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带来了关于《以“公园城市”建设推动首都城市复兴进程》的议案。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基础。
《中国建设报》记者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带来了关于《以“公园城市”建设推动首都城市复兴进程》的议案。
“城市公园是各种动植物的家园,是市民向往绿色自然的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化程度提高的象征,也为首都生态景色添上了多彩的一笔。公园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范式是实现城市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形象塑造和居民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吴晨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说道,打造“公园城市”,让“公园”从城市的点缀变为城市的骨架,使城市与自然完整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品质和生态关怀,体现了生态城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也从根本上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吴晨进一步指出,北京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如何在人口稠密地区,确保城市的生态健全,使城市人民生活、学习、工作在美好的环境之中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问题。而公园城市建设现状距离新时代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国际公园城市建设典范要求有很大差距。
那么具体该如何建设“公园城市”吴晨提出八方面建议:
第一,建设森林生态屏障,让城市拥抱森林。积极发展森林碳汇,打造首都生态绿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均衡森林公园生态、游憩服务功能,打造生态旅游区、科普教育区、滨水文化区等城市休闲功能,形成森林旅游品牌。全面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建设具备生态隔离防护、过滤污染物、调节小气候、景观游憩、防洪调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生态廊道。培育近自然森林,努力构建休闲公园与郊野公园结合的高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第二,提升环境景观品质,提高城市公园绿化水平。建设“高品质、绿色、人文”的公园生态景观体系,增加城市公园绿地总量,完善公园布局,构建有特色、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网络。建设以副中心城市绿心、老城六海八水、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特色功能节点。在快速路沿线、交通枢纽区域,构筑门户绿地景观,营造富有本地特色的街道景观与门户节点景观,并通过重要绿道和节点的绿化景观的品质提升,逐步带动片区的整体提升。加强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增加树种的多样性,增强植被的自然景观性和抗污染性,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见缝插绿”,围绕高架桥、立交桥、跨河桥等桥梁桥体进行绿化美化,作为城市绿地的补充。有条件的街道采用双排、多排种植绿树,形成林荫路。研发立体化新技术,推进楼宇第五立面的绿化建设。
第三,组织花景建设规划,凸显四季园艺魅力。延续北京赏花游园活动传统,各区形成特色赏花景点,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制定花景建设规划并推出季节性游赏计划,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并吸引观光游客游客。优选植物品种,增加适合北京的开花植物种植量和花卉布置量,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推进充满鲜花与绿树的“花园城市”建设工作,在全市分区段、分季节举办市民喜爱的赏花活动,装点北京,推出“花卉周”活动。市区内设置多样化的栽培植被景观,用鲜花和绿树像项链一样连接北京各个地区。邀请世界知名园艺师、园林师进行演讲活动,设立花卉市场,加强赏花文化的展示和宣传。
第四,以水穿绿,彰显花园城市活力。河道交错、山水交融是自古以来的营城特色。结合天然河流、湖泊等水体布置城市公园绿地,提供更多的绿色缓冲空间和休闲娱乐休闲设施。滨水公园具有覆盖面广、可达性好、利用率高等特点,是市民日常最方便、最喜闻乐见的公园种类,对均衡城市绿地布局、完善公园服务半径覆盖要求起着重要作用。将绿色开敞空间和河流水系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串联各个公园的绿色网络系统,展示城市山水相印的独特自然风光。
第五,突出以人为本,实施市民健康计划。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分布均衡,设施更加完善。均质化布局社区公园、街头绿地、街心公园,完善休闲游憩、运动、文化、服务等设施。减少传染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为人们日常体育锻炼留出空间,从而更加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加强“体绿结合”,在公园、绿地、林带等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依托城市绿道建设,积极策划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构建发展体育+模式,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郊野公园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增加户外休闲体验,吸引节庆活动,鼓励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更多的走出门去,享受绿色,强身健体,选择更为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第六,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公园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载体。加强公园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检测、和评估预警体系建设。强制性保护濒危物种,规范游客行为,增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优化保护区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水生动物救护基地等设施建设。设置黑天空保护区,限制不必要的城市照明,杜绝照向天空的逸散光,避免影响动植物的习性,减少人工照明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第七,培养公众环境意识,引导全民参与环保。大力鼓励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公园城市建设。采取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和民众参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形成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意识。其次,提升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水平,使之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大力提高社会民众参与能力,形成政府、社会和民众互动协同的强大合力,并使之成为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
第八,制定花园城市建设计划,推动项目实施建设进程。推进宜居环境、永续发展和韧性城市建设。参考国内外优秀经验,制定花园城市建设计划,包括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城市节点空间绿化、新建区域植树造林、开辟更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发展拥有更多绿地空间、舒适环境和更多休闲娱乐选择的产业和居住模式,不仅要通过植物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注重自然生态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居民的生活空间,这是对城市环境建设范式的改变。
吴晨表示,“公园城市”建设非常集中的体现了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未来应以绿色低碳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构建公园城市发展新格局,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向往绿色自然的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打造生态人居新典范。
以上内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吴晨:以“公园城市”建设推动首都城市复兴进程”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建筑界热点快讯频道分享更多城市建设相关的热点内容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