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2020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前景及走势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1-09 15:03:46

[摘要] 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财政和税收的贡献很大。本文分析了2020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和前景,分析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情况、建筑业营商环境和建筑业自身改革三方面。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GDP贡献多年在国家GDP所占的比重都在6%以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程度,在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中影响力系数排第16位;促进社会就业方面的贡献,当仁不让地排在各行各业的首位;建筑业没有花费国家多少投资,但是对于国家财政税收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如河南某地级市建筑业2018年上缴的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28%。这样一个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产业,2020年的发展前景如何?建筑业如何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笔者试对2020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作出浅显分析。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房地产投资形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2019年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37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3037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从数字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并不快。根据“稳增长”的总体部署,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析,在出口受阻、消费增长不快情况下,2020年我国必然要在投资上加大力度,尤其是基建投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认为,尽管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不是很高,但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毕竟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并不高。特别是2019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2月10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部署了诸多重点基础领域相关工作,包括加强战略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建设及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等。

  从建筑业发展的角度关注投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国家确定了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发展战略,这些地区的建设属国家战略,投资大,融资难度相对小。

  二是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2020年重点有望从此前的推项目转向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是落实已经出台的专项债可作为重大基本项目资本金、降低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的政策;另一方面解决项目配套资金的问题。2020年,政策性银行可能介入,加大对基建项目的贷款支持。财政部已批复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专项债新增额度,并大概率在2020年一季度加快发行,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积极变化将为基建投资带来增速的上行。

  三是在2019年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基础上,2020年1月1日《外商投资法》生效,这一法规对外商来说,就相当于完善了对外国投资者的监管保障,将有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18年底,外商投资总额为21492亿美元,外资注册企业960725家,到2019年11月新增外资企业36747家,投资1243.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四是未来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互联网、5G通信及铁路、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城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五是要具体分析房地产的投资形势。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1365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住宅投资89232亿元,增长14.4%。从以上数据分析,2019年大多数房建企业承接的任务量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但是,2020年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放缓,开发商土地购置减少,房建企业的项目情况不容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17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2%,土地成交价款11960亿元,下降13.0%,而房地产开发与土地购置显然是有滞后效应。因此,2020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与2019年相比将呈下降趋势。不过,中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笔者预测,2020年建筑业的市场形势应是略好于2019年,或者持平。相比而言,纯粹从事房建的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有条件的企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page]

  二、建筑业营商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

(一)《政府投资条例》印发

  2019年4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政府投资条例》,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政府投资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决定在2019年底前全面清理不符合《政府投资条例》的现行制度。《政府投资条例》是我国政府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这部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依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在清理范围和主体上,规定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进行;在清理内容和方式上,规定对政府投资方向、资金筹措、投资方式、决策程序、投资计划、概算控制等方面违反条例的内容进行清理,违反条例的,应当予以废止,特别条款与条例不一致的,应当进行修订。这样一来,工程建设领域大大减负,绝对是施工企业的利好。《条例》涉及到建筑业的有: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建设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项目建成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此外,还有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资概算和政府资金投向是以非经营项目为主等。总之,《政府投资条例》的实施到位,必将改善建筑市场在政府投资领域的外部环境。

  (二)《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底发布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对于企业数量在行业占绝大多数的民营建企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和政策支持。《意见》共8个方面、28条,通篇体现了营造“三个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确保“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让民营建企吃了定心丹。

  1.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打破市场壁垒

  《意见》第3条:“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的准入”。尽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三令五申,不得在市场准入方面设置门槛,但是许多地区我行我素,照样为了税源,强令企业必须在项目所在地单独成立子公司或分公司,让外向型的建筑企业(不仅限于民营企业)苦不堪言。《意见》第3条不仅明确规定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而且要求“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持续跟踪,定期评估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把目前建筑市场准入上显性的各项“审批”和隐性的各种“备案”,都装进笼子里。第3条还明确要求“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要求“上述行业、领域相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民营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具体路径和办法,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由此可见,打破行业垄断不是想干不想干、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必须干的问题,必须限定时间落到实处。

  《意见》第6条“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中,写进“对依法依规完成的招标,不得以中标企业性质为由对招标责任人进行追责。”这条像是量身打造的一样。江苏有2家知名民营建企在外省按照程序分别中标了2个当地的地标性工程项目,结果因当地领导干预打招呼,使得中标企业无法在项目所在地注册备案,而被迫撤出队伍。当时项目招标人也知道不合理,但顶不住领导的压力,违心做了违规的事。现在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可能那些个别领导就得掂量掂量还能不能这么干了。

