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1章 绪 论1 1课题来源住房自古以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
住房自古以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没有一套住房,似乎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和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住房问题已经对一些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解决居民住房保障问题、如何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是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基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状况,因此本文选取“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研究”作为题目,近一步补充完善我国住房管理理论研究的空白,同时对我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提供有益帮助。
……….
1.2 研究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自 90 年代开始,截止目前已初具规模,但在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建设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大多数专家学者从国家宏观角度及地方政府层面进行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研究论述,较少涉及基层政府层面的研究。而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以基层政府为主体,依据本辖区具体情况进行建设管理保障性住房。据此现状,针对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对未来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二是有助于完善住房保障理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住房也由福利分房发展到住房商品化,进而促使了保障性住房的产生与发展。近期基层政府摆脱简单的数据统计及信息发布的角色,承担保障性住房的全过程管理。此做法是住房保障的一大创新,也将丰富住房保障理论。三是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的实施成效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性住房则是中低收入家庭最关注的保障方式。基层政府更好的发挥其服务职能,让保障性住房解决人们对住的需求,使人们降低居住成本,让每个人居有其所,完成社会保障职责。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研究会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完善。一是有利于商品房的理性发展。基层政府更加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手段会使更多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使有较多经济收入的人群可以得到商品房开发商的更多关注,改变房屋需求严重大于供给的局面,促使开发商专注住房建设水平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开发商回归理性开发,使商品房进入理性发展的轨道。二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商品房的发展脚步过快,导致极大部分人群成为房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部分中低收入人群从住房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国家以基层政府为单位,缩小保障性住房规划的服务人数,降低了政府的保障难度,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因此更好的落实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解决了更多居民的住房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三是有利于增强基层政府服务成效。过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大部分由区县级以上政府承担,基层政府参与较少。现今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的增加,更有利于服务好中低收入家庭,提高基层政府对百姓生活需求的服务效果。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概述
2.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界定
住房(housing),是指供居住用的房屋,休息的空间。《辞海》对“住房”的解释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是为人类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工作的建筑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住房除了给人们提供繁衍生息、遮风避雨的空间外,住房买卖收益也促使人们对住房有了经济追求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还成了资本快速积累的新投资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各级政府要实施一些住房保障制度帮助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住房有困难的群体。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对中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分类保障中所提供的限定建筑面积、限定供应对象、限定销售价格或限定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和福利性质的住房。通常情况下,保障性住房包括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由基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划拨土地、免征土地出让金、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各项政府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明显低于商品房市场价格的政府限价出售、租赁给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
2.2 基层政府的概念界定
本文中所阐述的“基层政府”,主要是指“区县(县级市)”人民政府(以下统称为:基层政府)。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可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划分为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地市(地级市、地区)级政府、区县(县级市)级政府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层级。按照我国现行政府职能划分,乡镇(街道办事处)是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和执行机构,虽然作为一级政府,但在城镇规划、土地出让权审批、资金筹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等方面不具有决策权而只有执行权,决策审批权集中在区县级政府层面。因此,本文“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研究”中的基层政府界定为“区县级政府”,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也与我国的现行管理体制相吻合。管理体系,是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维持组织运行和取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体系以组织为整体,将组织的全部资源和各项活动按照过程方法将其重新整合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理论为指导,全面吸收并广泛应用 ISO9001 标准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以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为出发点,将所有关联活动和资源作为一个过程加以控制,并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管理。
………
第 3 章 我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11
3.1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现状 .......11
3.2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12
3.3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5
3.4 本章小结 ........17
第 4 章 国外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19
4.1 日本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 .......19
4.2 韩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 .......21
4.3 德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 .......23
4.4 本章小结 ........24
第 5 章 构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25
5.1 完善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制度 .........26
5.2 加强土地以及房源的重点选择 .........28
5.3 规范资金资本运作的标准流程 .........29
5.4 科学住房信息数据的统计管理 .........31
5.5 规范准入以及退出的运行机制 .........34
5.6 深入落实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 .........36
5.7 本章小结 ........37
第6章 完善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途径
6.1 构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构
为了积极稳妥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作用,基层政府要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该领导小组要由基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管理。基层政府在成立组织机构的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领导小组的工作按章进行。领导小组要定期例会。全面总结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基层政府建立组织机构的同时,其派出机构——街道,也要建立起本级组织相应的机构,其职责包括:对辖区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在日常管理和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工作中,应采取定期轮换制度,轮换工作可在街道内轮换,也可以在街道间进行轮换。通过轮换,能够保证信息采集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保障信息客观公正,具有说服力。对于街道保障性住房管理,要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保证各项工作依照法律和各项法规进行。各级组织要实行定员定职,定岗定责,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工作中要实行绩效管理,提高认识,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抓出成效。
………
结 论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的是住房实物分配,房屋产权归国家所有,分配形式按照工作年限和职务高低,因此历史欠账较多。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住房商品化进程逐步加快,价格也随之上涨,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现象逐步加剧,为此国家推出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确保贫困家庭最基本住房需求。近年来,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实现了安居乐业。但是,保障性住房管理出现了许多诸如不如实申报和隐瞒收入、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对被保障对象的动态信息核查难度较大、数据分散不对等、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监管变得异常艰难。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要由基层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成立保障性住房监管领导小组,独立于各部门之外,由基层政府直接领导管理,以保证监管工作能够在客观公平、公正透明的状态下进行。
第二,强化对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最重要的是造就一批作风正派、思想过硬、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监管队伍,工作中能够顾全大局,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实行竞争上岗,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履职能力。
第三,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构建,重要的是打破行业界限,整合各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的动态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实现对被保障对象动态化信息数据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保障性住房使用效率。
第四,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保证各项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顺利实施,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促进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