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文优秀范文:绿色建筑理念与海绵城市建设分析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5-14 15:44:26

[摘要] 本文对绿色建筑理念与用水专项结合海绵城市的产生内涵进行了对比。对海绵城市的研究体系、着重点,以及用水、储水、净水进行了分析。当下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依靠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建设

  1、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对建筑节能、低碳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6年,我国就颁布了第一部关于指导绿色建筑建设发展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又有了新的修订版,在原有基础上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评价种类、评价方法、指标体系都进行了修订。强调了对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的鼓励。绿色建筑结合了生态建筑、生物气候建筑等理念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进行了诠释[1]。近年我国各地发生的城市内涝诱发了许多次生灾害,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中非常棘手的热点问题。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物、道路、绿化、水体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渗透、缓释的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2]。海绵城市是即田园城市之后又一城市规划理念的概括,是对城市发展中表现出具有某种吸收性能的现象的形象比喻,后来发展成为解决城市关于水资源问题的综合概念集成[3]。2014年底我国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该指南在编制过程中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规范进行了有效衔接。在2015年与2016年陆续评审划分了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在技术路线与设计策略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有诸多相通之处[4]。是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一脉相承的模式,都是在不断探讨可持续生态化城市建设模式中发展而来。在解决当前城市建设中的水资源及其相关的问题时,势必要坚持将低影响开发理念、绿色发展方式融入城市建设当中。

  2、海绵城市的产生绿色建筑在技术研究与指标

  体系构建中对建筑环境中水资源使用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在绿色建筑一系列技术导则、实施细则中对制定水的专项计划进行了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场地设计与节水设计控制指标体系中[5][6]。无论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还是设计标识,绿色建筑对水的使用与节约是贯穿在建筑从勘探设计到施工建造再到后期竣工使用,乃至拆除中的。绿色建筑侧重在区域的建筑建造与运营中强调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素。无论是直接取用水还是间接的其他活动,都要确保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在使用的过程中去除对水的无作用使用,或者竟可能减少浪费,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单位水的使用效率,达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应对水的渗透、储蓄中对资源的迫害,提高水的分类处理,对自来水厂与中水系统都有一定要求[7]。从生物水资源与建筑营造活动角度来看,强调城市建造对水资源的改造,更多的从水资源如何适应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求角度考虑解决办法。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率很低,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8]。海绵城市丰富了水资源使用与城市发展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而且提供了解决水问题可行的新思路。注重挖掘人类活动融入自然本身,即“人适应水”的理念[3],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建造规划中开辟水适应性的景观。把建造生态城市实现LID所需的城市管廊与丰富的吸水、蓄水、净水下垫层比喻为“海绵”,是一种非常形象的利于推广这一理念的生动行为。海绵城市同样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利用,但并非是城市发展缺水所致,而恰恰是暴雨、洪涝造成的水患这一“城市病”,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地表水污染问题。城市干旱地区,需要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浪费、污染,对污水进行处理排放,可以储蓄雨水,可以净化污水二次利用,可以调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降雨丰富的地区,更需要控制储蓄水,及时疏导水资源,解决渗水途径。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不单单在水资源本身,还有周围环境与人类活动。海绵城市整合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与解决水问题技术集成。提供了由点到面,面面结合,再由面致点的解决与水相关的“城市病”问题的思路。大到城市规划中的国土资源各方面水利工程、市政管网、湿地公园,小到住宅区域建筑外围散水、下沉式绿色,协调整合的点、面更为宽广。从大气循环的角度考虑水体的蒸发到降雨、储蓄、疏流、渗透净化的可持续、间断性利用,更加体现低碳城市建设内涵。传统的杂乱、单一的控制、治理水资源方式,产生了一系列不科学的工程型措施,对整个水资源系统有一定的破坏。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看成一个宏观的个体,主动式的去完成对水的吸入、净化与释放。

  3、用水、储水与净水

  绿色建筑从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植被、湿地、水域角度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建造[9]。设计之初不能破坏场地水资源,同时进行源头补偿性的设计。对场地内绿地率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进行了规定,绿地设计有利于增加渗水渠道、保护水土流失、净化水质、补充储水地带。使用水的过程中要求结合节水规范,对用水量进行额定设计[10]。对市政管网的设计、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对水的使用从设备上进行主动式的干扰,分类型的对生产、生活、景观用水进行智能化量化控制。在储水、净水设计中,更多的是从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角度进行设计[11]。储水设计与景观设计结合对雨水进行收集。在传统过多的硬化路面设计中,进行渗水设计。对湿地、储水池等的净化采取主动式的设备控制结合水生动、植物同时进行。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的积蓄、渗透、净化采取综合的措施,具体可扩展为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依然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理念出发,要求建造开发前后生态环境原有的水文特征、资源状况保持一致,同时预防可能产生的极端状况,对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进行控制[12][13][14]。也是对绿色建筑下垫面层补偿式设计的补充。用水前期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宏观设计,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都要满足一定技术要求。储水与净化水资源是互相穿插交替进行的。侧重点在于对雨量充沛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城市体量高度集中的地区雨水的疏导、储存、渗透、净化。从保持水文特征平衡的角度概括为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理念-LID。即对区域内全年不外排的雨量、下垫面层的径流总值与径流峰值、径流污染控等进行有效调控[15]。低影响开发的含义最初强调从源头控制,但是我国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仅仅依靠源头控制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16]。所以还必须借助于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所以海绵城市LID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

  4、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方力量的投入。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在依靠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便利基础上开发、建立、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与应用技术的数据库,便于统筹协调与后期实时监控、优化资源分配管理[17][18]。BIM、VR等技术理念的实施应用会利于规划层面上对海绵城市各种技术要素进行良好的把控[19]。所以还需要更加细化的各项技术实施导则、细则、评价机制的建立颁布。海绵城市是对城市内涝问题的审视之后对传统协调人与水文资源关系思维方式的重新思考,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整合各种技术路线与治理措施的综合概念。城市是由各个尺度的基础设施、各个层面的建筑物与下垫面层构成的。海绵城市的实现,是建立海绵道路、海绵绿地、海绵湿地、海绵建筑的细化过程。绿色建筑在我国经过10年的推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建造、运行与评审制度。而且建筑的用途、各个技术措施专项技术理念都经过了成熟的实体建筑检验[20]。伴随着绿色建筑标识评审的不断完善,更加关注“后评价”的效应。很多城市在绿色建筑初期的设计已经趋于成熟,在不断融入BIM理念的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会纳入强制性规范条例[21][22]。海绵城市目前缺乏强制性实施规定措施,已经开展的两批试点城市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案例。海绵城市适用范围不仅包括新建城市区域,还包括已有建筑区域的改造。绿色建筑在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案例,而且出台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指南》、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还在进行中,一些具体技术参数,如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各地也可以出台合适的参考值[23]。海绵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落实,绿色建筑的新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应该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主力军”。

  作者:齐锋 蒋步泓 单位:宁夏建筑科学研究院

  以上内容就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海绵城市建设分析”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建筑界论文建筑频道分享更多海绵城市相关的论文内容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建筑论文,绿色建筑,海绵城市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