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在存量更新时期要引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10-14 09:52:16

[摘要] 存量建筑的更新与新建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将其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建筑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建筑师需要对存量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建筑师在存量更新时期要引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jpg

  伴随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住区老龄健康居住环境发展,解决既有住区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问题,做好老龄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亟须破解的社会难题。

  聚焦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本期《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特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王羽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建筑师尚婷婷撰文,探讨存量更新时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问题,供业界人士思考、借鉴。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解决养老服务资源短缺与老年人照护需求之间强烈的矛盾,提高社区活力与服务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重视对社区软硬件环境的全面评估,充分挖掘与利用社区资源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

  老龄化社会

  及城市存量更新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2025年,预计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无论从我国养老体系构架还是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的老年人需要在自己家中度过老年生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非常突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之后,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制度建设,主张引导机构通过连锁化运营等方式进入社区,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便于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得到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并提倡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老年人养老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周边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是,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内,针对老年人的生活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及休闲娱乐类服务设施数量有限,且对家庭的辐射能力不强。多数社区缺少专业化、层级化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同时,我国城市环境已经到了存量更新的时期,养老服务设施和适老环境建设将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改造方向要求,尤其在完善类和提升类中提出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改造内容,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社区闲置设施的再利用将成为

  增补养老服务设施的重要渠道

  完整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必备条件。据调查,城市中有相当多的老年人居住在老旧小区中,这些小区建造年代较早,虽然一般生活性服务设施成熟,但专项的养老服务却十分缺乏。同时,随着居民的更替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区物业用房、垃圾转运站、自行车棚等设施呈闲置状态。尤其对于老城中心区域,老年人服务设施缺乏而闲置设施的数量却不断增加,造成小区功能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加深。

  增补养老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生活圈,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如果能够就近建设服务设施,不但有利于老年人日常接受服务,还有利于节约上门服务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虽然受到闲置设施原有功能、结构形式等因素的限制,但改造位于小区内或小区周边的闲置设施无疑是增补养老服务设施的重要渠道。

  此外,应突破以往以项目为单位的开发建设模式,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配置。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居住区规划中,一个居住小区有其明确的范围界定。然而,由于老年人行动能力有限,日常所使用的设施往往是以其住所为中心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设施,这些设施有的是在老年人居住的小区内,也有很多是在临近小区内或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那么,打破小区“围墙”的限制,以区域为单位开展评估改造,形成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分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老龄化社会中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配置的一大特点。

  存量更新需要兼顾改造的

  社会性与经济性

  在以往的调研中发现,许多老年人都提出,希望有可以活动的地方。除了室外的活动场地,参与社会活动是老年人尤为突出的需求。在社区中,建设可以发挥老年人价值的场所或设施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基本条件。例如,在“时间银行”计划中,通过时间置换,一些老年人有机会尽自己所能去服务更年长的老年人。然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让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可以安全、便利地“通勤”。如果养老服务设施的位置远离他们的居住地,这一模式是很难实现的。但老旧小区中的建筑与设施较陈旧,改造费用往往较高昂,造成很多养老服务机构难以接受,项目无法实施。这也是老旧小区服务体系建立中的困难点,需要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在模式上积极创新,找到适合我国或地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注重经济回报是市场化运作的核心规律,存量更新也是同样。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尚在摸索建立过程中,供老年人娱乐和活动的场所,常常难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或相关部门的福利性投资。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也将进一步落实。所以,统筹协调社区存量建筑的更新与运营,兼顾社会性与经济性,形成均衡布局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对“家庭养老”的支撑能力尤为重要。

  建筑师在存量更新时期

  需要发挥组织策划者的作用

  存量建筑的更新与新建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将其改建为福利类设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建筑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

  首先,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医生”,需要对存量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除了对建筑本体结构体系、原功能与新功能的匹配性、消防系统、设备系统等是否适合改造做全面评估之外,还需要对建筑所在区域的医疗、生活辅助等资源进行挖掘,并充分了解建筑所在区域老年人的需求所在,与建筑所有者、未来运营者一起探讨改造定位。

  其次,在居住区整体更新改造过程中,建筑师应该是全过程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改造目标与理念的构思、未来运营模式的探讨、对不同的闲置建筑予以准确定位、听取居民需求并梳理脉络等工作。此外,当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建筑师需要组织工作坊(workshop)与居民沟通了解其需求,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并将改造需求与相关法规协调一致、确定技术方案、合理控制预算。

  最后,当改造完成进入运营阶段后,建筑师需要与运营方联合组织活动,深化改造后的建筑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并对改造后效果进行评估,继续关注和研究改造后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在社区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建筑师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建筑方案的创造者,而是参与在全过程中的一个协调人或组织策划者,是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建筑师在存量更新时期要引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建筑师,养老服务建设,养老环境建设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