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In the past 30 years, urbanization had rapid process People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econom
Abstract: In the past 30 years, urbanization had rapid process. People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ignore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 Bashu region, the academy buil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ut its protection situation is worrying.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academy buildings in Bashu area and takes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to avoid further damage or even disappear of the academy building. This article firstly studies existing 12 academies in Bashu area by settling literatures and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ademy buildings in Bashu area. The paper thinks it has high cultural value and retains many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t is combined with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ulture, so it must be protected. Then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current condi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itable protection and use model for Bashu academy buildings to make the academy buildings in Bashu can be able to regain vitality and ha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ademy building;architectural feature;cultural valu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213-03
0 引言
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的载体,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自唐代出现,直到清光绪末年书院制度废止,其历史长达一千余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保留下来的书院建筑遗址日益减少。经前期调查,发现古代巴蜀地区为数众多的书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少数留存下来的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现状有五种情况:保存比较完好,保留原建筑并与现代学校合并,书院建筑无存而在旧址上形成学校,与其他功能合并和陈杂其中,位于偏远山区村落中而保护乏力。在这之中,也大多缺乏良好的管理保护,书院保护状况令人堪忧。巴蜀地区自古书院众多,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今天,充分认识书院建筑的价值,制定科学的保护利用方法,尤为重要。
1 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价值研究
1.1 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建筑特色 如表1所示,书院的功能由藏书、祭祀、讲学和生活、游息、学田六个部分组成。其中,讲学、祭祀、藏书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巴蜀地区书院的主要组织方式是沿水平轴线网渐次展开。在平面功能的组织上,讲堂、祭祠和藏书楼为主体,依次排布在主要轴线上以强调“三大事业”。
1.1.1 讲堂 书院强调教化,所以讲堂成为书院主体建筑,位于主轴线上靠前的位置,以山门、仪门及院落作为空间铺垫,确立 “尊者居中”的讲堂地位。讲学和一些大型活动都在讲堂开展,是极具公共性的一个空间,故而,讲堂的空间尺度大于书院里的其它空间。
1.1.2 祭祠 以祭祠和祭堂为中心的祭祀区是书院精神传播的重要场所,一般安排在讲堂大殿之后。巴蜀地区的书院祭堂根据书院的规模等可设一处或多处专用祠堂,例如聚奎书院设有单独的孔圣堂和遗爱祠;也有与其他建筑共用的情况,如南池书院将讲堂和文昌楼同时作为祭祀场所。巴蜀地区的书院极为重视祭祀,书院祭祠在材料和构件的选择上一般有别于其他建筑以突出其重要性。
1.1.3 藏书楼 藏书楼通常只供书院内部使用,多置于中轴线的尽端。巴蜀气候潮湿,为了避免潮湿湿气对藏书的影响,需要阁楼藏书,一般为2~3层。同时,形高醒目的藏书楼,在高度上可以起到控制全院的作用。巴蜀地区书院的藏书楼也多含有祭祀功能,奎星楼和文昌阁就是集合祭祀功能和藏书功能为一体的建筑。但并非所有书院都设有单独的藏书楼,像绣川书院这一类藏书较少的书院仅设藏书室。 1.1.4 斋舍 以生活、游息、学田为功能的斋舍和附属用房依附于讲堂等主建筑群,位于其左、右、或后方。其中,处于地势较平的书院,采用轴线与合院相结合形式,在主轴线上布置讲堂、祭祠和藏书楼,斋舍分列左右或后部,围合成院落。云凤书院、翠屏书院和海鹤书院等都是属于这类布置方式。而处于山地的书院,其布置形态中有按照中轴关系布置的建筑,也有形态分散,无明显中轴感,分散布置在书院四周的建筑,例如聚奎书院。
1.1.5 自由轴线 在机械化生产尚未出现的古代,建筑全部依靠人力修建,大多都依山而建或临水而立。我国中部地势平坦,书院建筑的格局对称而严谨,而巴蜀书院的建筑格局则深受四川盆地的地域影响,打破了中部地区传统的严谨和对称。巴蜀地区的书院跟随地势起伏变化大多采用分层筑台的形式,建筑分别布置在不同高度的台地上,呈跌级状。同时加入传统的轴线元素,轴线根据地形转折,引导,向上,将散落的建筑构成自由灵活又不失统一的整体。既有传统建筑的特点又不失自身独特的魅力。如聚奎书院在保持大部分轴线布置的形态下,部分建筑依地形灵活布置(图1,图2)。南池书院有清晰统一的轴线,依地形分层筑台布置(图3,图4)。