  2.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意见》第7条专门讲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于建筑行业“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税率”显得尤为重要,希望税务主管部门深入到民营建企当中,听听呼声,把减税降费落到实处。第7条中“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简直说到企业心里去了,中国建筑企业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建企大部分又是中小企业,在国家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小微建企很多都是步履维艰,艰难支撑。这一政策无疑是阳光雨露,将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意见》第8~10条集中规定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的行为。要求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并且专门提及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申请担保融资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等应付款方应当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推动抵质押登记流程简便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这些都是为民营企业办好事、办实事的举措。笔者上次在外地调研,有企业就反映这个共性问题,一方面是企业账面上有数以亿元计、甚至几十亿元的经确认的应收账款,一方面却因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的程序、渠道不通畅,从银行贷不到款,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甚至去借高利贷。国家有了明确意见,以后施工企业可以合理合法地用应收账款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解决燃眉之急。

  《意见》第10条“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提出“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就是从源头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加快对及时支付款项立法和建立拖欠账款惩戒机制,可以杜绝一帮事前拍脑袋决策、事中拍胸脯保证、事后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为了个人政绩不负责任上项目的歪风邪气。

  3.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改革发展氛围

  《意见》第12、13条是从“健全平等保护的法制环境”着手,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多年来,多少中小民营企业(民营建企不在少数)被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欺负,有了国家层面的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和专门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财产的明文规定,民营企业家可以不用担心执法不公了。

  《意见》第14~17条,为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对于民营建企来说,除了在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上加快步伐,还应在加强创新和转型升级优化重组方面做文章。下一步,有条件的民营建企应该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打造优势互补的国有和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江苏省建集团及北京城建亚泰公司的所有制混合改革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意见》第7部分重点要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意见》提出,实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分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完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机制、健全舆论引导和示范引领工作机制,特别是提出“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相信有了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建筑业营商环境必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page]

  三、建筑业自身需要加快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对照目前建筑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建筑业在新的一年进行以下改革:

  (一)自上而下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国办2017年1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一句话就是“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然是国家认可的支柱产业,就应该在现有体制内设置专门的二级机构,抛弃“监管到位就可以发展”的理念,研究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政策,注重服务和效果,如此,才能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过低的问题影响全行业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中建、中铁、中铁建、中交4家央企巨头的毛利润率分别是11.9%、10.19%、9.78%、13.49%,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这是毛利润率,扣除上交税费,净利润率还有多少?第二,这是含创利润高的海外业务、项目投资业务、电气业务、矿产投资资源开发业务及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总的毛利润率。据了解,许多央企和大型国企的建筑施工的纯利润只有1%~2%,产值利润率超过3%的企业很少。央企和大型国企尚且如此,更别提几万家中小民营建企了。全行业的创利水平都这么低,是企业的管理水平都不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其中的问题值得深思,尤其是最低价中标的推行需要重新审视,否则从长远来看,无底线的最低价中标伤害建筑行业,且最终将由全社会为此买单。

  (三)建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需要政策托底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充分反映了国家对建立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高度重视。当前,建筑业面临的现状是:建筑工人无序流动性大、老龄化突出、技能素质普遍较低、权益保障不到位。这严重影响建筑工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制约了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业内有识之士提出很多高招儿,如引导现有劳务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建设工人培育基地;加快发展自有建设工人队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信息化管理;建立技能与报酬挂钩的机制等。其实,再多的举措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首先,目前各地工程预算定额中的“社会保障费”取费标准明显偏低,需尽快调整到位,否则为了维护民工权益“应保尽保”,只能从企业微薄利润中支出;其次,建筑工人的培训费用不能全部由施工企业来承担;再次,在农保几乎全覆盖的情况下,农保已缴纳部分应允许作为抵扣社保部分费用,以减轻企业负担。最后,税务部门应根据建筑行业特点,改革现有“一刀切”按月收取个调税的办法。一句话,建设产业工人队伍需要有政策的托底支持。

  (四)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步伐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国内现行基本建设领域设计、施工两张皮的做法,无法适应“走出去”的需要,也无法跟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步伐。所以要从政府投资工程入手,率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逐步提高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占比,并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为此,国家要出台相应配套的工程总承包合同履约担保制度、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还要为工程总承包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五)提高建筑行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即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完善工程建设标准。时间过去近三年,全国在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精益建造”已经在江苏才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2.0版,全国上千家企业到该公司观摩学习。该公司从过去的“零投诉”目标,到成功实现了“零距离沟通、零质量缺陷、零现场堆放、零安全事故、零交接窝工、零进度障碍”六个零的精益管理预期目标,把精细化管理与BIM技术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迈出了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步伐,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其中,在样板项目上的效果如下:工期缩短19.62%,熟练工数量减少18.6%,劳动生产率提高6.5%,施工成本降低2.88%。但就全国而言,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区尚无一家企业起步,所以,2020年在提高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上仍然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中美贸易战暂停,但我们的事业在发展道路上仍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中国人民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继续不懈努力,各行各业都干好自己的事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持奋斗。2020年建筑业发展前景虽然存在很多挑战,但同样有很多发展机遇,经过全体建筑人的努力,一定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汪士和)

以上内容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您分享的这篇试析2020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前景及走势的热点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建筑界热点频道将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业发展前景相关建筑业热点分析报告,与建筑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欢迎关注我们~

热点,建筑业,前景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