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聿铭建筑师到中国银行北京总行设计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0 23:51:08

[摘要] 西元 1917 年4月26日,贝聿铭(I M Pei)出生于中国广东,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西元1919年贝祖贻到香

西元 1917 年4月26日,贝聿铭(I. M. Pei)出生于中国广东,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西元1919年贝祖贻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 了童年,入圣保罗小学读书。1927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5年,贝聿铭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去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照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幺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当贝聿铭在上海读书时,週末常到一家撞球馆去玩撞球。撞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幺会有建造这幺高的大厦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念。

然 而年轻的贝聿铭来到美国,进入心嚮往之的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就读,开始追寻他的建筑之梦时,却咬到「一口烂滋味」的苹果。不只是宾大建筑系本身的建筑古老 阴暗、授课的教授刻版迂腐,课程更令贝聿铭大失所望,课堂上教的全是古典而过时的巴黎艺术学院派理论,学生必须以炭笔或墨辛苦描绘出精緻的透视图,简直是 在上美术课。没多久,他就转MIT 麻省理工学院,改读工程。

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爱默生,很关心来自中国的贝聿铭,他注意到贝聿铭在绘製设计图及建筑方面的天份,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头再学建筑,在盛情难却之下,贝聿铭才接受他的建议,又转到建筑系。

西 元1939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MIT 麻省理工学院,还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退役,进入着名高等学府 Harvard 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5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在哈佛研究所时期的贝聿铭,是少数「直接」接受包浩斯现代主义启蒙的人,师承包浩 斯创办人时任哈佛建筑系主任的葛罗培斯(Walter Gropius),同班同学有王大闳和菲立普强生(Philip Johnson)等人,贝聿铭毕业的时候是全班第二名,第一名则是后来回到台湾设计了不少建筑物的王大闳建筑师(关于王大闳可参阅徐明松所着「王大闳: 永恆的建筑诗人」一书)。

真 正使贝聿铭声名远飏、跻身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美国甘迺迪(John Kennedy)总统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甘迺迪(John Kennedy),甘迺迪家族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甘迺迪纪念图书馆(John F. Kennedy Library)。

I. M. Pei 贝聿铭 - portrait 04
↗ 1964年,贝聿铭(Ieoh Ming Pei)建筑师登上美国 LIFE 杂誌,当时他已经因为设计约翰甘迺迪纪念图书馆(JFK Memorial Library)而声名大噪

起初,甘迺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并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 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甘迺迪遗孀贾桂林•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的激赏。

贾桂林说﹕「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 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约翰甘迺迪图书馆(John F. Kennedy Library),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 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以三项特色着称﹕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由 贝聿铭设计的五十多幢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位于华盛顿DC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翼(the East W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Bank of China Tower)等作品更是为世界建筑史写下灿烂的一页。

图档
↗ 1967年2月23日,贝聿铭(Ieoh Ming Pei)建筑师与 Ralph E. Styles 合照

贝聿铭有一份与中国银行的特殊情感:西元1919年,那时贝聿铭仅有两岁,担任中国银行行长的父亲贝祖贻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西元1982年,贝聿铭已然65岁时。他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在竞图当中获得胜利并且开始兴建。

所以,当贝聿铭收到在北京设计中国银行总部大厦(Headquarters, Bank of China, Beijing)的邀请时,他没有太多的犹豫,以超过八十岁的高龄,不远千里地从美国纽约来到中国的北京。

北京西单西北路口的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总行大厦代表了中国银行与贝家三代(贝祖贻、贝聿铭、贝建中和贝礼中)最新的合作方案。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外观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可以说是中国境内最具建筑意涵及科技表徵的一栋精緻建筑物,到访的人们见到的是由贝聿铭重新诠释过的中国庭园(或者说苏州庭园)、超大空间以及简洁的线条。

这 栋佔地188万平方英呎(17.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内,可以容纳2500名员工,有一个两千人座位的演艺厅、雄伟的银行大厅、接待厅、用餐以及其他的员 工空间等:有10万平方英呎(1万平方米)的出租办公室空间、可容纳500辆汽车、2000辆脚踏车的停车场,这一切都在北京市中心的150英呎(45 米)的限建高度内。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 – 另一侧外观

