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施工单位新增合同额和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双双下滑,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这些现象折射出建筑市场竞争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施工单位新增合同额和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双双下滑,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这些现象折射出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明显存在供求失衡的现象,同时说明建筑行业发展进入峰值期的新态势。在这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的困境下,讨论过剩产能如何转移和消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理论综述
关于建筑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产能过剩会产生什么影响,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关于建筑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程度如何,不少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析产能是否过剩的基本手段,江源(2006)通过对以上两个指标的分析,认为目前建筑产业产能过剩并非普遍性问题,而是更大程度地表现为产业结构性问题。中施企协课题组(2014)也对是否存在产能过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课题组通过设置产业施工企业数量、产业市场集中度、产业竞争格局等多项关键性指标,考察和分析了建筑产业产能利用效率,通过间接手段揭示了建筑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的事实。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得出了共同的结论。王立国(2010)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存在的重复建设现象是造成建筑产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同时认为,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双向交互影响关系。关于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林毅夫等(2012)发现,盲目投资在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现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提出了产能过剩的“潮涌现象”。对于建筑产业产能过剩深层次或根本性原因,张晓静等(2013)通过设置一系列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办法对建筑产业市场性与制度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市场性与制度性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建筑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基础性原因。
对于如何破解产能过剩问题,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王建等(2014)认为,化解产能过剩必须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因此首要的是进一步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出,要把以往的外向型增长更多地转为内向型增长。沙凯逊(2009)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解决建筑产业产能过剩的途径和思路,即结合环境问题积极实施转型,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标准与节能改造,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产业转型。
二、建筑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建议
我国建筑业市场已经发展至饱和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大量建筑业企业将难以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如何消化过剩产能并实现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以适应新常态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实施纵向一体化,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
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分散、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行业改革发展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建筑行业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严控企业增量,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和潜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现有的产业和产品领域内密切与上下游的关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业领域。通过产业链条向上、下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把过去向业主提供单一产品和服务改为将产品、技术、服务重组整合,以更丰富和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提供给业主,充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可通过转型升级优化重组,面向客户提供集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等复合型综合服务,通过产品价值的提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二)深入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化解过剩产能要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国内市场,建筑企业要积极作为,注重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以市场及政策信息为引领,随时关注建筑市场的新热点,积极主动不断挖掘新市场新需求。当前,我国仍有很多地区需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应根据国内不同区域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扩展业务领域,通过创新业务模式,积极开发新兴市场。面向国外市场,建筑企业应借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积极响应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送过剩的建筑产能。要通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深入挖掘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为我国建筑行业过剩产能寻求新的机遇。
(三)分析行业特点,推进供给侧改革
生产能力供过于求,资源配置不当是造成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化解过剩产能必须从供给侧着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建筑业行业应认真分析行业特点,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尽快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行业协会要通过政策引导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下大力气进行市场治理,采取措施促使僵尸企业合理退出市场。加大产业重组力度,鼓励大型企业跨区域优化兼并重组,消除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