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景山公园观德殿于9月29日首次面向市民游客开放,这也是景山公园第二个完成腾退修缮后亮相的古建群。正在举办《紫禁之巅望中轴》特展,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
9月29日,北京景山观德殿建筑群在北京中轴线上被完整腾退、首次开放,观德殿作为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制高点,首展奉上2020北京中轴线申遗特展——“紫禁之巅望中轴”。特展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系列展览的延续,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成果展。
观德殿首次开放!来“紫禁之巅望中轴”
观德殿是明清时期皇帝观看臣子射箭之所,殿名取自《礼记·射义》中“射以观德”。景山公园园长丛一蓬介绍,观德殿因历史原因被非文物单位长期占用,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中轴线文物遗产腾退与保护工作力度,景山观德殿建筑群实现腾退、拆迁、修缮、布展开放的完美蜕变,“彰显了景山公园对遗产文物保护的决心与推动,助力中轴线申遗的信心。”
展览分为“中轴密码”、“中轴申遗”、“中轴未来”三个单元。“中轴密码”呈现春秋流转的历史变迁,诠释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空间魅力。北京中轴线”开建于元代,形成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历经750余年,成为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中轴申遗”系统梳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进展,介绍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情况,并重现大师硕学对中轴线的巨大贡献:“北京中轴线”这一名词,就是由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一文中首次提出。“中轴未来”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今天的发展,北面奥运村、南面大兴机场,都是中轴线概念在今天城市规划中的不断的延续,展现中轴线上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轴线是当代生活的载体
“北京中轴线距今已经有750多年的历史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贯穿整个北京老城延续了7.8公里,是北京老城的灵魂与脊梁,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把中轴线申遗保护列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的中心工作。”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春回顾了北京市就中轴线的申遗工作部署:2011年,北京市委即提出“应特别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北京市文物局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及《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并于2012年上报国家文物局,促使北京中轴线被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中轴线申遗列为一项重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中轴线申遗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已经通过市委市政府的批准。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教授吕舟告诉记者,目前中轴线申遗正处于“冲刺”阶段,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标准,中轴线沿线环境正在整治和改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申遗服务团队之一,预计在2023年初完成所有需要提交的文件,迎接2024年世界遗产大会。“中轴线是当代生活的载体,申遗也好,保护也好,很重要的是中轴线真正承载出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有在当代生活的滋养中,中轴线才能呈现出自己辉煌的色彩。”
“北京中轴线”独一无二的中国气质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引述1951年梁思成所著《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重申了“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意义:“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梁思成在文中如此评价北京城的中轴线,“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展览根植于北京中轴线申遗学术研究的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帮助更多观众感受中轴风韵的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介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综合学科建设和研究积累,形成以研究为先导、由研究决策设计的工作模式,他特别谈到历史遗产对我们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的彰显,不是仿制西方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发觉我们自身的历史传承,特别强调城市的空间格局、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城市街道建筑,以及环境所特有的中国文化气质。”
据悉,本次特展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北京市景山公园管理处联合主办。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北京景山观德殿建筑群首次开放,展现北京中轴线的魅力”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