而这样的建筑物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们与当地劳工共同合作的成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週年时,这栋建筑物被选为五栋可以代表现代中国向前迈进的建筑物之一。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 – 正面

北 京的建筑指导方针已经导致了如堡垒般建筑物以巨大的量体与一致的高度、退缩型态出现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头,贝氏建筑师事务所(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在此重新创造了一种开放而动人的现代中国建筑规範。建筑基地以对角的方向与天坛公园相呼应,无论是在实体上或是精神上,这个基地就 位于北京新金融地带的入口,在东边,跨过西单大街是这个区域唯一的公众绿园,而南边即是有十四线道的长安大街,在政治心理上,这条宽阔的道路就有如华盛顿 DC的Pennsylvania Avenue 或是巴黎的Champs Elysees。

图档

此 栋建筑物的组成是由两个L 型的侧翼来包围一个32500平方英呎大的中庭花园,行政部门的办公室位于两个侧翼建筑物当中较小的一栋,此栋行政大楼面临着西单大街与长安大街。一道 19英呎高(59米)的帷幕墙耸立在行政大楼的连接处,以一种欢迎的姿态来迎接客人以及不远处的天坛。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 – 入口大厅内

事 实上,这建筑物就很像一个中空的大矩型,中间是一个十一层楼高的中庭,约有五十万平方英呎的石头被使用在这中国银行里面,这样的数量甚至足以用来覆盖一栋 五十五层楼高的摩天大楼,当中有採自单一石场的43万平方英呎石灰岩被同时使用在大楼的内部与外部,而这也是中国大陆地一栋使用石灰岩外层的建筑物,混合 了来自北方的黄色沙尘暴的颜色,整栋建筑物的外表更呈现多样而丰富的色彩。

除了位于行政大楼帷幕墙的入口外,在建筑物的每一边都设有入口,前门主要入口可以让客人或是经过的人们直接到达花园以及银行大厅,而后侧的入口容许人们以电梯到达停车场、餐厅、底部的演艺厅、以及楼上的办公室。

图档

大 量体退缩在八层楼高的行政大楼底部,以四组55米长(中国之最)的桁架来支撑上方的重量,每一组桁架都被分成三片而拉至基地内现场组装,用一具600吨级 的起重机(据说是亚洲最大)拉至其安装的位置,这些200吨重的桁架可说是以科技的方式将中国传统建筑物形式往现代延伸,在人类行为上作为类似古代建筑 「屋檐下遮蔽空间」的效果,就建筑的眼光来说,这样一个挑空的大空间,无论是视觉上或是实质上,都是以开放的型态来处理这栋建筑物。以四合院的型态,中国 银行的十一层楼中庭内收纳了传统的中国庭园、流水、岩石、植物,以简化过的和谐形式与可亲近的尺度来融合在现代中国及大自然风貌里头。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Bank of China, HQ) – 天顶採光

中庭内直角矩型的石灰岩铺面和花岗岩镶板用云雾般的图案组成了中庭内如中国传统山水画般的地板,这些格子同时也呼应到中庭四周办公室的开窗,在墙壁与地板之间创造了一种整体的和谐、共存、连续关係。

传 统中国园林设计讲究以精緻的手法诠释大自然,而中国银行的设计小组要寻求以现代建筑手法来表现中国传统,中国银行中庭内的庭园可以说是这现代与传统连结方 式的一种。访客曲曲折折地以对角方式走过中庭,在每一个转角都可以感受到这中庭的另一个风貌,这庭园的焦点是七块由中国政府特准、在云南石林国家公园保护 区内採集到的大岩石,每个岩石重达五吨至十吨,由1800英里外的云南省(约2880公里)拖运至北京。

图档

在中庭内,由于底下就是拥有两千个座位的无柱演艺厅空间,每颗沈重的岩石都由工程师经过审慎的计算过后,安放在50公尺长的演艺厅大樑系统之上。

岩石在它们被置放的水面上形成了良好的对比,15英吋深的水池以其透明的特性以及随上方天空光亮的变化,改变、丰富了这个中庭的视觉尺度,同时在水里像徵财富的锦鲤鱼用色彩及不断变化的移动,也提供这中庭提更多样化的风貌。

图档

这些岩石背后还有一段故事:为了找到那种能够在中国银行11层楼高的中庭也显得举足轻重的巨石,设计小组的司徒和莫平乘飞机千里迢迢前往云南具有传奇色彩的石林,因为贝聿铭对云南的石头情有独锺。

