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工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体系的逐步形成,要求城市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实施城市区域性供水。所谓城市区域性供水就是:在
随着工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体系的逐步形成,要求城市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实施城市区域性供水。所谓城市区域性供水就是:在有效区域范围内,做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保证水资源合理配置,供水设施(包括水源工程、制水工程与输配水工程)有效地共享,从而提高供水水平,提高整个供水区域内供水质量与供水保证率,从整体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们舟山市自来水公司,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根据我市渔业生产、港口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市水资源与供水设施状况,于1979年就着手在舟山本岛搞区域性供水。20年来,我水司一直坚持了“区域性供水“这个方向,做了一点有效的工作。现把我们的做法与粗浅体会汇报如下:
一、区域性供水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区域范围内存在着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用水量分配的不均匀性的特点,从总体区域性统一考虑水资源使用,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分述如下:
1、舟山本岛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如定海平均年降雨量为1347.6毫米,普陀平均年降雨量为1251.8毫米,相差近100毫米。降雨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均匀,一年中5、6、9月份为雨季,其他月份雨量较少。年度降雨量变化幅度也较大,最多年降雨量为604毫米(1967年),这一特点对我们特别缺少水资源的舟山本岛来说,要求多建造区域性贮水水库,有利于提高淡水资源利用率。
2、舟山本岛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舟山市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613吨,舟山市本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706吨(为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2144吨的1/3),而普陀区沈家门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409吨为定海水资源人均拥有量的57.9%。舟山本岛按陆域面积划分,普陀的陆域域面积约为本岛的1/4,而定海的陆域面积却占舟山本岛的约3/4。按已建水库水量比照,根据舟山本岛统计(对供水有关水库),城市供水专用水库和“农灌“与“城市供水“两用水库总蓄水量:普陀共有5只水库总蓄水量为776立方米;定海区共有10只水库(全市最大的三大水库亦在定海),总蓄水量为3142.8立方米。水库总蓄水量定海要比普陀大得多。
3、舟山本岛用水量地区分配很不均匀。普陀区沈家门是远东三大渔场之一,那里不但人口集中,而且舟山几家渔业公司和渔业加工企业都设在那里,当时的用水量大大超过定海,历年来售水量对比详见下表:
单位:万吨
年份 | |||||||
地区 | 1965 | 1968 | 1971 | 1974 | 1977 | 1980 | |
普陀 | 74.54 | 63.06 | 129.24 | 166.90 | 279.65 | 320.55 | |
定海 | 10.45 | 29.72 | 61.73 | 89.76 | 131.33 | 175.84 |
4、舟山本岛区域内各种水资源进行统一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定海水资源拥有量大于普陀,而普陀的用水量大大的大于定海,根据这一“剪切差“的特点,我们在1979年开始实行区域供水时,首先把定海与普陀两地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使定海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从而进一步缓解了普陀缺水紧张矛盾。这些年来我们还认真贯彻了“开源与节流同时并举“的方针。在工矿企业、在社会上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和计划供水工作。同时还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大库,总蓄水量增加了1000多万立方。而且,在丰水期河道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标准情况下,进行了积极利用,据市自来水公司统计,多年来河水利用量已占全年供水量的45%左右。目前,舟山本岛水资源利用率已从原来的20%左右增加到37%,特别是本岛南部一带(东到西)水资源利用率已达到了43%。大大高于全省开发水平。
二、区域性供水有利于扩大供水范围,提高供水的安全保证性。
1、扩大了供水范围
自1979年实行了区域性供水以来,不断扩大了供水范围。舟山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之前只有定海城关镇和普陀沈家门镇两个范围内供水、供水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左右。用水人口只有10万人口,实行区域性供水以来,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西至岑港老塘山深水港区;东至四大佛山之一的普陀山和将要通水的海岛风景旅游区朱家尖,东西跨度约50公里,南北相距约2至5公里,供水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用水人口增加到30多万人。
2、扩大了供水量
实行区域供水后,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成立市自来水公司实行区域供水第一年售水量只有361.2万吨,到了1995年已达到2249.9万吨。在这16年间年平均递增率达到了12%以上。年售水总量增加15.2倍,详见下表。
历年售水量统计表
序号 | 年分 | 售水量(万吨) | 备注 |
1 | 1979 | 361.2 | |
2 | 1980 | 590.3 | |
3 | 1981 | 550.7 | |
4 | 1982 | 790.9 | |
5 | 1983 | 1001.3 | |
6 | 1984 | 1194.5 | |
7 | 1985 | 1442.9 | |
8 | 1986 | 1681.8 | |
9 | 1987 | 1703.4 | |
10 | 1988 | 1666.7 | |
11 | 1989 | 1422.2 | |
12 | 1990 | 1812.9 | |
13 | 1991 | 1842.9 | |
14 | 1992 | 1879.4 | |
15 | 1993 | 2071.3 | |
16 | 1994 | 2191.7 | |
17 | 1995 | 2249.9 |
3、提高供水水质
实行区域供水后,水资源利用范围扩大,利用率高,在多水源条件下,有利于根据原水的水质变化情况对原水进行选择性使用,确保原水水质符合水源水水质标准要求,有利于净水处理,提高出厂水水质。
4、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经济增长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实行了区域供水以来,由于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抗旱能力得到了增强,供水保证率提高,供水水压亦得到了不断提高,供水水质达到和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群众感到满意。同时也促进了舟山经济发展,1978年舟山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8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42亿元,到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93.5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4.1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分别增长了4.5倍和18.3倍。在旅游业上亦得到了发展。由于区域供水范围扩大,舟山水司在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普陀山除建造水库(水利部门建)、水厂以外,于1994年还建成投产了舟山本岛至普陀山海底过港输水管道(全长5公里),使普陀山供水得到了保证,促进了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1979年普陀山旅游人数为1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0.0241亿元,1998年普陀山旅游人数为139.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18亿元,分别增长13.8倍和256.4倍。全市旅游业发展更快,有些旅游区和旅游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特别快,1979年全市旅游人数为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0.0241亿元,到1988年旅游人数为343.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5.19亿元,分别增加30.67倍和630.3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