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良壤酒店计划新建一座鸡舍,既能够为客人提供高品质的鸡蛋,又能把鸡粪作为生态有机肥,反哺给周围的果园菜地。如何设计一个高生活品质的“鸡”的居住生活环境成为难点。
项目背景
随着手机买菜app的盛行和菜场的逐渐没落,钢筋水泥的都市中长大的孩子,能认识五谷杂粮,能知道鸡鸭鱼肉都是如何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菜场,再来到我们的餐桌的,逐渐变得越来越少。
坐落于西塘古镇东面的Næra良壤酒店,一面承接着江南古镇积累千年的文化养分,一边连接着西塘祥符荡水域的沃野大地,是一家超越了普通一泊二食标准行程的新型文化生态酒店。酒店以东广达3000亩的良壤有机生态村落里种植着大面积的蔬菜水果,客人可以来这里进行采摘,体验农场生活。作为参观体验的一部分,业主希望能够新建一座鸡舍,既能够为客人提供高品质的鸡蛋,又能把鸡粪作为生态有机肥,反哺给周围的果园菜地。受良壤酒店的委托,以靠建筑接下了这个有趣的鸡舍项目。
作为一个习惯为“人”而设计的建筑事务所,项目带给我们一个有趣的挑战:如何设计一个高生活品质的“鸡”的居住生活环境,而又同时能让成人和孩子都能舒服得体验和了解鸡的生活习惯,以及能方便工作人员日常对鸡舍的清理和对鸡的管理。通过与良壤有机农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鸡的生活习性。例如,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更喜欢飞上枝桠,蹲在树枝上睡觉。远离了地面,就远离了捕食者的威胁,鸡可以拥有更高的睡眠质量。而经过了千年的家养驯化过程,鸡的生蛋地点,却是可以人工诱导的,工作人员希望鸡在哪里下蛋,就可以把母鸡抱到哪里,摁一下鸡头,鸡就知道这里是下蛋的地方了。而鸡也和人一样,居住的环境需要良好的采光通风,来避免疾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室内、室外社交空间,来保持愉悦的心情。
场地
场地周围遍布着果园、菜园,庄园内的水系绕场地而过。两幢鸡舍南北相向而立。单幢鸡舍东西长18米,南北宽6.15米,延续了附近田埂的现状肌理。
空间布局
每幢鸡舍的东西面为“餐厅”、“下蛋处”,诺干树形结构依次排开,成为靠墙的“宿舍区”。中部开敞处为“大堂”或者“起居室”,天气不好的时候,或是出于日常管理需求,这里就成了鸡的日常社交场所。 “两房一厅”的布局,有序得组织串联了鸡的吃饭、睡觉、下蛋、社交等活动,也被良壤的员工戏称为良壤员工宿舍。
结构体系与剖面设计
建筑采用了更易于恢复农田状态的条形基础,整体地上部分由单元模块化的现场装配轻型木结构体系支撑,钢板连接。屋顶形式基于传统的排水良好的双坡屋顶形式,错落后在高处形成一条连续的采光高窗。一套简单的滑轮组系统,以一种廉价但有效的方式,随时控制窗的开合,保证室内的采光通风。“人门”设置于东西立面,方便客人参观和工作人员的日常喂食。“鸡门”以鸡的尺度设置于“两房一厅”中“两房”的南北两墙下方。下悬外翻门的设计,白天开启时作为鸡日常出入的坡道,关闭时可保证鸡在夜间的安全。
两单体相向处在不同高度分设两排“下蛋处”,对应的立面上设有两排外翻的翻板,方便成人和不同高度的孩子各自在合适的高度从建筑外部打开翻板捡拾鸡蛋,窥视鸡的生活环境。捡拾完后,翻板落下,给母鸡下蛋提供私密性。建筑外墙在屋檐处外凸,形成一个五边形的剖面设计,安置了“下蛋处”和树状“宿舍”的同时,在中心通道处给人留下一个舒适的行走空间。
“起居室”的北向外墙和南向外墙都留有大面积的通高钢丝网,保证采光通风量的同时,也为鸡营造了一个半室外的室内社交空间。东西“两房”鸡活动密集之处,木板地面和木龙骨架设在条形基础之上,地板之下留有空腔,地板之上铺满谷糠,鸡的排泄物在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下自然风干,方便了管理人员的日常鸡舍打扫,有效降低了鸡舍内的异味。高窗,南北立面下方的“鸡门”以及钢丝网和架空的木板地面层共同保证了鸡舍内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带给鸡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乡建的克制性
面对良壤酒店这样的甲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为“华丽”的结构形式和围护系统,甲方也曾建议采用更为昂贵的金属屋面。最后在和甲方的反复探讨下,我们选用了更易于建造的也更廉价的单元式轻型木结构和油毡屋面。 这是一种在乡建环境下更容易被工人所理解和熟悉的建造方式,也是一种可以被“延长”和“衍生”的建造方式。在这个项目结束之后,会有一批工人能熟练掌握这种技术,也许他们会以一种廉价的方式,把它主动传播到当地人自己的乡建实践中,成为一种建造体系的延续。这一次诚实的建造实践,因为我们克制地进行结构选型,克制地进行材料的选择,木板墙面在未来的风雨日晒的洗礼中,也会逐渐变暗带上时间的印痕。而这种质朴气质或许就正是来良壤酒店避世的客人所期待看到的吧。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有趣的鸡舍项目,活用建筑结构给鸡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