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不仅明确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发展定位,还对天津未来寄予厚望。
津,渡口。城如其名,天津可谓“因河而生,向海而兴”。
无论是此前GDP和外贸城市排名常年位居全国前十,还是近年来相关表现双双“滑坡”,天津的港口兴衰一直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日前,天津迎来重磅消息。
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不仅明确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发展定位,还对天津未来寄予厚望:
到2025年,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入前20位,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0万标箱;
到2035年,天津港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一步提升,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3000万标箱。
此次“官宣”,能否为近来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天津,注入一针“强心剂”?
滑坡
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平坦的地形和“九河下梢”的发达水系,形成了水陆换乘、河海联运的独特优势。
很长时间里,天津港一直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天津进出口总额为7346.03亿元,虽然下降幅度达9.1%,但依然排在全国第九位。
如果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天津港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
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准箱,成为北方第一个5亿吨港口,位列全国第三位,仅排在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之后;
2016年,天津港被内河第一大港苏州港超越,排名滑至全国第四;
2017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又出现9.1%的负增长,由此也被广州港、唐山港及青岛港超越,排名进一步跌至第七位。
反映在进出口表现上,天津正承受着日益明显的压力。
从近20年天津进出口走势来看,“高光时刻”出现在201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39.12亿美元,增长4.2%。不过,天津进出口总额随后就开始掉头向下,出现负增长。其间增速虽然也曾转正,但始终未能超过2014年的“最好成绩”。
今年上半年,在遭受疫情冲击背景下,不少城市外贸迅速“转暖”,甚至保持增长势头,长沙更以25.1%的两位数增速领衔“万亿俱乐部”城市;深圳、宁波、上海等外贸大市虽然受到较大冲击,但进出口降幅也都保持在1%以内。
相比之下,天津降幅达3.4%,在“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整体排名靠后;与此同时, 成都以23.5%的增速在进出口总额上直逼天津。
就在几天前,由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发布的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中,近年从未跌出过前十的天津,已悄然被重庆取代,名次滑落至十名开外。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外贸排名,还有整体经济表现。
2019年,作为全国GDP十强中除首都外唯一的北方城市,天津排名已下滑至第10位。天津也是十强城市中,GDP增速唯一在6%以下的城市(4.8%)。
今年上半年,天津GDP仅为6309亿元,这比2013年同期还少了200多亿元;与2019年同期10371亿元相比,名义增速更是达到-39%。即便是官方公布的实际增速-3.9%,也比全国-1.6%的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改变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港口、外贸、经济发展,航运对天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其中提到,希望天津“早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
批复称,这不仅有利于天津自身发展,还“有利于实现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由此,天津成为国家批复的四个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连、“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厦门以及“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的上海。
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其中再次明确,天津的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渤海湾地区港口众多,尤其以渤海湾西岸布局最为密集,在640公里海岸线上,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四大港口。港口距离相近,腹地多有重叠,也造成了越来越激烈的无序竞争。
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指出,天津港或主营集装箱,矿石、煤炭、油品等业务则向河北转移。
据统计,当前90%以上的国际商品贸易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而集装箱又是海上贸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背靠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升。
2018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601万标准箱,占京津冀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9%;到2019年,两项数据进一步达到1730万标准箱和81%,“核心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015-2019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
然而,正如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3日刊文指出:
近年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加快转型升级并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港口功能布局不尽合理、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智慧化绿色化水平不高、港城关系缺乏统筹等问题。
一面是经济指标“滑坡”,一面是问题日益凸显,改变势在必行。
破局?
近代史上,天津曾凭港口之便、交通之利,开创与上海鼎立的“双城”时代。早几年间,依靠包括化工产业在内的大项目拉动,天津经济发展一度狂飙突进,曾连续5年增速排名全国首位。
如今的天津,似乎正迈出重新出发的步伐。
7月初,天津颁布7个方面共23条措施,提出“依托国际航运枢纽,构筑贸易发展大通道”,助力贸易强市建设。以三年为期,天津给出具体目标:到2022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000家,形成30家超亿美元平台型、总部型贸易企业。
7月底,按照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天津又给出交通强国“天津方案”。其中,无论是“以港口为魂、铁路为骨、道路为基、航空为翼”的口号,还是“打造国际枢纽港口、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三大物流节点”的目标,均以港口打头。
根据“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目标,到2035年,天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要突破3000万标准箱。这相当于在2019年基础上,还要提升超过70%。
其中雄心,可见一斑。
为实现这一目标,最新《意见》也极具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港口合理分工、精准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多式联运体系、促进港城融合发展等主要任务。
近段时间,天津港可谓动作频频。
4月8日,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签署《世界一流津冀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将明确定位、统筹规划,打造世界一流津冀港口群;
5月27日,天津市政府官网又发布《天津市推动天津港加快“公转铁”“散改集”和海铁联运发展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海铁联运和大陆桥运输。
去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承接了《“十四五”天津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
“‘十四五’时期,天津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强化环渤海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担当起环渤海沿海港口城市‘领跑者’的责任与使命。”
郭万达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要强化以天津为核心的湾区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引领环渤海城市群向湾区经济发展。
在新的契机之下,天津能否再次因港而兴?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