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朱建路架空线入地工程正式进入排管施工阶段,意味着首个上海市预制式电缆排管投入工程应用。接下去,也将在其他路段进一步推广该预制式电力排管技术的推广运用。
4月16日,上海首个预制式电力排管施工,助力城市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冲刺 。在市南供电及上海送变电施工人员的共同协作下,一块预制式电力排管缓缓放入基坑,该举不但标志着闵行区朱建路架空线入地工程正式进入排管施工阶段,同时也意味着首个上海市预制式电缆排管投入工程应用,将为完成2020年内全市100公里架空线整治任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手段。
组织、技术一齐抓
进一步打响架空线入地精品工程
电力架空线需要入地,基础条件就是需要有地下的管道系统,为电缆提供路径,通过排管,电缆可以在地下实现四通八达的网格覆盖、延伸,为周边区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人工现场建筑,作为目前较为常见的施工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土建开挖,在将排管整齐排列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不但施工量大,而且极易受到天气、雨水等因素的影响。
预制式电力排管,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厂家内就已完成了排管本体的浇筑与制造。在完成施工开挖后直接将成型的模块放入目标路径,随后通过连接件一段段连接固定即可。由于不用等待混凝土固化,可以实现敷设一段、覆土一段、通车一段的快捷做法,整个电力排管、工井的现场施工量与等待时间缩短50%以上。
同时,一体化的浇筑成型技术可以为预制式电力排管提供更强的承载力,相较于人工现场浇筑的1.6吨/平米,预制式排管承载力提升了37.5%,达到了2.2吨/平米以上。更好的承载力能够让预制式排管适用于利于交通主干道等更多区域,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地下沉降产生的压力。
同时,为了更好的为路段“定制”预制式排管结构方案,市南供电公司于项目准备前期就开展了大量的现场实地勘查工作,利用地下管线路径探测仪配合相关单位协同开展线上、线下交底工作,提前确认地下管径情况,确保了预制式排管结构与现场实际情况的“严丝合缝”,进一步体现了打造架空线入地精品工程的理念。
文明、创新双推进
全方面确保架空线入地施工安全有序
文明施工、科技创新,成为了今年在推进电力架空线入地过程中的代名词。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施工区域围挡颜色、材料、尺寸标准统一,外墙悬挂着施工铭牌、文明施工监管告示牌,全封闭式的高围栏围挡比起以往的移动式围栏更加美观、安全;施工造成的渣土、裸土由绿网全面覆盖,提高洒水喷淋频次,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力求做到“黄土不见天”;施工设备尽量使用噪声小、效率高的产品,以减少夜间施工噪声和光污染等要求。一系列措施的应用,将全面提升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施工文明程度。
值得一提的还有,研发成功后的预制式电力排管施工,相较以往作业施工工序繁复,施工、养护周期长,从科技含量和创新含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对于传统工井施工,运输和吊装单块重量为3吨的预制件更为方便快捷,通常,运输方面卡车能够解决,吊装方面,一辆20吨的吊车也能满足吊装条件;在预制排管连接操作中,施工人员可以在预制排管箱体内部进行作业,较于传统浇筑,节省了20-30%的土方开挖量,在空间上,也省去了箱体外部的作业空间;预制排管为3米一档,预制工井为3米一档,以12米工井为例,需要吊拼装3块预制工井模块就能满足要求,维修、检测、改造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即,将出现问题的单块预制件吊出,换上新的预制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既方便又快捷。
此次采用预制式基础施工,单位作业面施工周期可压缩50%。预制式施工工艺提前将电力井进行模块化生产后,现场进行吊装入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极大减少了现场的作业量,施工设备尽量使用噪声小、效率高的产品,提高精细化施工水平,想尽一切办法缩短工期、减小施工作业面,将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朱建路架空线入地工程东起青浦界、西至开兴路,其中的51米将试点采用预制式排管技术,排管敷装工期预计在8个自然日,较人工现场浇筑所需的30天整整缩短了70%。接下去,也将在其他路段进一步推广该预制式电力排管技术的推广运用,为上海完成2020年100公里架空线入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上海首次在架空线入地施工中采取预制方式投入工程应用,将为完成2020年内全市100公里架空线整治任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架空线预制相关行业热点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