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何跃 谭力 余雅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
何跃 谭力 余雅洁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能脱离创新教育而独立发展,需以创新教育引领二者之融合,从催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创新行为和塑造创新人格等维度来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最终培养出高质量的“十”字型拔尖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十”字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3000106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原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2所高校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方向,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发展至今,实务界与学术界已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共识,并开展了诸多实践。然而,目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大部分高校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情况,通专融合的“两张皮”式发展现象也较为突出。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在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概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跳出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框架束缚,提出以创新教育引领二者融合的新视角,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通过对学生开展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以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人格和品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懂得社会、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1]。专业教育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特定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而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指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不否定、不抛弃、不削弱专业教育的前提下”[2],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和院系壁垒,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性智与量智统一、德慧与知识兼备、思维与行动协调,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贯通,最终实现个人潜力的最大发掘。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从表面看,在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从理论基础来看,通识教育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倡导“反思性知识构成的理性空间是自足的,人的行动只有在与理性空间的关联中才能得到理解”;而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则认为“社会实践是首要的,人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形成和被理解”[3]。从应用实践来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有所不同。通识教育以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主要目标,侧重对不同学科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因而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且呈现多样性;而专业教育则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专业化、技能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侧重对专业知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内容体系设置单一,偏重学科化、专业化与职业化。
高等建筑教育2018年第27卷第4期
何跃,等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
然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互为割裂的两种教育,相反,两者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人所应该接受的教育的两个方面[4]。换言之,即是高等教育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如果用通识教育打压专业教育,就可能会阻碍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度开展,造成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薄弱和技能的缺失,从而无法培育满足社会发展现实性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反之,如果过分奉行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就容易在培养学生高端专业技能的同时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意志、情感、思维、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缺失,从而不能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造就大批只懂专业技术的“I”字型人才。因此,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不仅不是明智之举,更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只有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下,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基础且精通某一专门学问的高级人才”[5],即文理通融的“T”字型人才。
二、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教育在西方国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较之于西方,中国创新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创新教育理念。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6],主要包括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行为的训练、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塑造四个要素,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富于冒险的精神。作为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的实施对教育、社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将大学建设成一个呼唤创新、热爱创新、激励创新、开展创新、帮助创新、创新制胜、创新光荣的创新教育系统;其次,有益于生成与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格为目标的文化环境;最后,有助于满足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7]。
(二)创新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7年,十九大重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撐”。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再度申明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可见,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沿着创新教育的方向,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着中国战略发展目标的更新而升级,力图培养比只懂专业技术的“I”字型、文理通融的“T”字型人才更为高端的“十”字型人才。
所谓“十”字型人才,是指在“I”字型、“T”字型人才基础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和创新人格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十”字型人才的培养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尽管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所区别,但却不能脱离二者,孤立发展。一方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需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基础之上。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维度发展,而非相互孤立的“兩张皮”式(即简单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本质是打破学科间原有的传统边界,使二者达到紧密契合的状态。其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T”字型人才,而且更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因此,创新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进一步延伸。为实现中国新时代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将创新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以创新教育为引领,进一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十”字型人才是中国新时代所需的关键人才,其培养要求将创新教育有机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中。因此,我们主张以创新教育来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强调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二者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催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创新行为和塑造创新人格等来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转型。
