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特性与效益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2 19:58:08

[摘要] 今天我们探讨一下 BIM的特性与效益 。建立BIM模型资料不是小事,需大量细部资料,涵盖建筑师、工程师、承建商、分包商、组建者、细部施

今天我们探讨一下 BIM的特性与效益 。建立BIM模型资料不是小事,需大量细部资料,涵盖建筑师、工程师、承建商、分包商、组建者、细部施工者、供货商与其他所需要的人员。在传统之设计与建造程序下,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为了解决单一问题就可能花费数个礼拜。

在传统的设计、投标与建造(DBB)承包模式下,设计是按顺序从建筑师移转给工程师、施工承建商与分包商,迄破土开工及发生问题均少有交互运作机制。尔后,就开始堆积大量信息需求(requests for information, RFIS),形成工程公司之双面刃,初始,RFIS 让工作程序慢了下来,譬如,于工程师变更设计时,承建商须等候。又如,在许多情况下,对RFIS协商、答复与送回工地之时,工程计划可能停顿,让数周的时间过去了。

对DBB承包工程,在设计交给承建商之后,工程师开始执行公司之其他新工程,但RFIS 出现后,工程师又须放下新工程,回来处理原工程计划之问题,故减少RFIS是设计与建造工地之目标,而BIM就有减少RFIS之效果。 BIM让团队所有成员初始就涉入相关过程,以避免日后发生问题。而建置BIM须满足不同目标与领域人员的不同需求,以及采用不同方式。因最后下包商也使用BIM,故设计团队也须与下包商协同合作及听取下包商之意见。 协同建置BIM之方式是工程公司执行工程计划之很大改变,它与需紧密协调之设计建造 (DB) 或设计建造运转(DBO)承包方式密切结合。虽该发展使得建筑师、工程师与承建商之工作界线模糊不清,成为挑战;但也让土木与结构工程师有机会在设计过程成为主要角色。

因建置BIM过程,按时程表初期就须设计许多工程细节,故工程师须尽早充分了解建筑师与承建商之需求;相反的,建筑师与承建商也须了解工程师之需求,改变工程公司、业主与伙伴之沟通及协同运作方式。这于初期可能增加额外工作;但实施之后,于规划阶段就会减除不同领域之分歧,而不是至工地时才减除分歧。同时,于文件传至不同领域之人员时,确保计划与设计文件维持一致性。因不再用非工程师就看不懂之二维 CAD图,而可将设计作三度空间之显现,让相关人员较佳地目视到工程计划,较早发现潜在问题。譬如,看BIM面对着穿过桁架之通风管布置,就容易了解及处理以前不能作的问题。又如,任何人可将结构支承系统之单一组件涂上红色,传输信息给一位团队成员,让模型用户可看到螺栓数目,找到是否有组件需要建筑物信息仿真上漆,或是否有组件等待供货商运过来。

使用BIM进行工程计划初期协调,将使人员对工程计划范围有较佳了解,对订立预定工程进度与选择工程材料会有较佳决策。于工程计划执行过程,因较早显现错误潜势,因而避免错误发生及节省工程成本。业主推动工程计划过程之初期,就经由信息分享,达成完全协调合作,让最后之工程支出最低,以及获得快速、高效能施工且实际工程成本低于预算之建筑物。

BIM支持软件工具间的数据交换,加速分析,可减除输入与传输数据之错误;它增加工程计划之生产力达3%~10%,也有人估计可达 20%。纵使有无法量化的 BIM优点,也可清楚地展现它的效益,譬如,使用BIM,可于15分钟内,复制相同建筑物在不同地点。除了让设计容易外,在投标文件内,使用BIM与可视化工具,其成效相当显着。 早期的BIM仅是设计与施工协调工具,以符合非常紧之施工期与工程预算。

综上所述,我们对 BIM的特性与效益 已有初步了解。因已显现的BIM效益,以及良好团队协调与数字化传输系统带来的效益;为了设计与施工流程管理顺畅,也为了完工后让业主便于使用及维护结构物,越来越多之业主、工程公司、建筑商与分包商选用BIM为工具。 建置、试验与使用BIM需共同分担费用,但于成功地建置之后,可反复用以执行许多工作,结果会节省可观费用,达到可持续目标。

效益,特性,BIM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