1.2 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文化价值
1.2.1 包含连续完整的历史文化教育信息
①书院与近现代学校。许多书院是现代学校的前身。在清朝末年书院改为学堂之后,一些学堂学校就在其基础上延续至今。例如,前身是尊经书院的四川大学、前身是芙蓉书院与墨池书院的成都七中、前身是聚奎书院的聚奎中学、前身是金栗书院的仪陇县城关小学校等等。可以说,古书院为一些近现代学校奠定了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②书院学术发展和历史人物。在古代,文人学者在书院讲学、雅集、传道授业、针砭时政。书院成了知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场所。书院建筑在选址时,会考虑人文环境,所以多与学术发展和历史人物有关。如墨池书院选址在杨雄着书处,杜甫草堂选址在杜甫旧居旁,等等。所以,书院也保留下了大量先贤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信息。
1.2.2 书院与儒、释、道文化
①佛教对书院产生的影响。书院的产生,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我国古代书院兴盛、择址与建筑布局、书院制度等方面,都受到来自佛教的影响。佛教在汉末初传我国,盛于隋唐,许多帝王信仰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佛学占领了传统儒学的地位。受到佛教传播发展的影响,儒士为复兴儒学的地位,举措之一就是参照佛教禅宗的寺院制度,兴复、创建书院。而这也是书院在宋朝极为兴盛的原因之一。
②书院选址体现佛教思想。书院建筑在选址时是十分考究的,正如朱熹在《石鼓书院记》中所讲,“则圣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建筑不同于宫殿、官府等官式建筑受到众多制约。其选址较为灵活,多位于灵山秀水适宜读书的清幽之处。为了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使在此学习的人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书院必然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教把禅定看作是宗教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僧人多择幽山名胜之地建立禅舍。书院建筑也效仿了佛教寺院,择胜址而建,择幽而建。而这也与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隐逸文化息息相关。
③佛教对书院制度的影响。唐、宋时期,书院学规比较笼统,随后逐渐受佛教影响而完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朱熹主持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讨论制订学规之事时,就曾明确地说, “只做禅林清规亦自好”。而“禅林清规”即是唐宋时期,江南禅宗各丛林之中皆奉行之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成为了以后学规的制订范本。
④道教对书院制度的影响。书院在开学时举行祭祀仪式称为“释菜”典礼。一般要祭孔,在这些仪式上,都要设置各种祭器,迎神“三献”、“送神”,这也是与道教的传统仪礼相似的。据元代虞集所作《四川顺庆路蓬州相如县大文昌万寿宫记》中记载,“文昌宫者,蜀梓潼县七曲山神君之祠也。曩蜀全盛时,俗尚祷祠,鬼神之宫相望。然多民间商贾、里巷男女、师巫所共尊信而已。独所谓七曲神君者,学士大夫乃祀之,以为是司禄主文治科第之神云。”宋代道教吸纳民间俗神进入道教神系,士子信仰梓潼神司禄在宋已颇盛。一般认为,“‘文昌帝君’系由道教将古代巴蜀民众对‘梓潼神’的崇拜和先秦以来对‘文昌’的信仰结合而成”。文昌帝君是蜀中地方神衍化而来,明代四川就已把他作为主要供祀对象。因此,一些书院将道教神文昌帝君列入祭祀位。各地书院也不断修文昌阁、魁星楼等,媚神以求多发科第。
书院建筑是集自然、建筑、宗教人文为一体的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巴蜀地区的书院建筑具有其独有特色,文化上又融合了儒、释、道三教,这对于巴蜀地区儒、释、道三教的研究极有价值,特别是对于起源于巴蜀地区的道教,更有深刻的意义。
2 巴蜀地区书院保护利用方法初探
在巴蜀地区为数众多的书院建筑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许多历史资料上有记载的书院现也已无迹可寻。而建筑尚在的书院也多比较破败、荒芜。少数保存完整的书院,闲置废弃,甚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古书院,也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杂草丛生,书院里堆满了各种废弃物。书院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但有些书院与新建筑合并之后,完全失去了其本源的文化价值功能。对于如何保护利用好书院建筑,本文提出以下初探性建议:
2.1 采取措施阻止书院的拆毁 保护书院的根本是提高对书院的价值认知,增强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飞速的城乡建设进程中,书院建筑为新建设让步牺牲的情况。除了提高认知、增强保护意识的柔性措施,也需要有力度的刚性措施并行。这就需要法律的要求和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保证书院不被拆毁。在各级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名单上,将书院建筑列入较为珍贵的,代表当地历史文化渊源的重要组成来加以保护。各地方史志也应收集抢救各地区相关书院的影像图文资料,并妥善保存入库。
2.2 学校教育结合书院发展 有很多的书院发展成现代学校或与现代的学校合并,所以学校的建设发展要密切联系书院。 学校首先要“明责”,要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书院的保护和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具有众多的文化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书院这一与其相关的文化遗址。
