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家知道,水利专业里,只有排水沟,或者撇洪渠之类的说法,但是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经常看到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沟,叫法各不一样,到底这些沟该怎么区分呢?你曾经掉过这些“沟”
01蓄水沟
蓄水沟是在坡地上,为均匀拦蓄坡面径流,沿等高线修筑的沟,沟内每间距一定距离修建一个小土挡,起到分段蓄水的作用,因此得名蓄水沟。
蓄水沟在坡面沿等高线水平布置,所以坡面蓄水沟又叫水平沟。
由于蓄水沟修建了许多小土挡,像剖成两半的竹子,其中的小土挡就像竹节,所以又叫水平竹节沟。
蓄水沟在我国南方多暴雨的山区田间及坡面,应用较为普遍。
常用的蓄水沟的沟断面形式有两种,如下图所示:
一种是半挖半填的梯形断面;
另一种是为了多拦蓄水量,而将土埂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的复式断面。
蓄水沟深常为0.5 ~ 1.0m,沟面宽为0.8~ 1.2m,沟底宽为0.4~0.8m,并要求在沟底每隔5 ~10m,留一道土挡,土挡高度为沟深的1/2~1/3,其目的是使沟内分段蓄水,当沟底不水平时蓄水也能较均匀地下渗。
蓄水沟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划要求在蓄水沟的沟埂内侧植树造林,在土埂外坡上铺草皮或栽种灌木以保护土梗安全。
对整个坡面也应按规划要求合理配置林草措施,尽快控制土壤侵蚀。
02 截流沟
截流沟在教材上没有这个名称,只是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中提到了截流沟这个概念。
截流沟又叫导流沟、引洪渠。
截流沟是在斜坡上每隔一定距离,在平行等高线或近平行等高线上修筑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沟。
截流沟作用是将坡面上部的径流导引至天然沟道,保护下部田地或设施免遭冲刷。
截流沟的断面形式同蓄水沟,一般均为梯形。
截流沟与纵向布置的排水沟相连,不仅可以切断坡面上方产生的径流,还可以将径流按设计要求引至坡面蓄水工程或农田、林场、草场。
由于水流在沟内流动,故沟底不留土隔墙,但需控制水流速度,防止沟内发生冲刷。
当截流沟通过突变地形(如陡坡等)时,要设置适当的衔接建筑物(如跌水等)以消减径流势能,防止冲毁水保设施和地形。
03 排水沟
排水沟的主要任务是排除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具体来说是除涝、排渍、治碱、滞蓄、养殖和灌溉等。
排水沟分为撇水沟、天沟、排洪沟。
排水沟,一方面在发生内涝的情况下,要使沟道能够顺利地将地面径流排入承泄区。另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要使沟道能够将排区地下水位控制到一定的埋深。
排水沟要分段设置跌水。梯田排水沟纵断面可与梯田断面基本一致,以每台田面宽为一水平段,以每台田坎高为一跌水,在跌水处应采取防冲措施。
排水沟末端应设消能设施。当坡度缓、流量小时,可用消力池消能;当坡度陡、流量大时,应采取多级跌水或加涿(坎)消能。
04 截水沟
截水沟分为蓄水型截水沟和排水型截水沟;蓄水型截水沟也就是前面讲到的蓄水沟。
截水沟分为水平沟、沿山沟、拦山沟、环山沟、山圳以及梯田内的边沟、背沟。
蓄水型截水沟主要功能是蓄水,宜水平布置布设。当截水沟水平布置时,两端应设拦水坎;当截水沟不能水平布置时,应每隔5m~10m在沟底修筑高0.2m~0.3m的小土挡。
排水型截水沟主要功能是排水,所以沿等高线取一定比降。土质截水沟每隔一定距离布设一个小土挡以降低流速、减小冲刷。排水型截水沟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
截水沟的水排到下一级排水沟中,截水沟与排水沟的连接处需要设置防冲措施。
截水沟多采用梯形断面,但山坡坡度较大时,截水沟宜采用矩形断面。
以上内容就是“水利专业中,水土保持的那些“沟”,你都分的清楚吗?”,如果大家在水利工程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相关内容,可要注意以上内容哦。后续建筑界水利施工频道也会持续更新建筑水利施工知识,跟大家一起学习进步,欢迎关注建筑界水利施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