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5年,北京天坛小区南小区进行高层装配式大板结构的试点。项目除了预制构配件的统一外,着重考虑了整体抗震性的设计和施工。在隔年的唐山大地震中,这个装配式建筑结构基本无损坏。
1975年在北京天坛南小区进行高层装配式大板结构的试点,北京市建院与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厂、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新建两万多m²两栋十一层大板住宅。这项工程按照北京市住宅一类标准进行设计,为市统建的一般职工住宅,如图3-30所示。
北京是地震区,结构设计考虑8度设防。因此,此装配式大板住宅的设计要点除要求各层墙板等构件类型尽量做到统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为了克服高层水平地震力逐层变化和构件规格统一的矛盾,住宅设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控制建筑物的体型和高宽比,将住宅层数定为11层,总高为 31.35m,总宽为10.60m,尽可能缩小住宅首层与顶层所承担的地震力差距;
2、将某一层墙板计算值作为配筋标准,不足部分的楼层钢筋在竖缝的插筋中补充,减少预制墙板类型;此外,为了加强结构整体刚度,还采取了以下措施:平面选择了凹凸变化较少的矩形平面,内外纵横墙基本拉通对直;纵墙和两道外纵墙设计上仍然采用了承重壁板,抵抗纵向地震力;板材接缝处通过预留钢筋和现浇混凝土进行共同连接作用;楼板与屋面板四边入墙,并与雨罩、阳台等挑出构件连成一块,如图3-30所示。
在板缝防水问题上,综合考虑结构、保温隔热、施工安装和防水问题,将外墙接缝的水平缝采用企口缝;立缝采用双空腔排水的构造做法;十字缝采用分层与通腔结合的构造方案。经过气候变化的考验,这种构造做法具有可靠的防水效果。
1976年7月工程刚刚竣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波及京津地区。此装配式住宅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在震后的检查中,除发现首层、内纵墙在端开间、楼板下皮和内纵墙顶,造成一条发丝裂缝,其他结构完好无损。
天坛小区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国装配式建筑并非没有经过大地震的考验。上世纪70年代已经产生了天坛小区这样优秀的装配式建筑案例。现代的装配式建筑要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界建筑施工频道分享优秀建筑施工案例,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