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五年,优化职住平衡,配套不断完善……在住房这件民生大事上,南京正在张开双臂,拥抱越来越多的新市民。
晋升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这是未来五年江苏省南京市将要铺展的新画卷。
来宁的新市民何处安居?过去五年,从解决南京原住民“住有所居”到把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都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从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到“真金白银”的租赁补贴,再到小户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从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供应到以需求为导向的分散建设,优化职住平衡,配套不断完善……在住房这件民生大事上,南京正在张开双臂,拥抱越来越多的新市民。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京已累计让21万多户新市民家庭享受到了住房保障政策红利。
政策“大礼包”持续加码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春节将至,丁家庄保障房片区内张灯结彩,年味越来越浓。51岁的唐女士吃过早饭准备去附近的农贸市场置办一些年货。唐女士来自河南洛阳,2019年通过申请搬进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燕平园小区,结束了奔波租房的日子,让她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小区环境非常好,管理十分完善,周边配套也很齐全,商场、学校、医院都有,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特别舒心。”提到南京对新市民的保障,她给出了五星好评,今年还准备留宁过年。
“南京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城市之一,‘三房两改’(三房即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两改即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是重点工作。”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蒋冰介绍说,随着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精准保障新市民群体住房需求,已成为住房保障领域新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在不断探索中,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不仅走在了全国前列,也形成了独有的“南京特色”——
2015年,南京市发布了住房保障“1﹢4”文件,推行“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机制”,全市范围内的公租房和廉租房统称为公租房。实物配租方面,保障对象不仅包括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还将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经市政府认定的其他住房困难人员也纳入其中。近年来,南京还积极向企业提供住房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苏宁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分别供应了489套、503套公租房。目前,新就业大学生公租房实物配租已达2856户,保障范围涵盖42家不同的企业和科研单位。
201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保障人群覆盖面,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对象扩容,从原来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以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为代表的新市民。目前,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已累计保障超过17万人,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超过15亿元。
2017年,南京市全面开展人才安居工作,围绕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等近20份人才安居政策,全力解决企业人才在购房、租房中的困难,进一步增加了新市民的安居方式,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2019年年末,南京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13个试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的城市之一。小户型、低租金的优势,将有效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和落户的新就业大学生等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其主要目的是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一张床、大学生的一间房、新市民家庭的一套房。”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工作人员表示。
2020年12月29日,丁家庄二期凤来南园排起一条长队,队伍中都是来选购共有产权房的居民。来宁工作不久的曾女士选购了建筑面积约65平方米的两居室,“每平方米单价1.6万元左右,按照80%的产权份额申购,房款总共80万多元,比周边商品房的价格低了不少。首付30%后再进行贷款,真的特别划算!”
在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完善的同时,南京正着力让更多群众能买得起房,2015年,南京市出台《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管理办法》,率先启动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房机制,是全国较早发展的10个城市之一,目前累计保障新就业人员近千户。
“从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到‘真金白银’的租赁补贴,再到小户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等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以及一系列相关支撑文件,将为南京新市民带来越来越丰厚的住房‘大礼包’。”蒋冰说。
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供应 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
作为全国首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南京通过新建、改建和盘活存量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努力满足新市民群体多层次、差异化租赁居住需求。
2020年,南京市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了《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将获得对政策性租赁住房项目总额不低于350亿元的贷款支持,计划3年内筹集政策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0万套(间),预计将服务新市民等群体超过20万人。
作为南京市第一批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江北新区人才公寓一号地块一片忙碌景象,11幢住宅建筑已经封顶,正逐步转入内部装修,2栋商业楼及公共配套也在建设中,完成内部装修后,预计将提供2000套租赁住房。
更重要的是,纵观南京各大保障性住房片区,周边公共配套齐全,地铁、名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应有尽有,保障性住房正撕去“环境差”“地方偏”“配套差”等标签。例如,丁家庄保障房片区凤霞路的悦拾光商业综合体的开业不仅能给片区的居民带来全新的购物生活方式,还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大学生和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在选址上,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布置在距离配套商业较近或者商住用地性质的地块,尽量靠近地铁站点、有轨交通站点或公共交通站点,保证生活便利、方便市民出行。”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工作人员说。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 加大对新市民的保障力度
2021年1月12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作为。
在住房方面,会议明确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保障房650万平方米、竣工260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
新市民是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大力推进,对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都切实反映出南京市住房保障的惠及面更宽了,门槛也更低了。”蒋冰说。
接下来,南京市将从供应端的丰富、以需求为导向的布点加大政策性租赁住房筹集,综合解决好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群体的租赁住房需求。一是提出在高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地铁站点周边,居住类用地出让可配建不少于5%的人才住房。二是支持国有平台在地铁沿线建设租赁住房,优先保障人才安居需求。三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在自有科研、工业用地范围内建设租赁住房。四是在江北新区、建邺区、紫东片区、江宁区等四个区域布局面向海外人才的海智湾,提供不低于2000套租赁住房。
蒋冰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效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对实现全体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能让更多新市民加入城市中。”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政策‘大礼包’持续加码,南京让更多新市民享受住房保障”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