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三五”期间积极发展新型建造技术和建造方式,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扩量提质,推广应用CIM(城市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十三五”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与帮助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切实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领域改革攻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个维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坚持党建引领
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打造“粤建大讲堂”“粤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品牌。完善政治要件办理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加大督办力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确保入脑入心、融会贯通。
创建模范机关。制定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工作清单,明确具体任务,扎实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治理,持续推进“查弱项、补短板、强质量、走前列”活动,严肃整顿党支部记录人员不固定、学习被动落实等问题。在全省非公龙头企业9个建筑工地、10个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支部建在工地上”“支部建在社区上”试点,召开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两新”党建工作推进会暨建筑工地、社区物业党建工作试点现场会,有效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建筑工地、物业小区、行业协会。
抓实党风廉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压实“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扎实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升“住有所居”
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一砖一瓦筑起的不仅是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房子,更凝聚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更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地方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升“住有所居”水平。截至2020年9月底,“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20.2万套,完成任务的134.3%,实现投资额632.83亿元,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14.2万套,完成任务的156%,新增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和租赁补贴31.17万户,新增保障约101.3万人。其中,2020年1~9月,全省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89万套,发放租赁补贴约2.69万户,超额完成住房保障的任务,广州、深圳成为国家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城市。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对象减免租金约3.3亿元,惠及45万人。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住房公积金服务效能稳步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导向明确精准,全省住房公积金运行平稳高效,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为缴存职工解决基本住房问题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减少办事要件、缩减审批时限,无需职工在两地跑动即可便利办理跨地区业务。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共为7089家企业减轻负担约9.91亿元。
为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围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持续发力,以更大投入、更精准措施推进城乡、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发力。
强化品质提升
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高品质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断完善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水污染治理,推广垃圾分类理念,着力提升城乡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天然气门站9座、储配站39座、城市供气管道1.97万公里。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城市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共1029万户,用气人口3292.8万人,普及率由“十二五”期末的36.62%增长至48.98%。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截至2020年6月底,广东省已开通运营地铁线路24条,运营有轨电车线路4条,在建(立项)地铁线路30条,运营里程居全国首位。
大力推动城市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持续保持高位。截至2020年10月底,广东省已建成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80座,处理能力达2748万吨/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十三五”以来,广东省累计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4座,新增处理能力779.42万吨/日。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速。全省建成城市(县城)污水管网约7.4万公里,其中“十三五”以来建成污水管网3.9万公里,占全省历史总量的53%,是“十二五”时期建设总量的4倍。“十三五”至今,我省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厂COD(化学需氧量)削减684.13万吨,BOD(生化需氧量)削减308.17万吨,截污减排效益逐步显现。
生活垃圾处理格局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11月,《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垃圾分类刚性约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示范创建指引、工作评估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N”制度体系。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广东召开,广东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全省统筹、整体谋划、分类推进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获得认可。“十三五”以来,新建成6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8万吨/日,约占当前总处理能力的58%。全省已建成149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为14.9万吨/日,是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1.2倍,生活垃圾处理格局实现历史性飞跃。其中焚烧处理能力9.4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近1万吨/日。焚烧处理占比超过2/3,全省共拥有16个3A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省改造老旧小区580个,涉及居民超48万户。2020年1~9月,全省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51个,涉及4.43万户,正在改造302个,涉及14.98万户,按户数统计开工率为74.86%,完成投资额3.5亿元。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成社区体育公园2400多个。提升公园绿地品质,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13平方米,较“十二五”期末分别提升了0.86%、1.88%、0.7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面积已提前实现《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工作目标。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基本完成,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进一步加强,涌现出广州永庆坊、汕头小公园、潮州牌坊街等一批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范例,获得各方肯定。“十三五”时期,保护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共有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9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2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6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划定99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强化风貌塑造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以传统村落保护留住乡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89万户,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确定为2018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省份。高州市被列为农村危房改造国务院激励对象。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防治,研究制定农村削坡建房整治技术、建房技术指引。截至目前,全省排查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共6.52万处(户)。
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20年10月底,广东省1125个乡镇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覆盖927个,已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31座,处理能力达500万吨/日以上。“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27座,新增处理能力约200万吨/日;全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由21.9%提升至82.4%;全省建成镇级污水管网约1.5万公里,其中“十三五”以来建成污水管网约0.96万公里,占历史总量的64%。完成列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清单的505个镇级填埋场整改,新排查的182个镇级填埋场已完成整改172个,34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334个。
