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桥梁如何建?桥隧领域专家聚首武汉展望前沿技术创新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10-19 11:56:20

[摘要] 18日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汉举行,14位两院院士,4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全国高校教授及桥梁设计施工企业等400多位桥隧领域专家聚首展望桥隧前沿技术创新。

未来桥梁如何建?桥隧领域专家聚首武汉展望前沿技术创新.jpg

  10月18日的武汉,“桥星”璀璨。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汉举行,陈政清、丁烈云、郑健龙、李建成、钮新强、冯夏庭、秦顺全等14位两院院士,高宗余、徐恭义、易伦雄、张敏4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全国高校教授及桥梁设计施工企业等400多位桥隧领域专家聚首武汉,聚焦、展望桥隧前沿技术创新,掀起一场桥隧技术“头脑风暴”。

  共谋新发展,圆梦中国桥。主办该论坛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今年迎来创立70周年。该院党委书记刘自明说,论坛围绕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战略,聚焦行业热点、难点问题,探讨了交通建设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大桥“涡振”可防可治

  “涡振不可怕,可防可治。”针对今年来频频出现的悬索桥涡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陈政清以“悬索桥加劲梁的多阶涡振与防治”为题,为涡振现象开“药方”。

  4月,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体发“飘”,广东虎门大桥悬索桥频频“晃动”,悬索桥的这种波浪形晃动被称为涡振。陈政清介绍,全球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受风和桥梁自身结构影响,多个大跨度钢箱梁桥和悬浮桥发生过涡振。

  如何让桥“淡定”下来?陈政清介绍,主要有两种办法法:加大阻尼比,改良桥梁气动形状。可借助增加阻尼器,增大桥梁阻尼比,如电涡流阻尼器,能将震动转为电力消耗掉,变相增大阻尼比。用桁架桥结构,抗涡振能力更强,对已成型的桥梁,可通过气动外形改良,包括桥位风环境数值模拟、大桥动力特性识别、健康监测系统升级及涡振大数据分析、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及阻尼减振措施等。

  在陈政清看来,通常情况涡振不会影响现有桥梁安全,可不封桥,车辆限速通行即可。

  赋能机器智能建桥

  建造翻山越岭、越江跨海的大桥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提出“赋能融合基建,发展新兴业态”,对传统建桥产业进行智能化升级。

  丁烈云认为,智能建造大有可为。如建桥中大量使用的架桥机、旋挖机、塔吊机等,现在由人操控,运用新技术能赋予机器“智慧”,直接由智能系统控制,可实现桥梁建造的无人化操作。

  丁烈云提到,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湖北建桥军团的不少探索收到成效,如在参建港珠澳跨海大桥时,运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荣获国际桥梁大会(IBC)超级工程奖。截至2020年,中国有26座桥梁获IBC大奖,其中有13座大桥为湖北建桥军团设计或建造,占据半壁江山。

  迎接大跨度的新挑战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认为,在跨度、设计速度、承载能力等主要技术指标上,中国桥梁设计建造水平均达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大桥啥模样?

  高宗余认为,目前桥式方案开始流行“复合”“多功能”。多功能合建桥梁,一座大桥集中公、铁及市政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省钱、少占地。目前,长江上公铁共用大桥有12座,其中湖北境内6座,分别为枝城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黄冈长江大桥和九江长江大桥。同时,融合斜拉桥刚度大、悬索桥跨越能力强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大跨度桥梁中开始应用,比如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三桥,我国的西堠门公铁大桥等,靠近主塔的两侧为斜拉,两主塔中间部分为悬索。

  放眼未来,高宗余以琼州海峡、渤海湾、台湾海峡等为例,认为应该研究未来大跨度高铁桥梁工程带来的新挑战——

  高原山区大海,风大浪高流急,强风强震,高陡边坡,高温高湿、强紫外线,环境复杂,设计、施工、维护及工程装备挑战前所未有。

  如何设计建造运营安全的大跨度桥梁?

  高宗余认为,要认真探索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桥式、新型结构和大跨度桥型方案,研发深水、复杂地貌地质条件的先进勘察装备,超大跨、超深水的先进施工装备,并研发更新型的钢材、混凝土、纤维复合材料等建桥材料,同时建立强有力的监测、预警系统予以保障,包括建大数据、云平台的桥梁工程互联网络,打造桥梁全寿命期健康管理维护体系。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未来桥梁如何建?桥隧领域专家聚首武汉展望前沿技术创新”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

桥梁建造,结构工程,桥隧技术论坛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