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产生的?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9-02 16:01:25

[摘要] 中国建筑以“四合院”布局为主,这几乎是中国民间建筑的核心理念。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四合院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产生的?.jpg

  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有狗那年说起。

  1

  在中国历史上,最先有“建筑”这个东西的时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而最早的建筑,那肯定是为了“居住”而发明的。

  原始人类为了遮风挡雨而建造了房屋,当然,一开始那肯定不能称为房子,只能叫在地上挖出来的大坑,上面用树枝挑起一个堆满树叶的盖子。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把这和房子联系起来,不叫它坟地就不错了。这要睡在里面,会不会有种与世长辞的感脚?这种住宅,在当时,就是唯一的一类建筑了。

  就像马斯洛大叔那个需求层次理论的大三角形里所写的,人们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才会考虑得更多。只有当人们满足了吃饭、睡觉、做羞羞的事等个人欲望之后,才有体力和心思琢磨出其他没事儿找事儿的事儿来。建筑也才会从纯粹单一的居住功能,逐渐发展出了商业、祭祀、集会、娱乐等等诸多其它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建筑”所指的就是住宅类建筑,虽然它只为单个人或单个家庭服务,但在总体数量上,绝对比其它的如宫殿、客栈、饭馆、等公共建筑要多的多。

  但在建筑艺术上,住宅建筑很难成为什么伟大的艺术品,它不像宫殿和寺庙那样引人瞩目,也没有那么多狗血的故事。没有人闲着没事在自己家里把遗嘱藏在匾额上让儿子找着玩儿,也没有恶毒婆婆让人把儿媳塞到后院的井里。而且和那些深宫大院不同,住宅类建筑的寿命一般很短暂,随着使用者的离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里不得不又提起那个让我爱恨交织的词:“纪念碑性”。

  具有“纪念碑性”的建筑有很多,雄伟的宫殿、高大的天坛、凌云的宝塔、甚至一个孤零零的华表。

  但住宅类房屋的“纪念碑性”几乎没有,除了住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功能。当然,例如“舍宅为寺”之类的操作除外(舍宅为寺就是把自己家的房子捐给寺院当做寺庙),那也是把住宅的功能改变了,才能被赋予其他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住宅类建筑的留存时间非常短,尽管住宅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了。比起雄伟的宫殿、巍峨的寺庙和高大的酒楼,住宅可以说更容易保存起人的痕迹,也最能获悉对社会的洞查。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功能演变,当然要先从建筑类别开始,不同类别的建筑,功能自然会相应的变化。

  我们说过,中国建筑最早就是从住宅开始演进。这个不难理解,有人才有建筑,而建筑最开始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遮风挡雨的最原始的生理需求。

  然而,就是这个最原始的需求,使住宅类建筑成了后来一切建筑开始的基础。后面发展的几乎所有建筑,都是在住宅建筑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形成的。皇宫就是给皇帝住的房子,官衙就是给当官的住的房子,寺庙是给僧人们住的房子,就算是卖东西的商店,古时候也大多是“前店后场”的连带居住功能。手工业房屋叫“作坊”,也是由古代的居住单位“坊”发展而来。

  大概在唐代以前,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住宅建筑发展而来的。记得刚播《长安十二时辰》那会儿,有人专门做了个狼卫的行动路线图,图里画的就是狼卫从哪个坊出现,到哪个坊消失,最后在哪个坊挂掉。“坊”就是整个城市的基础住宅单位,往坊里填什么,就变成什么性质的坊,也就是变成了其它类型的建筑。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市集,也是在坊里填上的大量的商家变成的。

  2

  建筑做为一处住所,承担了人们在一处地方起居和活动的行为,包括居住、商业、经营、娱乐、仪式等一切在室内进行的活动。

  一处“居所”,就是人类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小团体的一切。基于这个概念,似乎也没必要再把建筑细分出类型了,反正都是住的,只不过除了住之后再干点儿嘛的不同。所以在平面布局上,住宅类建筑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中国的古代建筑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遗址,以关中、晋南和豫西为中心,西到渭河上游至洮河流域,东至河南及汉水中上游,北达河套地区,已发现的房屋遗址超过一千处。

  这些发现,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中国最早的房屋是什么样的,也证实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是源于黄河中游地区。

  在中国科学院相关的考古报告里说,当时最流行的是一种半地穴式的建筑,平面呈圆角方形式长方形。屋内中间往往有一个火塘,墙壁是用草和泥的混合物涂沫,四壁有壁柱,有四根主柱支撑着屋顶,屋顶上铺草或涂泥。这种房屋,复原起来,就是个四角锥形状的房子。

  半坡遗址复原

  从建筑平面上来说,从仰韶文化,到晚一些的龙山文化,再到更晚一些的屈家岭文化,房屋的平面一直在变化。从一开始的圆形的一间房,到后来出现的双室的半地穴式,再到有隔墙的双间式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一直沿用到商代的早期,并逐步由半地穴发展成地面建筑。