像这样有现存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学校,古今同存,书院的存在让来此求学的学生最直观的了解学校的历史,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这样的学校更应该对书院加以保护与利用,适当的修缮书院,在安全的情况下将书院再次利用。使书院作为历史的产物也能在当今时代重新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功能,其价值得以延续,书院的保护也会更加完整,也能给将来进行的研究提供最真实完整的资料和数据。
聚奎书院和锦屏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聚奎书院位于聚奎中学内,书院建筑基本保留完整,建筑也被适当修缮后作为校务办公地点。锦屏书院的主体建筑,则作为阆中东风中学的传统特色课程的教室和学生工作室。同时东风中学开设国学课程,让学生随时都能感受着学习着传统与历史。这就是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是对书院以及书院文化、书院建筑最好的保护和利用。
然而南池书院,虽然解放后当地政府在此设七宝寺中学,并对此进行了多次妥善的保护和维修,曾被修缮和利用作为七宝寺中学教室、办公等用地,但现已完全废弃闲置,杂草丛生,甚至有些结构构件损毁。
有的书院发展成为学校后便随着学校的搬迁现如今已经找不到曾经的踪迹,甚至连最初的地址都不为人知。尊经书院和墨池书院合并发展成为的成都第七中学就是这样的例子。通过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并且纳入到校史中,这样的学校应尽其可能将书院历史和文化精神作为宝贵的遗产保留,建设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使书院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精神得以延续下去。
2.3 将书院纳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计划 只是大门紧闭的保护是不够的。书院应加以利用,充分发挥价值。在其中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尤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增强它的活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家的生活与思想的同时,它的价值也得到了发挥。文化旅游开发是增加活性的重要方法。随着四川省旅游开发,游客人数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长,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旅游收入增加,平均每年增加27%的收益。文化旅游开发不仅仅是书院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作用是拉动经济,它为遗迹的保护、科学研究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支持。因此应利用多种手段,拓展旅游范围,丰富旅游资源,使书院建筑成为一个地区旅游的标志性景点。
岳麓书院可谓是将书院纳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计划的先驱之一,现每年的门票收入可达到2000万元。成都的杜甫草堂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现如今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成都市也已经着手对草堂书院进行重建。像这样在旅游景区里的书院在地理位置上有较大优势,能被更多的人知晓,也能给更多人提供历史的信息。应充分利用其优势,书院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经济收入再来支持书院的保护发展,使文化长久的传播下去。
2.4 注重多项功能的共同发展 岳麓书院是我国当今保存最为完整,修复最完好,规模最齐备的书院,可谓书院文化传统保护与利用的典范。研究岳麓书院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发现它很好的处理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岳麓书院现作为湖南大学的教学基地,具备培养硕士、博士的条件,培养大量国学人才进行学术研究。同时,岳麓书院很好地开展文化旅游业,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省的旅游标志。岳麓书院完好的保留保护了文物,又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有着学术研究的功能,同时兼具旅游的功能。这四项功能的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很好的保护利用了岳麓书院这一书院遗址。所以,这为巴蜀地区书院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 结论
巴蜀地区书院建筑是我国书院建筑的重要一支,而对于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研究较少,资料相对缺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巴蜀地区书院建筑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打破了传统书院建筑严谨的建筑布局,轴线根据地形而转折,布局灵活。同时巴蜀地区书院建筑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信息,与儒释道三教,特别是起源于巴蜀地区的道教有极强的联系,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书院建筑是中国一千二百余年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与见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应良好保护利用。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初探性保护利用建议,现保护利用良好的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的保护利用方法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借鉴,以提出更具特色的巴蜀地区书院建筑的保护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