准,新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组织专家去研究制定标准,有些内容全球都没有太多借鉴。”谢秉鑫说,“我们整个智能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分了三大类9个领域,一共梳理出200多项需要新制定标准”。

  这意味着,“一片白纸好画图”的雄安新区在智能城市建设上的探索实践,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智能城市建设的范例和标杆。

  雄安新区确实具备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智慧城市建设优势,例如,城市运行各部门还没有形成数据打通的壁垒,数据可以从一开始就按照统一协议标准去打通,每一栋建筑、每一个设备都可以按照智慧城市需求做规划。

  据谢秉鑫介绍,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中枢”包含“一中心四平台”,其中“一中心”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边云超”结合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四个平台”包括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物联网平台以及“块数据平台”。

  物联网平台好理解,未来雄安新区的每一个摄像头、每一根灯杆、每一个井盖、每一个垃圾桶都将接入到城市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将真正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和响应。

  视频一张网平台指的则是整个城市监控视频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绝不会出现各个部门各自建设、分散管理的情况。

  块数据平台的说法也许比较陌生,据谢秉鑫介绍,这一平台要求各部门产生的数据必须按照统一的数据编目、分门别类放入数据“仓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不同部门数据打通,形成关联、放大价值。

  参与“块数据平台”建设的京东科技数字城市部算法工程师莫雄剑解释道,“块数据平台”是雄安新区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实际载体,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任务。

  当城市运行情况都数字化之时,需要担心公民隐私与数据安全吗?这一问题也在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之中。“我们还在推进数字身份,将来雄安每一个常住居民和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数字身份,在应用软件调用数据的时候,使用的其实是数字身份,会对公民的法定身份进行隔离保护。”谢秉鑫说。

  雄安之美:春回大地树木新

  城市与自然在雄安新区得以天人合一。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正在春意盎然中迸发勃勃生机。

  “千年秀林建造后,风沙确实感受不到了。以前这里都是农田,一到春天黄沙漫天。现在有了分层设计的树林,风沙从上面刮过,人在下面确实感受不到了。”附近村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据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生态事业部负责人石其旺介绍,千年秀林打造数字森林,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基于区块链技术,还搭建了资金管理平台,透明监管资金动态,有效防范层层分包、非法转包等风险。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完成造林41万亩,“三带、九片、多廊”的绿色空间骨架已基本形成。此外,白洋淀水域经历了一系列物理打捞、生态治理后,实现了水质的全面改善。

  “水又变清了,以前白洋淀的水捧起来闻是臭的,现在捧起来是干净的、清冽的”,谈及白洋淀的变化,容城县平王乡仇小王村村民魏沛德自豪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由于污染,过去白洋淀养出来的鱼,很长时间没人敢吃,现在又可以放心吃了。”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披露,雄安容城农村污水整治项目将于4月初竣工,该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量可达3500吨/日,惠及5万余名村民,将有效改善白洋淀流域的生态环境。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雄安容城农村污水整治项目经理闫磊说:“该项目在治理中应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投运后仅需40余天,出水便可达到城镇污水排放的A类标准。现在村里的生活污水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可用于农田灌溉、浇树,既减少了地下水资源开采,又从根源上解决了坑塘被污染的隐患。”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绿色、智慧、未来!亲历者讲述雄安超乎想象的变化和发展成果”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雄安新区,智慧雄安建设,绿色雄安建设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