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展 丹下健三设计之圣心女中,1963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0 23:52:17

[摘要] 位于淡水河口八里山坡上的圣心女中,为台湾最优美的校园之一。创校于1960年,圣心女中第一期校舍(陈濯,1960),就如同那时许多教会建筑

位于淡水河口八里山坡上的圣心女中,为台湾最优美的校园之一。创校于1960年,圣心女中第一期校舍(陈濯,1960),就如同那时许多教会建筑一般,为 迎合国民政府之统治,採用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然而,1966年学校当局决定在女中旁创办圣心女子大学时,却聘请了当时正在国际崭露头角的日本建筑师丹下健 三,为学校设计了非常具有现代感的新校舍。随后圣心女大虽因无法符合国民政府日渐严苛的大学教育管制,在创校五年后告终,但丹下创意十足的大学校舍,却为 当日台湾複杂而多样的现代主义建筑,再注入一股全然不同的活力。而这两期校舍之间,所呈现的意识型态相对抗关係,也为台湾1960年代宗教与政治之间相互纠葛的关係,在空间上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注脚。

王俊雄文、徐明松摄及图说

图档
↗ 天主教圣心女子大学初步规划一楼平面图

图档
↗ 天主教圣心女子大学初步规划二楼平面图

图档
↗ 天主教圣心女子大学初步规划配置图,左下为陈濯1960年设计的校舍,现为行政大楼,右侧则为丹下设计的新校舍,图中暗灰色部分为实现的第一期工程

创办圣心女中的圣心修会(the Society of the Sacred Heart),1800年由修女圣玛德兰索菲(Madeleine Sophie Barat,1779-1865)创设于巴黎。由于身处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动荡,从一开始,圣玛德兰索菲修女即将圣心修会宗旨立为教育孩童与年青人,以此 来展现上帝的爱。从1801年第一所圣心学校创设,至1865年圣玛德兰索菲修女过世时,圣心修会已创办了158学校;迄今,全球共有超过240所圣心学 校。圣心修会从1808年起开始走向国际化,1908年以日本为基地开始进入亚洲传教。1926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圣心修会,并设立圣心国际学校,学程包括 小学、中学及圣心女大。然而,1949年共产党主政,圣心修会跟所有基督教会一般,遭到被驱逐的命运,中国圣心修会瓦解,修会的修女大多转往日本与韩国。 1959年可能是受到当时持开放心态的教育部长梅贻琦之邀,圣心修会总会决定在台湾发展,派遣康恩德修女(Sr. Marian Kent)带领孙知微等四位中国籍修女,于1960年六月来到台湾,在当时交通仍极不方便的八里山坡荒烟蔓草中,开始了艰辛的建校工作。初期的建校费用则 来自是由全球二百所圣心学校学生,他们将擦皮鞋、卖巧克力、卖邮票赚来的钱捐献出来,才有今日这所背山面水风景优美的校园。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入口门厅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入口门厅圆形天井鸟瞰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入口门厅东北侧外墙全景

台湾圣心修会创设之初,不但修女多来自日本,日本圣心修会也提供许多协助与支援,台日间交流极为热络;可能因此渊源,学校当局才会邀请日籍建筑师丹下健三担任圣心女大校舍之设计建筑师,而由台湾本地的和睦建筑师事务所(杨卓成)负责监造等协助工作。

1960 年代正是丹下健三(1913-2005)的创作高峰期,也是其建筑思想的转变期。1950年丹下赢得广岛和平中心竞图,为他建筑生涯里的一次重要转机。这 案子不但是他生平第一个被实践出来案子,因为此案他也被邀请到1951年召开的CIAM会议里作报告,开始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注意;尤其在此设计里,他那充 满日本独特风味的现代主义建筑论述。经过旧东京都厅舍(1957)与香川县厅舍(1958)的接续成功,1964年完成奥运会代代木体育馆,使丹下得到国 际性声誉。然而丹下的建筑思考也在此时发生微妙的转变。随着1960年发表的东京计画,丹下逐渐转向关切大尺度都市环境,并以系统性构筑来思索未来的建筑 与城市的可能方向,作为其建筑创作的基础。1967年在日本完成的山梨文化会馆与静冈新闻东京支社大楼,即是他此时路线转变的最佳例证。而他的这项转变, 也启发了日本年青一辈建筑师提出「代谢论」,来回应因为现代主义饱受攻击而陷入危机的建筑思想。