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各地对中国传统村落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实施挂牌保护。“十三五”期间,推动137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57个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共有中国传统村落263个、广东省传统村落186个,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4.44亿元。组织研究编制《广东省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及负面清单指引》等课题,大力开展设计下乡、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评价,避免盲目跟风“刷白墙”“千村一面”、照搬外省建筑风格等现象,翁源县农房设计下乡经验做法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全国借鉴学习。
强化科技创新
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建筑业开启深刻变革,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筑业总产值逐年攀升,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从2016年的9652.31亿元增至2019年的1.66万亿元,年均增幅18%。培育大型建筑业企业和优秀建筑人才,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专业承包企业做优做精,全省共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30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8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人、省传统建筑名匠19人。建筑业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工程总承包的项目超过4000个,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77家。积极探索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20个。推行施工过程结算,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效益。建设工程保证保险推广应用,将商业保险制度引入工程建设领域,保额超25亿元。招标投标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聚焦“主动赋权、提质增效、创新监管”三大重点方向推出16项改革措施,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公平、择优、竞价、廉洁、高效的招标投标制度环境。
粤港澳建筑合作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鼓励粤港澳建筑及工程服务领域人员互动、观念互通、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推动惠港惠澳各项政策落地。一是促进人员资格互认,已有建筑师、房地产估价师等6类专业互认,1630名香港人士取得内地执业资格,151人在广东注册执业,2家香港独资建筑事务所申领内地资质并开业。二是促进管理模式互通,在前海、横琴、南沙自贸试验区项目上试点实施香港(澳门)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5.49亿元。三是促进经验技术互学,引导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设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及景观联盟”等行业组织,指导粤港澳大湾区行业组织、商协会开展交流活动超30场次,约1000家企业参加,促成超500个工程项目对接。
强化建筑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建造技术和建造方式,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扩量提质,推广应用CIM(城市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水平,今年11月出台了《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建筑节能领域累计形成858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超803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1.45%,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62%,完成目标任务。全国率先实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全网络化操作,出台全国首部智慧灯杆地方标准等标准、规程146部,34个项目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建立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1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用工实名制覆盖率已达99.17%。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欠薪案件保持动态清零良好势头,前三季度欠薪涉及项目数、人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1%、38%和31%。开展打击“挂靠”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出台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质量安全管理“十不准”、危大工程“六不施工”、建筑起重机械“十个不准”等系列规定。自2018年以来,我省受监房屋市政工程连续三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期间全省32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545项工程获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迅速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利用“用工实名制系统”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有效保障全省1.7万余个工地安全和有序复工复产;对全省2.9万个物业管理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控社区传播渠道;率先发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及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确保城市运营秩序正常;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建设工地全面复工达产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全面深化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以改革育新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出台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区域评估、一窗受理等60余份配套文件,形成“1+N”的审批制度体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审批服务事项由106项精简至79项,建立各阶段“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新模式。建成省、市两级审批管理新系统,实现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和60个工作日以内的改革总目标,今年年初以来,已有3万多个项目实现在线审批,改革总体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等3项改革措施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改革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全面实现房屋市政工程联合审图,建成全省统一的数字化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优化审查备案方式,网上审图超2万件。精简施工许可证核发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30%以内,全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实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计签发施工许可电子证照超过16000个。
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现“零跑动”。2018年,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作为企业资质管理“放管服”改革试点省,广东将多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委托下放地市实施。推进“数字住建”建设。广东全面推动不见面审批和“零跑动”,并主动为企业服务,住房公积金、执业资格注册、公租房等业务进驻“粤省事”平台。率先将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等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统一延长一年半,惠及全省1.4万多家建筑业企业、1.6万个资质。截至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省级171项政务服务事项中,170项可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理率达99.4%;40项公共服务事项中,39项可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理率达97.5%;115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项)全部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实现“零跑动”;8项企业资质许可事项进驻“粤商通”平台。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扫黑除恶“线索清仓”和“行业清源”,以“三大攻坚行动”、省挂牌整治重点县(市、区)突出问题、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攻坚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重点案件”,大力整治行业乱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三年以来,截至2020年11月,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采取针对性措施补短板、堵漏洞、强监管,制定完善行业监管政策139份,出台措施文件593份。
扬帆破浪开新局
勇立潮头书华章
回首“十三五”,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成果丰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支持,也离不开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上下一心、团结拼搏。
展望“十四五”,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开启“十四五”,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好“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等重大机遇,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发展重点,强化引领作用,全力推动相关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 赵 坤)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十三五’期间,广东积极发展新型建造技术和建造方式”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