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1章绪论1 1研究背景1 1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断裂危机随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断裂危机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遭受了持续破坏。越来越多的人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方建筑上,而没有意识到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重要性。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构成、建构上的普适性特征,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一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涵,是文化独特性在建筑中显现的典型代表。然而当代建筑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这种宝贵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建筑传统的传承明显出现了较大的断节,当代建筑设计没有找到一套合适的“建筑语汇”使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质在西式建筑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建筑现状中“合理发声”。文化独特性在建筑中的缺失问题日益显着,如何寻找到属于自身文化的价值和中国独特的建筑语言,从而避免迷失于国际风格之中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1.1.2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佛教源自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其后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既与外来佛教有渊源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佛教,最终与儒家、道教一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然而近代以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遭受重创,直至今天,儒家文化的制度性传承仍未建立起来,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其现状也与人们的期待相差甚大。纵观儒、释、道三教,目前以佛教的发展相对较好,逐渐成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物质体现,所以对佛教建筑的研究也是对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是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地区山地汉传佛寺为例,对其历史演变过程和影响其整体建筑布局和空间形态形成的主导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再结合研宄案例的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出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一般性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空间设计手法。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佛教山地寺院建筑的空间设计思维和营建手法,并从中提取出适用于当代佛教建筑或山地建筑的空间组织语言和意境营造方法,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建筑空间营建手法的同时也为当代及未来进行的建筑创作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1.2.2研究意义
论文研究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同时随着近年来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人们逐渐回归到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此同时,建筑创作风格的本土化与民族化重新获得关注,建筑设计师们也开始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形态及其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而营造出的意境进行不懈探索。汉传佛教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与汉族文化相融合演变的结果,汉传佛寺作为其物质载体亦是被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汉化与发展后的产物,属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对汉传佛寺中最具代表性的山地寺院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其空间特征和设计手法,不仅可以为今后的山地汉传佛寺的修缮、复建和新建活动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增进当代建筑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为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
第2章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发展演变
2.1汉传佛教寺院发展概述
2.1.1汉传佛教宗派流变
佛教自两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本土文化相适应和融合,并在隋唐时期根据不同佛教义理分立宗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体现为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和密宗的佛教八大宗派(图2-1、表2-1)。北宋末期,统治者的“佛道合流”政策一度使佛寺与僧侣道教化,对佛教给予了很大打击。南宋以后,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和禅宗较为流行,其中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盛行。总的来说,宋代佛学发展特点是一方面根据佛教义理来确立本宗派的主张,另一方面又兼收并蓄地容纳儒学的部分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佛教的衰落期,明统治阶级对佛教实行了两方面政策:一是将佛教国家机构化,二是在佛教内部制造分离,统一划分为禅、教、讲三类。明代从国家层面对佛教的规范和控制,以及对禅、教、讲的划分,使得佛教各宗派立场与经典之间的关系难以维系,从而导致“诸宗合流”的出现,主要表现为禅宗和净土宗的合流,以及佛教其余各宗派的融合。清代仍旧延续明末遗续,佛教各宗派的流行程度以禅宗最盛,净土宗次之,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和法相宗等再次之。清初,国家对寺庙僧侣制定了相关限制性法律,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佛教的发展,并加快了佛教各宗派的合流与衰落。清代后期,禅宗由于内部危机激化而不得不向其他宗派靠拢,从而形成了以禅宗为基础、以净土宗为归趣的佛教诸宗融合的文化潮流。这种新形成的“融合型”佛教形态是对此前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全方位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和统一的修习体系、救世体系以及僧团、仪轨、寺院殿堂等各种体制。自此,中国佛教完全形成了独具汉地特色的新型禅宗,并发展延续至今。
...........................
2.2北京汉传佛教及其佛寺营建发展概述
2.2.1北京汉传佛教发展概述
汉传佛教大约在西晋时期传入北京地区,其在北京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隋唐以前的佛教传入和发展阶段、辽金元时期的兴盛阶段、明代臻于鼎盛乃至清代盛极而衰的阶段。北京汉传佛教以其教理的多样性和圆融性以及处世应变的机巧方便原则,善于将戒律与伦理、佛法与王法等相会通,因时因地做出自我调整,保持与帝王为首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相适应,与儒家为正统的多元文化结构相适应,与汉民族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文化相适应,最终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北京汉传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宗教、政治、地域和文化四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呈现为以下三个阶段(图2-15):
.............................
第3章北京代表性山地汉传佛寺案例研究.................35
3.1潭柘寺案例分析................35
3.1.1基本概况................35
3.1.2与山地的关系................35
第4章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特征................82
4.1寺院与山地关系特征...............82
4.1.1多样化的山地选址类型...............82
4.1.2应对地形的建筑剖面布局...............82
第5章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空间设计手法................105
5.1寺院择址策略................105
5.1.1相地择宜................105
5.1.2巧借地形..................105
第5章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空间设计手法
5.1寺院择址策略
相地择宜
山地寺院在进行基址选择时首先要从宏观角度来确定寺院整体所在的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风水学理论对其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山地寺院的选址主要通过把握整体山势来为寺院“造势”,营造一个良好的风水格局,最终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正如前文第二章中提到,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在寺院的宏观选址上会使用“五位四灵兽”模式来确定山地环境中符合风水要求的最佳基址,在局部山体地段中使寺院整体布局形态的走向顺应山脉的形势或者说气韵,并将寺院的山门安排在风水气口上,即群山围合的开口处或是周围地势的低凹处,使得寺院的位置与所在山体的气脉相吻合。
北京山地汉传佛寺一般会选址于周围群山拱绕、背山面水之处,以形成“藏风、聚气、得水”的理想风水格局(图5-1)。例如戒台寺,位于马鞍山山麓,周围群山拱卫,东临永定河,从大、小地理形势上都形成了“藏风得水”的风水形势。又如潭柘寺,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其形成一个温暖湿润的局部小气候,正符合“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像也”的风水要求。
.........................
结论
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整理北京山地汉传佛寺概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对北京潭柘寺、戒台寺和碧云寺的建筑空间特点及营造手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归纳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汉传佛寺建筑进行对比研究,最终提炼出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一般性空间特征及其空间设计手法。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在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建设的客观影响因素层面:
⑴北京在历史上作为五朝古都的特殊政治地位使得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在文化特征上具有鲜明而浓厚的政治色彩,北京绝大多数的山地汉传佛教寺院均为敕建佛寺。其寺院建设主要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支持与资助,皇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发展,以及寺院现有格局与规模的形成。
⑵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建设均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个朝代对寺院格局形成的影响最为深刻。由于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与佛寺建设的支持程度远超前代(其中尤以清代皇家敕建寺院的财力最强),所以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建和整修,大多数寺院的格局成形于明代,并在清代定型。相应地,现存山地佛寺除寺院选址具有初建年代的特征外,其寺院空间格局则深受皇宫与北京四合院民居布局的影响,寺内建筑形制则主要体现为及明、清官式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