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基建的核心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与新技术的融合,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新基建浪潮下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加速向网络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
如果说要盘点今年最火的经济热词,新基建一定名列其中。说到新基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更多是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但这些并不是新基建的全部;相反,新基建的核心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与新技术的融合,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智慧城轨的建设,称得上是新基建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城轨建设属于典型的“老基建”范畴,而智慧城轨建设强调的则是数字技术与城轨交通各系统和各类服务的集成,属于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部分。与此同时,今年年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正式出台,更是为智慧城轨建设描绘出“1-8-1-1”的宏伟蓝图,由此,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加速向网络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轨的发展和建设,不久前举办的2020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上,华为作为交通行业的“懂行人”,围绕重塑联接、重构平台、构建智慧,面向行业正式发布了智慧城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发布,不仅以“运行一张图、出行一张脸”的先进理念构建起智慧城轨蓝图,也将进一步加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助力产业升级。
正如华为企业BG全球交通业务部副总裁王国钰所说,受益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快速普惠应用,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正在进入到城轨行业的建设、运行、运维等主业务流中,成为城轨行业数字化转型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新动能。
5G重塑联接 开启智慧城轨新篇章
去年5月,全球首例地铁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在深圳地铁11号线先行先试,借助部署在列车和车站的5G车地设备,地铁列车上8节车厢共40个高清摄像头带来的监控视频、设备监测等高达25GB的车载数据,只用了短短150秒就实现了自动传输。
这里所说的地铁车地通信,指的是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把车载数据向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属地进行及时传输,从而实现地铁运营方对乘客状况、列车设备及运行状态、隧道及弓网等情况的监测。
过去,由于车地无线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率不稳定,车载数据基本无法实现及时下传,只能储存在车上的硬盘中,待列车下线后再由人工上车拷贝。这样做不仅耗时耗力,可靠性和实时性也无法保障,直接影响地铁调度快捷、流畅地查看列车监控,已经成为地铁效率提升的瓶颈。
5G在车地通信中的应用,可做到自动对准、自动联接、自动身份认证和自动上传,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传输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的通信方式,而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干扰,非常安全可靠。因此,借助5G车地通信系统,不仅方便视频的及时调看实现车厢的快捷监控,也使得列车受电弓、转向架等列车设备监测数据因自动高效传输实现设备健康管理和状态的及时分析,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性。
不仅如此,5G技术的应用还能延伸到更多智慧地铁的场景中,在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的同时,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还将全面提高轨道交通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可靠性程度。
尽管5G、F5G技术的应用,正在为城轨行业构建起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的下一代网络管道;但就当前车地通信建设而言,LTE-M网络依然是更为成熟、主流的方案。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40座城市、130条以上线路选择LTE-M网络建设车地通信网。
不管怎样,5G技术在城轨行业的应用,都将加速行业建立新一代智能通信网络和有线承载网络,并支撑云平台、大数据等应用,有线无线融合发展,实现线网级的综合调度运营,为智慧城轨建设掀开新的篇章。
云计算重构平台 城轨云进入2.0时代
相比较5G在城轨行业的试点,云计算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华为最新发布的智慧城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城轨行业以城轨云平台为基础构建城轨沃土数字平台,融合数据,降低应用开发复杂度,聚焦于业务创新,加速构建智慧城轨。
比如,在呼和浩特地铁,借助华为云平台的应用,呼和浩特地铁实现了各线路、各专业资源的共享,以及线网统一运维管理及安全管控;使资源利用率提升至50%以上,平台安全性提升80%以上,前期投资节省50%以上。
对此,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也表示,城轨云的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以城轨云为底座,可以实现多业务统一承载,业务系统快速上线、集中部署和集中运维,资源融合、按需分配,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与共享,为基于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应用以及智慧城轨的建设奠定基石。
新建地铁城市可以完全按照城轨云的建设思路,统筹规划,实现平台统一化、架构统一化、数据标准化、业务协同化,进而演进至数据智能分析,实现智慧化运营;而对于一些既有线路较多的城市,同样也在将业务系统分阶段、有重点地陆续上云。
事实上,随着华为智慧城轨解决方案的发布,城轨云也正式进入2.0时代。相比较而言,城轨云1.0主要是通过构建统一的云平台实现IT资源池化和按需分配,改变了传统城轨系统烟囱式的建设方式,为未来智慧城轨建设奠定基础。
而在城轨云2.0时代,城轨行业将更多借助华为城轨沃土数字平台,实现对视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技术的整合,以及对城轨各个领域的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华为和生态伙伴的力量,打造一系列聚焦生产业务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如智慧建造、智慧客运、智慧运维等,从而带来安全、效率、体验的全面提升。
AI构建智慧 推动城轨行业从运营向经营转变
在智慧城轨建设过程中,5G的应用打通了数据传输的“任督二脉”,云计算为数据的共享、融合奠定了基础,AI的应用则有望帮助城轨行业实现从“运营地铁”到“经营地铁”的跨越,从“单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企业”到“以城市轨道运营为基础的城市运营商”转变。
具体来说,AI技术的应用,可根据城轨出行、运行、运维业务流程,覆盖城轨建设、运营管理、企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实现对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信息全面感知、构筑精准灵活的运输组织、协调高效的调度指挥、高效便捷的乘客服务、故障诊断的智能运维。
以智慧城轨IOC的建设为例,作为地铁集团的运营展示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城轨IOC可多维展示整个地铁集团宏、中、微观数据,帮助地铁业主全面有效感知地铁集团运行态势,从而为客流分析、运力调度、复盘演练等提供决策依据,提升管理水平。
而智慧客运则以地铁票务(AFC)为基础、融合手机信令、视频分析数据、安检数据等多元数据,采用AI智能算法,可以帮助运营和客运管理部门实时准确了解乘客出行动态和需求,实现整个线网客流的实时监控,为城市轨道交通运力精准安排、编制行车组织计划、运营效果分析、车站客流疏导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运维则是基于车辆运维大数据平台和AI算法,建立车辆走行部数字孪生模型,实时监测走行部当前健康状态,定期深度分析历史数据,预测车辆走行部各部件寿命,降低人工分析门槛,提高分析准确度;实现车辆运维从计划修到状态修,甚至是预测修的转变。
如今,在交通强国和智慧城轨的纲领指引下,中国的交通行业正逐步实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但城轨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传统安全手段无法有效满足高风险作业诉求,传统运维方式难以支撑行业快速发展,现有人工调度、人工服务、人工管理的运营方式无法从容应对高峰期的服务和管理压力等。
借助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速智慧城轨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华为作为城轨行业的懂行人,也正在将5G、计算、云、AI、行业应用这“5机”协同起来,帮助城轨行业加速迈向智慧城轨。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新基建浪潮下,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加速向智慧化发展”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