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祖国最南端永兴岛上,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正热火朝天建设。项目克服高温、高湿、高紫外线等极端条件,采用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作业解决施工难题,克服疫情困难全面复工。
目前,国内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国都在快马加鞭复工复产,而在祖国最南端平日静谧的永兴岛上,一个项目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这,就是由北新房屋承建的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
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效果图
高颜值、有内涵的地标性建筑
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共4层,建筑总面积6770㎡,由多个配套功能用房组成,是一座集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场馆。场馆从角部看形成强烈的透视感,犹如一艘即将扬帆出港的海上方舟,表达对当今南海“和平、合作、对话”的多重主题内涵。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由中交一航局总承包建设。
文体馆从侧面看像一座海上方舟
按照当地政府指示,文体馆要建成永兴岛的地标性建筑,将极大地提升三沙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满足驻岛居民体育锻炼和文化需求,丰富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
高盐雾、高湿热、台风……不在话下
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三沙市政府驻地,这里风景秀美,独具热带风情,但岛上的气候环境却不够“友好”,高温、高湿、高紫外线照射、高盐雾腐蚀、台风肆虐,这些“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岛上的建筑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
被海风及海岛环境侵蚀的传统建筑
针对这些海岛特有的气候环境,北新房屋进行了专项技术创新、深化产品研发。文体馆采用新研发的耐腐蚀钢技术,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抗腐蚀性为传统钢材的10倍以上,结合高镀锌维护龙骨杆件,整体结构的耐蚀性大幅提升。
同时,项目采用北新房屋独特的柔性结构,加强防潮隔热处理,提高了房屋对台风、水气、潮气的耐候性,整体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升。
高湿热高盐雾环境下的龙骨,半年后仍焕然一新
建筑不但绿色环保,还要做海岛的“绿肺”
海岛生态环境脆弱,对环保要求很高。北新房屋全部采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建造过程无污染、无污水排放,建筑物终老时90%的材料可回收,属于绝对的生态友好型建筑。
而说到水资源短缺,更是海岛的普遍问题、永兴岛上生活用水大部分要靠海水淡化,施工用水更是困难。北新绿色装配式建筑采用干法作业,用水量仅为传统房屋的10%,极大减轻岛上用水压力。
这还不够,用水做了减法,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要做加法。岛上光照强、降水多,文体馆全都要用上!
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喷灌立体绿化、自喷灌水平绿化遮阳、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多项绿色环保技术,充分利用可持续资源,项目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装配式作业,施工难题一网打尽
永兴岛四面环海,交通不便,所需建筑材料需完全依赖从大陆运输,人工转运上岛。相对于传统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率低,对大型施工机械的依赖程度低,可实现板块化运输,降低了材料运输的困难。
相较于传统混凝土的建筑方式,文体馆项目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干法作业、精确拼装,不但缩短工时30%,还减少了一半的施工人员,整体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文体馆项目现场
克服疫情困难,全面有序复工
作为三沙市的重点工程项目,疫情发生后,为了保证项目尽快复工,项目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紧密沟通、充分研判,快速制定复工复产计划;
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对施工人员培训疫情防控知识;
返岛人员安排专业体检并进行医学隔离后方可作业;
对施工现场和员工宿舍严格消杀,建立施工人员疫情管理台账。
海岛是天然屏障,也是资源宝库。北新房屋建设的文体馆既促进了海岛建设,又保护了岛礁生态环境,打造了海岛建筑的示范标杆。未来,北新房屋将继续研发适用海岛的新型房屋产品,为国防建设和构建海岛生态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正热火朝天建设,项目克服高温、高湿、高紫外线等极端条件,采用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作业解决施工难题,克服疫情困难全面复工。建筑界建筑施工频道分享更多像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这样的优秀设计建筑案例,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