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7月10日讯,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项目,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
北京7月10日讯,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项目,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雨水利用工程2100余处,其中城镇雨水利用工程967处。
据悉,“渗、蓄、滞、排”的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建设模式,是北京适用于建筑小区、大型公共场所、河湖等类型的新技术体系。同时,北京还建立了包括《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的雨洪利用标准体系等7项促进雨水利用的政策性文件。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雨水利用工程2100余处,其中城镇雨水利用工程967处。2013-2014年又新建23座立交桥下雨水调蓄池,蓄水能力新增近13万立方米。除此之外,全市还在城镇地区增建了2.2万公顷的公共绿地,市政人行步道透水地面铺装等,为减少地面径流,促进地下水入渗也发挥了极大作用。
朝阳区水务科陈绍军说,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总体格局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其中,位于朝阳区的坝河千亩湖雨洪利用工程,便是通过在坝河、亮马河两条河道汇流区新建蓄滞洪湿地95600平方米,削减坝河、亮马河洪峰,缓解下游排水压力,实现蓄洪与水资源利用的双重功能。
“工程实施后,坝河千亩湖雨洪利用工程年收集利用雨洪17.5万立方米;削减亮马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16.7%;增加雨洪蓄滞能力20万立方米;年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退水550万立方米。”陈绍军说。
未来三年,北京市水务局将先后完成雨洪控制类工程包括大型骨干雨洪滞蓄工程(6项),完成城区84座下凹式积水立交桥区雨洪调蓄工程建设;完成下凹式立交桥积水区周边建筑小区、公园、其他存在积水隐患区建筑小区和集雨樽等715项已建成区雨水利用类工程。年利用雨水量2570万立方米,大大缓解城市防洪压力和排水防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