图档
↗ 修道院入口门厅东北侧外墙,雨遮的做法也许在防备东北季风

图档
↗ 修道院入口门厅,一楼楼梯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屋顶鸟瞰全景

图档
↗ 修道院底下的穿桥廊,原设计前后都没有封窗,準备穿越并连接第二期工程,是一个半户外空间

1967 年完成的圣心女大,也反映了丹下在196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危机下,思想转变的成果。按校方原始计画,圣心女大规模约为一千名学生,丹下据此提出的校园全 区配置,共要兴筑包括教室、图书馆、教堂、讲堂、宿舍等共约十栋建筑物。然而,因女大建校计画受挫,实际被盖出来的仅有宿舍和餐厅、桥廊与行政(按原计画 为教室,现为修道院)等三栋;这些被建造出来的部分,约只有原计画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已。而从原计画配置图来看,丹下之圣心女大规划,先以机能主义原则对校 园使用进行机能分化,让每一栋建筑因其功能而有自我辨识与个别空间型态。其二,再依基地之高低坡向与南北方位,和建筑间之机能关係,有机而灵活地在山坡地 上配置出整个校园空间,让其最终有如一座小城镇一般,拥有充满尺度与方位变化、不同层级与型态之户外空间。其三,这样的校园空间配置是可以伺实际之需要变 化,进行有弹性、但又有秩序的成长。在此概念下,由四座小塔组成、其功能为服务设施的垂直核,就扮演了连接器同时也是成长中心的角色,让校园能进行分期分 区却又系统有序的成长。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西北侧二楼廊道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西北侧外墙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西北侧弧形外墙

图档
↗ 修道院西北侧立面外观,凸出的部份为有机成长的桥廊

图档
↗ 圣心女中 – 修道院西北侧露台

虽 然丹下健三在圣心女大校园整体空间配置上,呈现的是他当时转变中的建筑思想,但在建筑物单体的空间组构上,却是使用比较接近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 中期的建筑手法。首先,在建筑体量高低大小和垂直水平比例关係上,不但优美而且稳定中因着非对称带着活泼,而这样的建筑体量关係,又能回应其建筑机能。如 最高的是行政,次高的是餐厅(一楼)、宗教和聚会空间(二楼,目前为灵修中心)与宿舍(又名索菲楼)等偏向水平使用关连的空间,最低的是扮演连接的桥廊空 间;这些空间也因其不同使用而自有其不同空间型态的样貌,让彼此间能产生辨识性。其次,建筑物室内与户外空间的介面,总是呈现着多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除 了可以产生造型上的美感之外,也与排水、遮阳、导景、防护、滴水等等这些建筑的基本功能有关。

图档
↗ 圣心女中女生宿舍(又名索菲楼)半户外廊道,左侧靠内为磨石子地面,右侧靠扶手为洗石子地面

图档
↗ 圣心女中女生宿舍半户外廊道,巧妙的是各层廊道宽窄不一

图档
↗ 圣心女中女生宿舍廊道一侧外观,但白色木製落地门为之后增设

图档
↗ 圣心女中女生宿舍户外圆楼梯

图档
↗ 圣心女中女生宿舍户外洗石子墙面

再 者,透过这三种空间彼此间的连接而产生的时而室内忽而户外的空间交错穿透变化,为圣心女大这建筑群带来空间体验的高潮。尤其桥廊同一元素却能带来的上下层 不同的空间体验,以及桥廊上层接近行政栋时产生的纪念性,更是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最后,丹下透过使用表面材料间的连续变化—主要是几种大小粗细石子, 混合水泥后藉着洗石子或粗粉光、细粉光等变化,不但强化了空间统一感,也让着统一感中辩证地带着无穷的变化。

图档
↗ 桥廊底下的地面,中央窄两侧宽的地板分割正是欧洲修道院的传统做法

图档
↗ 桥廊底下的板柱

图档
↗ 桥廊东北侧远望修道院

图档
↗ 桥廊西北侧远望修道院

以 上的这些丰富的空间变化与其产生的生动空间体验,并不意味着丹下使用了繁複的设计技巧,反而他的设计动作都非常地準确,而且举重若轻简约收敛,从此展现了 极高的设计密度与细腻直至每一吋空间的专注心神。这样的建筑创作,并不是以往我们将之简单归类为「粗犷主义」潮流或是融合日本风味的现代主义等这些僵硬的 意识型态解释所能涵容的,而无宁是一位创造空间的能手,在综合了基地环境条件、营建技术工法、并熟捻于人们空间使用方式之下,加上以他的切身感受所营造出 来的建筑空间。圣心女中在丹下健三一生的建筑创作里,无疑是具有代表性位置的。而他在圣心女中创造的这些丰富空间经验,也为二次战后台湾现代建筑史写下非 常丰厚的一个篇章。

>>相关报导
::[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展] 之1 台大农业陈列馆::
::[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展] 之2 公东高工,1960::
::[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展] 之3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1963::

>>相关图片

图档
↗ 圣心女中 – 灵修中心半户外廊道,原没有左侧这堵墙

图档
↗ 圣心女中 – 灵修中心户外露台,原没有左侧这堵墙

图档
↗ 圣心女中 – 灵修中心后侧颇有造型的逃生梯

图档
↗ 圣心女中 – 灵修中心转角半户外屋顶花园

图档
↗ 餐厅一侧的楼梯,在半圆墙与折梯间形成类似廊香教堂神秘塔状物般的视觉效果

图档
↗ 圣心女中 – 餐厅室内,结构体由板柱构成,间或挖空,形成视觉空间极好的效应

图档
↗ 圣心女中 – 餐厅西北侧外墙与带点立体主义窗户的处理方式

女中,台湾,建筑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