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教育培训以及心得体会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2 19:38:01

[摘要] 浅谈BIM教育培训以及心得体会!2019年,自己听到最多的议题之一就是BIM教育 (另一个是履约效益与争议),从业主(特别是政府公部门)教育、

浅谈BIM教育培训以及心得体会!2019年,自己听到最多的议题之一就是BIM教育(另一个是履约效益与争议),从业主(特别是政府公部门)教育、业界教育(含企业内部与职业训练)、到大学专技教育都有,其中还包含教育训练认证、人才认证甚至是项目认证议题,与许多单位/专家/学者交流后,有几点蛮值得思考:

1.各单位逐渐认知到,BIM之所以能发挥功效,有一大半以上需归功于专业知识与经验(如:开发规划、建筑/结构/机电设计、绿能分析、绘制建照/细设/施工图、营建劳安与质量管理、施工规划与接口检讨、营运维护管理…….等),另一部分在于对BIM观念与系统(如:订立相关BIM采购合约/执行/信息交付计划、PAS-1192与ISO-19650的概念与精神、OIR/EIR/PIR/AIR、CDE、IFC与COBie规范……等),最后才是软件操作(Revit、ArchiCAD、Tekla….等),而在坊间的教育训练认证,不管课程与认证名称如何,绝大多数都局限在软件操作,不涉略前两项更重要的事情,最后有如:「会操作BIM=会做碰撞检讨」的错觉(举碰撞检讨是因为软件检测的碰撞与实务上真正有意义的碰撞存在非常大的落差),公司花大钱请来会操作BIM软件的员工,实务上极可能是只会用BIM做3D的人员,于是乎「BIM=烟火式3D」,第一个被检讨的一定是员工与昂贵的BIM。

2.BIM模型建立是信息建置的过程(在计算机盖一次房子的数字孪生:DigitalTwin),加上软件功能复杂(或说还不够聪明)的状况下,即便是相同软件,在设计/施工/运维不同阶段的应用会有不同的模型建置方式,甚至同公司,也会因应内部组织流程或项目的不同,而发展不同的建模流程与方法,在BIM的世界里,有时除错所耗费的精力远比「一开始就做对」来的困难且代价高,建模的流程与信息判读(经验)就成为BIM-QC与风险管理的要件,再加上BIM作为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团队协同的功效大于个人,因此也没有放诸皆准绝对正确的软件使用流程,对部分企业来说,从没学过BIM软件的白纸比学过的好用,有实务经验胜过没有实务经验,有不少企业因此发展出自己的内训方法,由于是经过实务磨练的成功经验,也往往面临人才练好就被挖脚的风险。

3.大学专技教育中,BIM在管理与系统上可以是新的数字方法,但同时也是非常实务导向型的工具,学生没有一定的基础不易理解,在现有课程下也很难纳入,要兼备BIM观念与实务应用且可系统式教学的师资又极少,如何在学校培养具有业界即战力的BIM人才更是困难,比较可能的方向是如何在既有学科中逐渐融入BIM的概念,再引导到软件操作。

4.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业主教育,在过去十年来政府的推广与研究下,公私部门都强烈希望可以得到BIM所带来的理论好处,但十年过去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花钱买了一颗不知道怎样用的模型」,于是乎要不要给钱?怎样给才算合理?甚至于是否真的需要BIM?等声音出现,开始检讨BIM的采购发包与成效,并进行导正与改善,问题还是回到第一点,业主需要能分析认知道在营建项目或企业所面临的课题,并进行有效管理与执行,据以来评估那些是BIM可以更有效的协助解决问题,相对才能订立采购发包策略、契约与需求,并有对应合理的费用与验收条件,当大多数执行单位仍一知半解时,才可能用正确的观念与策略来引导执行BIM,最后得到可以用的模型来解决问题。

其实还有课程需求、分级、内容、培训单位等议题讨论,参考其他国家发展,BIM 仍是一个新颖的观念/技术,所以「试误学习仍是常态,滚动修正成为必然」,才有机会越来越好,以上小小观点供参考。好了,关于浅谈BIM教育培训以及心得体会就为大家介绍这幺多,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帮到大家!

心得体会,浅谈,教育培训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