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从 “地摊经济” 看建筑企业的发展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7-21 18:43:18

[摘要] 最近,地摊经济刷屏了。这不仅仅是经济范畴的事情,也影响着各行各业。与宏观经济休戚相关、呼吸与共的建筑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 “地摊经济” 看建筑企业的 发展.jpg

  起:由来

  2020,庚子鼠年,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是一场建国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黑天鹅”事件。在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疫情整体得到了初步控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当此之时,作为边缘经济的“地摊经济”,适时成为了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并顺势成为当前和今后落实国家“六保”“六稳”战略的重要措施,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承:地摊经济的特点及利弊

  众所周知,地摊经济由于其散、乱、小、活等特点,近年来,被众多大、中、小城市严格管控。一些城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严控甚至是杜绝地摊经济,导致居民买早点都成了难事,一度成为诟病的话题;同时,粗暴管理、抗拒执法等城管与小摊贩冲突不断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按照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地摊经济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离不开 “城”,依附于“市”,受限于“弊”,发展于“势”。

  从城市起源的角度看,包括因“市”而“城”和因“城”而“市”两种类型。因“市”而“城”,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聚集中心和交易中心;而因“城”而“市”,就是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威海起源于威海卫。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有其自然的属性和客观的需求。供需关系,是支撑地摊经济的基础,小摊贩有生存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市民有购物、采购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二者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地摊经济作为微观经济的土壤,在不断的创新、尝试与淘汰中,将逐步成长起一批领头人和规模型企业,进一步发展为更高级的经济组织和商业模式,进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当然,从辩证的角度看,地摊经济也存在一些弊端。广受诟病的“脏乱差”、“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等现象,也成为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中需要关注、协调、共治的社会问题。对于利弊并存的现象,关键在于提升治理能力,在于规范和引导,在于理解与包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同时,从发展的角度看,地摊经济也是大势所趋。随着“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同时,在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由此可见,“小小”的地摊经济,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抗击疫情、确保“六保”“六稳”等众多环节中,将走出边缘,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整体而言,地摊经济是一盘活棋,下得好,既能有效缓解当前就业、民生等短期压力;又能为民营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培育、成长的土壤,激发小微创业者的创业热情与奋斗激情,推进人的城市化进程,为经济的长期向好提供内涵式增长动力。

  地摊经济,正在从传统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蓄势掀起一场“边缘之战”!

  转:从“地摊经济”到“边缘之战”,建筑企业改革创新的思考

  与此同时,与宏观经济休戚相关、呼吸与共的建筑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传统出口端的产能、产品的输出模式受限,大量建筑产能存在回流国内市场的趋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产业链重组、经济内循环模式亟待启动和完善;疫情影响下的预期形势不明带来消费不足,“新基建+传统基建”的预期投资拉动被寄予厚望……惨烈的竞争、不确定性、扑朔迷离、生死关头等形势与“熬”的生存状态,或许将成为众多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需要面对的新常态。

  在宏观形势难以把控、传统业务模式竞争激烈的同时,激发组织和个人活力,激活自身“边缘要素”,掀起“边缘之战”,或可成为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实现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

  那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边缘要素”代表着什么,又如何进行“边缘之战”?

  相较于传统模式,企业的“边缘要素”及其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是业务范围:指企业传统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可涉及到全生产要素;

  二是人员范围:指传统的领导层、核心骨干、直接生产经营之外的其他人员,可覆盖到全体人员;

  三是组织范围: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式、金字塔、矩阵式、事业部制等,向阿米巴、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等新的组织形式的转变;

  四是人员关系:区别于传统的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向平等、加持、相互支撑、合伙等模式的转变;

  五是竞争模式:从传统的单一竞争模式,向合作、共赢、共生模式的转变;

  六是激励机制:从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等,向项目跟投、增量分红、赋能等模式转变;

  七是其他各类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组织变革、机制改革、模式调整等。

  建筑企业可重点围绕上述内容,逐步放开管制、调整模式、激发活力,掀起自身的“边缘之战”。具体可考虑如下措施:

  01 要适应组织发展的形势——激发个体活力

  就建筑企业的发展而言,无论是EPC、PPP、工程总承包等综合、纵向、平台发展模式,还是专业化、精细化、数据化等“隐形冠军”的模式,都离不开“组织”与“个人”的相互作用。因此,适应组织发展形势,充分调动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