  从新石器时代到周代晚期,房屋建筑走过了一段由原始到成熟的阶段,并开始确立一些标准和形制。

  周代之后,住宅建筑有几种不同的级别的形式:最高级的房屋称为“寝”,根据今天字面的意思我们也能猜到,这就是生活居住的房屋。皇帝住的叫“燕寝”,诸候住的叫“路寝”,一般官员住的叫做“正寝”。从平面上看,“寝”的住宅平面是这样的:前后分为两部分,前面称为“堂”,后面称为“室”,堂两侧分为东堂和西堂,东西堂后面有“夹”,夹后有房,东房北面有一道后门。

  比“寝”低一级的住宅,叫作“庙”。和现在的指宗教建筑的意思不同,古代的“庙”,指的是客厅的意思。《左传》里说“民有寝庙”,就是指民间有这样的卧室和厅堂。

  可见,现在的“庙”,就是由住宅发展而成的,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中国传统建筑的任何种类,都是由住宅建筑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本来就创造出来的。

  3

  中国人情感上含蓄,居住的房屋也希望私密和专属。中国式的房屋很强调“私人”性质,讲究内院的开阔和外部的围合。住宅最外面一定会有围墙环绕,有句话叫“宫墙之高是以别男女之礼”,这就是建筑上对“礼”的体现。围墙的高低也取决于主人的地位。

  《论语》里写道:“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围墙这个东西,在围合式住宅中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隔断、遮挡、防寒、保卫这四大功能, 缺一不可。并且,当房屋不够用时,在两侧的围墙可加建“庑廊”,在正房的东西围墙处再加盖厢房,就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想扩展的时候,将四合院的平面再重复一次或多次,就得到了更多的住宅单位。

  我们以前说过中国建筑中的“门堂之制”,其实“门堂之制”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了四合院布局。我们还说过中国建筑中的“通用式”原则,所谓“通用式”,也无非说的是建筑都长成一个样子,什么样子?四合院呗。

  这么看来,四合院式布局,还真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最核心的原则,说什么都绕不开它。就算不是北方的四合院式住宅,也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围合式住宅的设计原则。

  如果不信,你可以看看福建的土楼,看看广西的围龙屋,看看岭南的镬耳屋,看看云南的一颗印,等等等等。大概这就是含蓄的中国人从建筑上体现的内敛含蓄和自我保护意识吧。

  福建客家土楼

  中国建筑以四合院布局为主要设计原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布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你看这种解释怎么样:这种格局体现了天圆地方、以人为本的中式传统理念,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礼制,是儒家思想的礼法在建筑上的体现。

  怎么样,这么一解释是不是逼格满满?

  再来说实际点儿的吧,你想想中国古代是个什么样的生存状况。不管何朝何代,从上古时代与野兽对抗,到封建社会连年战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潜意识里的东西,可以说是保障生存的重要技能。

  住宅这种安身立命的东西,怎么能只有孤零零的一间房呢,一定要用围墙围起来才安全嘛。

  那为什么不把房子盖在中间,四周用围墙围起来呢?从建筑规划的角度讲,那就太不经济了,那种建造难度和经济成本是非常大的,都不如用屋子直接接上几段墙就能合成一个院子。

  现在知道为什么会有个院子了吧,那可不是生搬进来的,而是“围合”而成的,也就是自然形成的。用大师们的话讲,这是建筑上重要的“负空间”,也是建筑“呼吸”的地方。

  院子还有一个关键作用,那就是建筑房屋唯一的采光来源。

  围合式的屋子,出于安全防卫的需要,向外开的窗子又少又小,完全起不到引入光线的作用,所以只好从院子里引入光源了,这使得这种内院式住宅成为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其实想一想,合院式住宅也确实满足了符合建筑上的采光、通风、防卫、经济等需要的要求。

  最后,我们来说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口密度的变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简单的说,只有人口数量高速增加,建筑上才会寻求多层多居室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战争频发,只要改朝换代必要经过大规模战争,不同民族势同水火,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这样的时代,人口基本上很少有大规模的增加,反到是每当朝代变换,人民就会经历残酷的战争与清洗,人口必会大规模减少。

  我们来看几个数据:据资料记载,中国自汉代开始,各朝代人口基本保持在五六千万左右,人口数量较大的几个朝代,汉代(后汉157年)5649万,唐(755年)5262万,宋(1102年)4382万,元(1290年)5883万,明(1578年)6070万。到了清乾隆年间,经历了康雍乾盛世,人口才突破1亿。

  在这种人口增速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的古代的民居建筑并不急于发展出更多的类型。由于四合院布局的多种优势,再加上没有客观条件促使建筑上往“集体化”发展,这种合院布局就有了保留和传承的土壤。中国建筑长期以来没有显著的变化,也与此有关。

  总结一下,四合院建筑的出现,国家人口增加的幅度缓慢是大环境,防御性和“私人化”的功能是主要原因,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天生的内敛含蓄的性格使然,再加上土地使用和经济因素等等,综合这些,才出现了这种防御性极强,自成一方天地的建筑形式。

  当19世纪之后,人口发展增速,建筑上相应的也出现了更多的楼房住宅,现代住宅的“集约性”也表现于此,那也是为了解决人口的大规划增加带来的社会问题。

  这样来看,传统四合院住宅再好,如果解决不了现代社会的人口问题,也是无法长期存在的。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中国古代建筑,“四合院”布局,如何产生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