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之建筑学研究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4 15:22:17

[摘要] 第1章 绪论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 1 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开始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开始迎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和质量日益提升,但是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却是以环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代价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 17-18 亿平方米,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且浪费、污染严重。根据统计数据,建筑业耗能占我国每年自然资源和能源获取总量的 40%-50%,产生的建筑垃圾占我国每年产生垃圾总量的 40%。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的症结所在,严重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于时代对环境友好型建筑的需求,为了更好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建筑施工,我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理论,这一理论紧扣环保主题,符合现在我国追求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而在建筑从设计到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施工建设是建筑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往往是建筑建设周期中是耗时最长、资源消耗最大、产生建筑垃圾最多、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1],因此做好施工建设的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建筑行业达成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化、环境友好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需要把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社会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处理,是一个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再加上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科学、完备的绿色环保施工建设评判体系,导致可持续发展施工理念再我国推广进度慢、知晓使用率低,这极大降低了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的推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性建筑建设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同时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够准确判断和评价建筑工程推行绿色施工水平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已经势在必行。同时,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可以为政府或建造商提供绿色施工建设行为准则,这对于环境友好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快速发展,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化、环境友好化建筑行业的实现奠定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962 年,生态学家瑞切尔.卡尔森(Rachel·  Carson)首次在《寂静的春天》一书向全球人类展现了地球生态环境被严重损害后的骇人景象,呈现了破坏环境的恐怖后果,这部着作的面世使全球各界人士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人们开始积极投身于绿色运动  [2]。
在 1960-1970 年间保罗·索勒瑞(P·Soleri)开始试图融合生态概念和建筑概念,并首次提出全新的“生态建筑” [3]。
在 1980-1990 年间科学家高特弗雷德(D·  Gottfried)首次在《绿色建筑技术手册》一书中详细描述了绿色建筑从决策设计到建成使用周期中所有阶段,从绿色建筑施工建设的技术和操作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建议,为项目施工团队提供绿色施工指导[4];
同时,国外研究学者的一系列的评价体系被大幅推广使用包括:
英国于 1990 年推行了领先的世界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法 BREEAM,这一评价法的面世对全球各国相继推行绿色建筑评价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 1995 年发布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LEED。LEED是源于美国建筑行业的评价体系,它所提出的环保原则、节能原则以及相应具体措施是在英国 BREEAM 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具备较成熟的技术水平,在传统施工和新兴技术冲突之际,找到平衡点。
1998 年,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联合国际组织颁布“绿色建筑挑战”(GBC),适用于居住区楼、办公楼和学校建筑的绿色评价。

以上国外对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和实践都已有了较长的时间的发展,且大都是将节约环境能源、降低污染和消耗、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作为目标,从自然、能源、材料等角度出发来制定评价标准。各国的评价体系在逐步成熟的同时也完成了和其它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对接。
..........................

第 2 章  绿色施工相关理论研究

2.1  绿色建筑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991 年,Robert 所着《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18]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将绿色的思想引入到该领域的结果。在书中还将节能、环保和协调、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产出比、完善用户的居住感受以及设施两者之间的统一等因素设定为其必须所具备的条件。
在社会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下,随着绿色建筑探究的深入,其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逐步向节能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所以针对该概念的认识不能再限制在节能和用户居住的感受上,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使用年限中,建筑的施工与后续服务在节能和效率都达到极大值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打造一个健康、安适、舒服的状态。

2.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的最终表现就是绿色建筑,其以建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规定要尽量节能、减少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还需要确保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是否舒适安全。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普遍认为:建筑在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实现生存空间的各项指标的同时,还要确保能耗尽量最低,从而能和自然界和平相处。
绿色建筑的特点如下:

1)节约资源是绿色建筑的判定的先决条件,要求节约能源、土地、水分和材料。
2)其次则是重视环保,这种环境保护的理念是贯彻于建筑产业的整个产业链中的,不仅包括上游原材料制备、加工及运输产业,也涵盖下游建筑的利用、维护及拆除产业,都应确保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3)舒适度的要求,为其使用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从绿色建筑基础内涵和根本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色建筑的核心原则,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绿色平衡理念,要求建筑物在其全寿命周期内,都做到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而绿色施工是实现其以上目标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

