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布局装配式建筑,享红利期还需迈过两道门槛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19-12-13 11:59:54

[摘要] 随着国家和各个地区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房企积极布局装配式建筑。不过建筑行业的升级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想要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房企还需迈过规模和技术两大门槛。

  自2016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长沙等地在土地招拍挂阶段就明确装配式建筑要求。对于房企而言,不再只囿于快周转模式,更考验其从系统层面对产品开发与运营的能力。

  从2017年前住建部认定万科、碧桂园等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开始,随着装配式建筑政策的持续利好,指标更加细分,产业配套不断成熟,越来越多房企开始积极布局,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虽然装配式建筑未来有着万亿元的巨大规模,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享受装配式建筑红利前,房企需要迈过工程量规模、技术熟悉度两道门槛。

  工程变装:从搭积木到全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最直观的改变是什么?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干净。

  在东莞茶山项目的工地上,碧桂园依靠其自身创造的现浇工业化技术,在建筑工地上实现了这样的场景:钢筋、砖块、砂石、外墙棚架消失不见,大门口的红外感应洗车系统及时洗清来往车辆的淤泥,围栏中间自动喷淋装置不定时对道路洒水。

  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远大住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最关键的因素,是把传统建筑施工中分散脱离的各个环节衔接成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实质并非“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那样简单,而是要解决设计研发、工业标准、产业链供给、技术完善及人才配套等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的问题,在融合建筑语言和工业语言两套体系的基础上启动流程和标准再造。

  该负责人表示,装配式建筑和现场组装不同,模块化生产的工厂是前期投资最大的环节。前期成本虽高,但如果把控好全链条的流程节奏,装配式建筑会节省整体的工程成本。

  2017年11月,住建部认定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就包括头部房企万科和碧桂园。

  以碧桂园为例,虽然对装配式建的研发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其通过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实现全专业的全穿插施工,从而使主体封顶后120天达到精装交付条件,可以实现建造速度比传统的工期快8~10个月,使得装配式住宅的成本比传统施工成本还低。

  而万科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研究预制装配式体系,并实现关键技术产品国产化;自2007年起,万科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从2013年至2015年底,万科已实现全部在建住宅项目预制楼梯100%、预制构件&部品40%、装配式内墙100%、内外墙抹灰100%的目标。

  大势所趋:多家房企积极布局

  “装配式建筑无疑是房地产工程发展的未来趋势。”某头部房企装配式建筑的负责人表示,品牌房企因为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资金承受力更强,更适于装配式建筑。

  如远大住工在装配建筑上开始全面推行数字化建设,通过装配式建筑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PC-CPS智能制造系统,实现响应需求端的柔性制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平台级管理。其装配式建造“3C”体系,通过将建筑主体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为后端高效率的交付运营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城市针对装配式建筑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从财税、土地、容积率、预售时间提前等方面给予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商以优惠,间接使消费者获益。这也使得更多房企开始积极布局装配式建筑。如新城控股、建业地产、美好置业等都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


[page]

  新城控股于2005年开始实践住宅产业标准化,2016年首个模块化住宅试点项目落地。目前,其在昆山、镇江分别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建筑模块成品组装基地,建立起了覆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一体化装修、装配化施工、系统化技术的工业化集成模块化建筑体系。

  2019年7月22日,建业地产宣布以16.5亿元收购中民筑友智造科技63.5%股权,而中民筑友的主营业务就是装配式建筑。而2019年的6月10日,建业集团曾召开内部沟通会,准备用三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立覆盖河南全省的装配式建筑企业。

  美好置业从2013年起便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实践。2019年前9个月,美好装配共签约订单26个,实现签约面积222.1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42.15亿元,已进场施工的项目16个。目前已有武汉江夏、青岛即墨、合肥肥东、湖北荆州共4座工厂投产。

  此外,保利、融创、绿地、招商蛇口、世茂等房企则选择与装配式建筑企业合作,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上述远大住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和传统建筑中设计、施工泾渭分明不同,为了做到质量、成本、工期可控,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捆绑在一起。对于房企而言,上下游承接是个难点,但这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未来竞争的一个赛点。

  成本之困:享红利期需迈两门槛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装配式建筑依旧是一个新兴产业,由于行业内新进入者众多,不少企业都是刚从传统建筑领域转向建筑工业化这一全新的领域,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导致产品设计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设计与生产脱节,生产与施工脱节。

  上述头部房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困难,早些年的困难可能更多来自于要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来自于市场;后续当政策、市场的认知度提高之后,困难更多就来自于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产能产效,包括质量的提高,包括服务在内的系统性的能力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6日 ,远大住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IPO,成为装配式建筑行业香港IPO首股。

  上述远大住工相关负责人告诉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降低成本价,并有效地提升建筑质量,施工周期也更可控甚至缩短。因此对房企而言,撇开环保等社会效应不提,在质量成本这块是有积极影响的,效率的提升也能带来开发节奏的可控以及资金的周转加快。

  其认为,从长期来看,传统建筑施工模式由于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扬等原因造价不断提高,而装配式建筑随着规模扩大、工艺优化和上下游成熟度的提升,成本将降低至和传统模式相同甚至更低。而对行业的其他配套企业,如施工企业、供应商来说,工程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技术体系日益成熟,加上规范科学有序的管理,能够克服生产过程调整增加的一些成本因素,让其不会转嫁到工程上,而是带来可观的利润。

  也就是说,房企要享受到装配式建筑带来的红利,还需要迈过工程量规模、技术熟悉度两大门槛。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房企入局装配式建筑领域,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不过建筑行业的升级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还有两大门槛需要迈过。期待后续下一步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发展。建筑界热点频道持续关注更多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热点,装配式建筑,房企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