  近200年的组织创新,被彼得•德鲁克先生总结为三次革命:

  第一次是工业革命,核心是机器取代了体力,技术超越了技能。

  第二次是生产力革命,核心是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普及,工作被知识化、标准化。

  第三次是管理革命,知识成为超越资本和劳动力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管理的重心转向奖励,期权激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

  当前,我们面临的大变革被广泛称为第四次革命——“创意革命”。而创意来源于个人,在万物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持续助力下,具有创意的个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人人时代”已经到来。顺势挖掘和引爆组织内、外的个人能量,将成为企业在新时代创造奇迹的关键。这其中,“相信人”与“磨砺人”,至关重要。

  首先,要充分相信人的创造力。在法律法规框架以内,放开对人的各种管制。毛泽东主席早在1955年12月的《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中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一切伟大的变革和奇迹,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

  其次,要充分利用事业和平台磨砺人。通过完善必要的职业履历,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打破各种限制与束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给予机会、资金、项目、政策等扶持,形成风险共担、事业共创、收益共享的“共生+共治”格局;让更多的人经历创业和事业的磨练,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培育敏锐的战略眼光和系统的商业思维,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储备、锤炼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梯队。

  02 要打破组织内在的束缚——不破不立

  第一,打破行政化的官本位思维

  建筑企业,作为竞争性行业的组织,需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营,在固定资产投资物化的过程中,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兼顾个人、企业、相关方及社会责任等各方的利益。建筑企业不是官府,各级管理者也不是官员,各公司的总部并非衙门;需要彻底改变行政化的官本位思想和衙门作风,建立面向顾客、面向一线、面向基层的高效服务机制;切实围绕市场和顾客开展工作,切实提升内部运营与管理效率,切实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衡量人的贡献,“让听见炮火的人呼叫炮火。”

  第二,打破层级制、部门墙的组织界限

  组织的运营效率决定了经营成效。建筑企业常用的组织架构包括金字塔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一些企业的纵向层级多达4层以上,内部职能部门林立,达到十几甚至二十几个,无形中加大了沟通环节和成本,增加了业务与管理链条,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经常听到一线人员的抱怨“审批在路上……”。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化等工具为组织架构的动态调整提供了便利。根据对市场与业务快速反应、快速决策的需求,建筑企业应逐步调整组织架构,向扁平化、倒三角、平台化、网络化结构的模式转变,逐步建立“去中心化”、“去行政化”、“点对点”、“端到端”的沟通机制,向“无边界、自组织、自成长”的动态组织形态转变。通过组织的变革,穿透组织层级、拆掉部门墙,提升整体的效率和战斗力。

  第三,打破传统的“泾渭分明”

  建筑企业因其自身特点,很多业务、工作、职能在既定的情况下,仍存在较多的交叉区域,包括现场事务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解决,临时事项的办理等等,并非是简单的“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就能一概而论。正如白天与黑夜,需要黎明与黄昏过渡一般。可考虑借鉴“灰度管理”的原则,树立“利他思想”,采取首问负责制、“效益关联提取”等方式,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往前一步、向下一步”,将传统的“你的、我的”转变为“我们的”,将问题消灭在萌芽和一线;同时,通过项目跟投、入股、合伙等模式,建立背靠背的信任和公开、透明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的利益共同体,打造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铁军。

  第四,打破传统责权利的非对称现象

  等边三角形,是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也适用于组织中的“责权利”的划分。无论是“有责无权无利”、“无责有权有利”还是“有责有权无利”等,都会出现组织效率降低、权利缺乏制约、个人激情不足等不对称现象,这种情况在建筑企业也是屡见不鲜。为规避和减少这类问题,可通过“分工、分权、分利”,加以解决。即:通过合理分工,提升劳动效率;通过差异分权,提升组织效率;通过贡献分利,提升个人效率。最终,推进组织整体效率的提升和持续的良性发展。

  03 要厚植创新创业的土壤——坚持市场化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市场作用”给出的新定位。正视市场规律,建立与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建筑企业要激活“边缘要素”,“市场”必不可少。建立企业内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对接外部市场和需求,可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内部要素市场,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

  二是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核算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分配机制、金融机制等。

  三是确立交易主体,保障供需双方的平等主体地位,确保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素间的自由流动。

  四是建立保障措施,包括仲裁机制、信用治理、孵化政策、赋能培育等。

  五是探索不同模式的产权组合方式,平等对待不同产权主体的价值贡献,根据市场贡献决定回报。

  最终,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组织的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提升、动力转换。