2.2  绿色施工
2.2.1  绿色施工的概念
20  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进入循环经济时代,随着国外相关标准的出台,施工企业也相继开始实施绿色施工(也可以说施工单位是在环境保护或保证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此外,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这种方式也成为全球建筑行业选用的主流模式[19]。这种方式还可以理解成绿色建筑的制造过程,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绿色建筑一样,其理念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绿色理念在施工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笼统来说,绿色施工是对我国所倡导的文明工地、节约型工地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施工阶段作为一个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大量消耗材料和能源的阶段,只有技术和管理并重,才能实现绿色施工所要求的保护环境、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目标。

目前,我国专门为绿色施工出版了相关的导则进行了官方定义,在保质保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手段不断的改进管理和技术,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该项目能全面的得以提高,产出比达到最大,节约资源,对环境的伤害降至最低。
2.2.2  绿色施工的基本特点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方式进行对比,有较大的不同。后者主要是将工程自身的需求设定为追求的方向,即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工期、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当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与质量、工期、成本发生冲突时,总是忽略前者,重视后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污染。绿色施工则是找到了传统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点,通过改变施工理念、提高施工技术,完善管理措施的多方面的举措,达成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质量、工期、成本这些传统指标的和谐共赢。绿色施工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1)提倡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综合效益原则,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做到减少浪费,节约材料,使环保、社会、经济这三个方面成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整体,当出现冲突后,要保证环境保护永远保持在第一位,并最终实现高效、低能和环保的总目标。
2)降低环境生态负荷,规定在实施阶段要保证做到节水、节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对副产品的再利用等。尽量减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3)为降低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需要革新施工理念和提升施工技术,因而绿色施工就是要通过使用可以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节水、节能、节地和减少污染的施工技术,达到对施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最小化控制。
4)科学管理、保障质量,由于国内绿色施工的理念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搭建成比较完善的系统,为了让其能够完整提现,必须得继续提升其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
第 3 章  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14

3.1  国外现有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14
3.2  国内现有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15
第 4 章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 .................................. 22
4.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 22
4.1.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目标与原则 .............................. 22
4.1.2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灰色聚类分析法 .................... 23
第 5 章  绿色施工评价案例分析 ...................... 34
5.1  项目概述 ...................................... 34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34
5.1.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 35

第 5 章  绿色施工评价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基本情况
唐山橡树湾三期工程位于唐山市长宁道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南角,91918.13 平方米为其总建筑面积,76767.67 平方米为地上面积,15150.46 平方米为地下建筑面积。本工程地下 2 层、地上 11/24/30/34 层。
项目一般建筑情况见表 6。


.........................

结论
本论文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对比了绿色施工的现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同时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创新性的对已有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并结合建筑施工中各项指标的“灰色”属性,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法中的白化权函数对定性指标的评价进行量化,对指标的权重和评分采取调查问卷、专家打分的方式取得,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绿色施工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为从差到优四个等级。并选择了唐山橡树湾工程作为验证评价对象,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辅助分析,最终证明该评价体系是合理可行的并的出如下结论: 

1)必须不断完善和健全绿色施工指标机制。本论文提出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研究层面,虽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创新和扩充,例如扩展和加入了经济、社会、人文等指标因素,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发展,更多的指标还需要不断细化和补充。评价体系的主要技术参数来自于调查问卷,由于咨询专家的背景差异,可能会造成现实情况和评价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让评价体系更加灵活、客观、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减少误差是未来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2)应该选择多元化的方式对绿色施工进行评价。本文仅是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并未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故而在无法证明评价方法的优劣。对一项影响要素众多的复杂体系来说,必须通过不断地更新来进行升级,这样能够让流程更加完善,指标要素更加全面,得到的结果更准确,这样和实际情况才能够更加贴近,此后的分析探讨中,应当关注评判方式上的多元化。
3)相比较国内外已有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而言,论文构建的评价体系及验证实例是以我国北方住宅建筑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为出发点的,虽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已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补充,但考虑不同的地域因素及建筑属性,论文构建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进行完善和验证。
由于作者能力和技术有限,本论文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评价体系构建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指标层的划分和指标的选择上仍有待改进;同时在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评分上,调查问卷的客观性和代表性还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将继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略)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