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包浩斯校舍 The Bauhaus building in Dessau╱Walter Gropius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0 23:57:30

[摘要] 1919年3月16日,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正式被委任为工艺美术学校与魏玛艺术学院的校长,1919年3月20日,格罗皮乌斯正

1919年3月16日,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正式被委任为工艺美术学校与魏玛艺术学院的校长,1919年3月20日,格罗皮乌斯正式建议并获准将这所合併的学校更名为「国立建筑学院(即包浩斯)」(des Staatliches Bauhaus),并于1919年4月1日正式开学。

1925年,迫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转变,包浩斯从魏玛迁到德绍。身为校长的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了一座新校舍,1925年秋动工,1926年12月4日全面落成。包浩斯校舍包括教室、车间、办公、礼堂、饭厅及高年级学生的宿舍。德绍市另外一所规模不大的职业学校也同包浩斯放在一起。校舍延续了法古斯工厂的设计理念,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採光面积,各种构造的灵活运用,各立面皆有独自造形特色的律动感,校舍简洁却又整合多功能,表现了崭新的建筑空间观念,成为格罗皮乌斯不朽的「建筑宣言」。

建筑设计: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地点:德国, 德绍(Dessau, Germany)
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左右
完工时间:1925-26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官方网站:https://www.bauhaus-dessau.de/en/

校舍的建筑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是一个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中型公共建筑。格罗皮乌斯按照各部分的功能性质,把整座建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包浩斯的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的工艺车间。它採用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面临主要街道。第二部分是包浩斯的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及厨房、锅炉房等。格罗皮乌斯把学生宿舍放在一个6层的小楼里面,位置是在教学楼的后面;位于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是单层饭厅及礼堂。第三部分是职业学校,它是一个4层的小楼,同包浩斯教学楼相距约20多米,中间隔一条道路。两楼之间有过街楼相连。两层的过街楼中是办公和教员室。除了包浩斯教学楼是框架结构之外,其余都是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一律採用平屋顶,外墙面用白色抹灰。

值得一提的是全体师生皆参与建筑过程,礼堂、金属管家具、室内装饰均由师生设计。包括由马赛尔‧布劳艾指导的家具车间生产的第一批轻型钢管椅子和桌子,以及金属车间的灯具等等。设计解析: 1921-1923年,格罗皮乌斯认为,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他想创造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来反映这个新时代。他说”we want an architecture adapted to our world of machines, radios and fast cars.”这种风格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下主要特点: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 具体体现在包浩斯校舍的建筑设计上: 一、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学院派设计手法通常是先决定建筑的外观体型,然后把各个部分安排到这个体型里面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总的体型作若干调整,但基本程序还是由外而内。格罗皮乌斯把这种程序倒了过来,他把整个校舍按功能的不同而分区,按照各部分的功能需要和相互关係定出它们的位置,决定其体型。包浩斯的工艺车间,需要宽大的空间和充足的光线。格罗皮乌斯把它放在临街的突出位置上,採用框架结构和大片玻璃墙面。学生宿舍採用多层居住建筑的混合结构和建筑形式,面临运动场。饭厅和礼堂既要接近教学部分,又要接近宿舍,就正好放在两者之间,而且饭厅和礼堂本身既分割又联通,需要时可以合成一个大空间。包浩斯的主要入口没有正面对着街道,而是布置在教学楼、礼堂和办公部分的接合点上。职业学校另有自己的入口,同包浩斯的入口相对而立,又正好在进入校区的通路的两边。这种布置对于外部和内部的交通联繫都是比较便利的。格罗皮乌斯在决定建筑方案时当然有建筑艺术上的预想,不过他还是把对功能的分析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基础,体现了由内而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宿舍

二、採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不规则的建筑构图历来就有,但过去很少用于公共建筑之中。格罗皮乌斯在包浩斯校舍中灵活地运用不规则的构图,提高了这种构图手法的地位。 包浩斯校舍是一个不对称的建筑,它的各个部分大小、高低、形式和方向各不相同。它有多条轴线,但没有一条特别突出的中轴线。它的各个立面都很重要,各有特色。它有多个入口,最重要的入口不是一个而有两个。它的各个立面都很重要,各有特色。建筑体量也是这样。总之,它是一个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这在以往的公共建筑中是很少的。包浩斯校舍给人印象最深的不在于它的某一个正立面。而是它那纵横错落,变化丰富的总体效果。

入口

格罗皮乌斯在包浩斯校舍的建筑构图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效果。这里有高低、长短、纵横的对比手法,特别突出的是发挥玻璃墙面与实墙面的不同视觉效果,造成虚与实、透明与不透明、轻薄与厚重的对比。不规则的布局加上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

三、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包浩斯校舍部分採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採用砖墙承重结构,屋顶是钢筋混凝土平顶,用内落水管排水。外墙面用水泥抹灰,窗户为双层钢窗。包浩斯的建筑形式与细部处理紧密结合所有的材料、结构和构造做法,由于採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和内落水管,传统建筑的複杂檐口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包浩斯校舍完全没有挑檐,只在外墙顶边做出一道深色的窄边作为结束。 在框架结构上,墙体不再承重,即使在混合结构中,因为採用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和过梁,墙面开孔也比过去自由得多。因此可以按照内部不同房间的需要,布置不同形式的窗子。包浩斯的车间部分有高达三层的大片玻璃外墙,还有些地方是连续的横向长窗,宿舍部分是整齐的门连窗。这种比较自由而多样的窗子布置来源于现代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包浩斯校舍没有雕刻,没有柱廊,没有装饰性的花纹线脚,它几乎把任何附加的装饰都排除了。同传统的公共建筑相比,它是朴素的,然而它的建筑形式却富有变化。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构图手法所起的作用外,还在于设计者细心地利用了房屋的各种要素本身的造型美。外墙上虽然没有壁柱、雕刻和装饰线脚,但是把窗格、雨罩、挑台栏杆大片玻璃墙面和抹灰墙等等恰当地组织起来,就取得了简洁清新富有动态的构图效果。在室内也是儘量利用楼梯、灯具、五金等实用部件本身的体形和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质感取得装饰效果。 当时包浩斯校舍建造时经费比较困难,按当时的货币计算,每立方英呎建筑体积的造价只合0.2美元。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这座建筑比较周到的解决了实用功能问题,同时又创造了清新活泼的建筑形象。 格罗皮乌斯通过这个建筑实践证明,摆脱传统建筑的条条框框以后,建筑师可以自由灵活地解决现代社会生活提出的功能要求,可以进一步发挥新建筑材料和新型结构的优越性能,在此基础上同时还能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形象。包浩斯校舍还表明,把使用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降低造价,节省投资。同学院派建筑师的做法相比较,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建筑设计路线,符合现代社会大量建造实用性房屋的需要。这座建筑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室内:图纸:灯具:老照片:

德国,校舍,WalterGropius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