  04 要尊重不同要素的贡献——客观看待价值

  早在2000多年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太史公就提出“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告诫人们“致富并不靠固定的行业,而财货也没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领的人能够聚集财货,没有本领的人则会破败家财。”“财富的创造是不受行业、方式、要素限制的。”近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新的形势下,要客观认识各种生产要素的构成,要充分挖掘行业和业务领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价值,客观评价各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建立与贡献挂钩的回报机制,实现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自由流动,推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05 要恪守组织与人的诚信——预期与恒心

  今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始实施,在其“总则”中提到“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这种“可预期”来源于市场化的公平竞争机制、现实中的制度/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以及完成目标后政策兑现的及时性。只有良好的可预期,人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大胆地创新、创业、投资、兴业;貌似简单的“狼来了”的游戏,会彻底摧毁组织的诚信根基。为此,建筑企业和高管层,要恪守诚信经营原则,说到做到,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兑现的及时性、竞争的公平性,营造良好的内部营商环境,确保创业者对预期有信心、有恒心、敢投入,在长期奋斗中与企业共赢。

  06 要做好创新创业的赋能——环境决定结果

  “南橘北枳”,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差异。试想:如果华为总部不是在深圳,则是否能够成长为今天的世界级企业,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由此可见,组织和个人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而赋能,正在成为当下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

  我们先看下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向企业赋能的一些做法和要求:推进简政放权、实行负面清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和推进法治化建设,让更多的微观经济充满活力。

  同样,赋能,也是建筑企业改革创新必须迈过的一道关槛。首先,要从文化的引导入手,营造尊重人性的企业文化,建立真正的信任和长期合作的关系,让“自驱动、自组织、自激励”的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携手奋斗,开拓创新。其次,激起创业者的兴趣与动力,让发自内心的志趣激发持续的创造。第三,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经营会计核算,进行组织扁平化、平台化、网络化改造等,强化组织本身的设计、加强人与人的互动,形成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第四,通过实施项目跟投、优先分配、超额分红等方式,建立分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第五,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品牌、渠道、资源等中台、后台支持,以“市场化机制+产权制度”的组合模式,撬动员工、内外部相关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在改革与发展中开拓创新。

  07 要磨练兼收并蓄的胸怀——开放与包容

  回顾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如同一场超大规模的战役,伏击、冲锋、迂回、策应,亦不乏伤亡和减员,理想主义的完美战争是不存在的。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要深圳“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要准备负伤,就是不要前怕狼后怕虎,要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全力以赴,直至成功。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因此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改革,必然不会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建筑企业在推进改革创新掀起“边缘之战”的过程中,更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赞扬成功、包容失败的环境与格局,要坚持路线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既要放开管制、孵化赋能,让一部分人通过创新、奋斗先“富”起来,进而形成整体的带动效应,通过股权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让更多的人解放思想,共同在企业的平台上,拥有更多的创新、创业的获得感;也要建立监测和容错机制,及时监测重大经营风险和严重失信行为,包容失败,保护必要的权益,为内部的创新、创业解除后顾之忧;更要在具体的政策推进和实施上,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要有试点、有引导、有榜样、有规矩、有服务,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组织边缘和广大员工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加速壮大企业的发展新动能,让更多的边缘经济走入舞台中央,成为主角。正所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合:伟大的时代蕴藏着奔腾的力量

  每一朵浪花,都蕴藏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汇聚于伟大的时代。

  行业的发展就像一条长河,近看汹涌澎湃,远观缓缓流淌。建筑业,作为传统与泥、土、砖石打交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本质正如攀成德的李福和先生,在《建筑企业战略透视》中界定的“建筑业是被动行业……并不能自发式增长,是需要其他行业的投资带来建设业务的……”

  时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唯变常新。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企业立足传统优势,把握新的机遇,激发一切边缘要素,兼具泥土气息的家国情怀,契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乘势掀起“边缘之战”,开拓“共创、共担、共生、共治、共赢”的新模式,未必不能转危为机、边缘变主场、被动为主动。

  如此,则“未来已来,青山依旧。”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信息,现下很火的“地摊经济”在建筑行业也引起了一番波动,想学建筑专业的考生们持续关注更多建筑行业的热点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低碳经济,建筑行业,建筑企业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