(一)以催生创新意识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本人意识到并肯定创新的价值性,进而具有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激发创新思维、实施创新行为、塑造创新人格和实现创新目标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首要目标。这就有必要转变和改进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第一,倡导以创新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完善创新意识引导方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当前多数高校倾向于培养“乖学生”。因此,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都要充分肯定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以创新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营造以创新为导向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的第一责任人,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质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其勇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忌生搬硬套。
第二,开拓学科视野,推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平衡发展。“创新往往来源于学科碰撞和跨界思考”[8]。创新不是片面的、僵化的,创新意识不只需要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各学科知识融合贯通的能力。目前一些高校虽开设了通识课程,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浅层次认知,表现为专业课程的占比与学分都大大高于通识课程,甚至一些高校仅仅只开设了几门通识类“水课”。在专业课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专业课程而无暇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这便压制了学生选择通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应积极推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平衡发展,扩大通识课程学分比例,形成主辅修制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通识课程。同时,还需打破院系专业限制,消除文理隔阂,大范围增设通识课程并选设核心课程。
第三,发挥教师模范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也应注重自身创新,全面提高素质,推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在课堂中传授新思想、新观点,发挥言传身教作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科属性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对创新意识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例如,通识教育侧重培养社会大环境下的普遍创新意识,专业教育则要结合自身学科属性,侧重培养本学科、本专业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
(二)以培养创新思维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起点,而创新思维则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第二目标即在成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之后,对其进一步培养,使之拥有创新思维。
第一,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后,就要对其进行有效引导。以往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较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教学效果关注不够,导致诸多学生虽有新颖的想法和见解但因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而不善于形成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调解决过程,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加强交流、讨论与合作,推动创新思维碰撞。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交流和讨论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营造民主、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分享探究经验,超越自身思维,在思维碰撞整合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使其能够学会系统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另外,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也应各有侧重。如在通识教育中通过撰写论文、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经典知识的创新与运用,在专业教育中则可注重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三)以鼓励创新行为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实践是创新的沃土,任何创新理念及教育目标终究都要内化成为大学生的素养,而这必须要以实践来进行引导和熟悉”[9]。创新行为,就是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目标转化为实际的、有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具体活动。就目前来看,当前高校教学仍以课堂学习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导致学生获取的书面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还应强调创新行为的实施。
第一,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搭建实践平台。首先,根据各学科、各专业的自身特点,强化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探索与钻研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制定严格的奖惩激励制度,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实践,鞭策其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除了在课内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行为外,课外也应开展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
第二,强化创新实践活动的考核,鼓励自主创新。一直以来高校考核评价以卷面成绩为标准,“高校教育的本质性创新关键在于教育目标解除常规思维的枷锁,不再恪守古板的应试教育思维,逃离以‘试卷分数鉴定能力的教育发展的牢笼”[6]。高校要打破以卷面分数为标准的传统考核方式,在设定各项考核指标时注意结合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技能,完善考核评价内容,不能只以学业成绩“论长短”,应适当增加创新实践方面的比例。
(四)以塑造创新人格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热情和创新毅力。创新热情是对创新的欲望和积极性,创新毅力是创新型人才对漫长或艰难的创新过程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一个拔尖创新型人才既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又应具备积极投身创新事业的热情、实现创新目标的信心以及敢于直面创新道路中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勇气。
一方面,学生在创新起步时或许实现效果不理想,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及时体会创新所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保持并提升学生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接受创新的挑战就要有直面失败的勇气。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失败观。面对失败结果,教师要对其积极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但积极评价不是盲目评价,教师要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积极指导与鼓励学生再次创新,提升学生创新毅力,以期取得新成果。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对待苦与乐、顺境与逆境,塑造勇于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创新人格。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生产千篇一律的人才的‘流水线,而应该是培养个性化、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孵化器”[10]。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从短期来看,这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所面临的问题,而从长远来说,更有助于培养“十字”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当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路不可一蹴而就,将会面临重重阻碍和困难。我们在有长期探索实践的耐心和勇气的同时,相关理论研究也要随着后续的具体实践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N].光明日报,2015-12-25(13版).
[2]黄进.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20-21.
[3]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83-85.
[4]Harvard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a free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45:42-102.
[5]邓凤萍,宋鸿雁,狄娜,蕫仲伟.现在高等教育“通才与专才”现象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108-109.
[6]龙雪梅,陈国华.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思维引导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45-147.
[7]杨丽,温恒福.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难点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28-31.
[8]汪斌锋,王秋艳.“越轨思维”教育:高校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新探[J].教育评论,2018(3):9-13.
[9]冯承金,潘建红.论创新教育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73-678.
[10]张燕妮.探析高校创新教育的着力点[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