就像寻找金矿那样,建筑师们经过一整天的勘探,选定6块理想的山石,那时是1998年11月。

而第二年的春天,当他们重返云南準备运输时,发现那几块备受垂青的多角形山石不翼而飞,当地人表示一无所知,但隐隐提供了一种解释,一位世界着名的大建筑师看上的几块石头,肯定价值不菲。

三人只得重新开始寻找,终于找到了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的花园所需要的5到10吨重的美丽山石,这一次他们学乖了,不动声色地记录下来。而后派人专门修了一条土路,山石也被细心包起来以保护富有表现力的棱角,历经周折小心翼翼地运到北京。

由杭州运来、五十英呎高的高大竹子,形成的廊道让日照透过其柔软而变化多端的叶片缝隙中穿透过来,一对对圆形的中式传统开窗环绕在四周更进一步地捕捉了一幕幕中庭空间内让人为之所动的片刻。

图档

图档

中 庭上方提供了一个165平方英呎(50平方公尺)的天光照射,所使用的支撑系统与华盛顿DC 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侧艺廊(the East W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所使用是一样的,但是更为巨大,清澈的玻璃从经常阴霾的北京天空引进更多的光线,在夜间,这栋建筑物就如中国传统灯笼般由里向外发 亮。

工程上,其可行性成为这项需要长跨距支撑採光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设计小组跟一个德国装配公司合作,研发出一套系统将四个金字塔状的 框架组合成一个结构模组,他们在大楼屋顶上先行组装后,利用轨道将结构模组推至中庭上方的开口,接着才将其他三个结构模组推上后,将整套结构系统完成。而 这套解决方案减少了大量的鹰架开支以及容许地面作业的继续进行。

图档
↗ 贝聿铭建筑师设计之中国银行北京总行(Bank of China, HQ) – 空中俯视

由于中国银行创立于约一百年之前,以其开放的面貌处理国际及外交的财务事务,这也反应在银行的两座大厅设计上。

大厅就在正对着主要入口上,位于两侧大楼的连接点,两间大厅都可以直接通往中庭,而大厅之间以圆形的天井来彼此连结,利用仔细的计算,大厅可以用不同楼层间的变化来提供保护,同时在视觉上是没有「门」的,这个设计的概念是想同时达到安全与开放的考量。

位 于中庭底下的演艺厅是个21英呎高、100英呎宽、100英呎深的无柱空间(30m X 30m X 6.5m),利用四组可移动的隔间设计,可依据不同的表演项目改换座位排列,最多可容纳2000名观众,场地内可以提供八种语言的同步翻译,非常适合进行 国际性的会议或是节庆餐会之类的活动。

>>相关资料

设计案名称:Bank of China Headquarters | 中国银行北京总行
设计案位置:Beijing, China 中国北京
业主:Beijing Bank of China Building Co. Ltd. | 中国银行
建筑师:Ieoh Ming Pei | I. M. Pei Architect | 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设 计团队:Chien Chung Pei(贝建中), Li Chung Pei (贝礼中Partners-in-Charge), Ralph Heisel (Design Architect), Gerald Szeto (Project Manager), Mo Ping (Resident Architect), Jennifer Adler, David Black, Perry Chin, Guy Evans, Kazuaki Iwamoto, Samantha Lee, James Pertusi, Lita Riddock, Howard Roman, Jeff Stumacher, Shaun Shih, Hajime Tanimura, Toh Tsun Lim, Michael Vissichelli, Paul Yuen, Chaim Zeitz (Design Team)
设计顾问:Ieoh Ming Pei | I. M. Pei Architect | 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计画开始:1995年1月
动工:1996年5月
完工:2001年2月
银行进驻:2001年5月
总楼地板面积:173,700 平方米 (1,869,000 square feet); above grade: 114,500 平方米 (1,232,000 sf)
基地面积:13,100 平方米 (141,000 sf)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 Weidlinger Associates
Consulting Mechanical Engineer: Jaros, Baum + Bolles
Design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总承包商:China State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Ltd.

顾问群:

Curtainwall + Stonework: P.Y. Chin Architect
Interior Design: George C.T. Woo + Partners
Lighting: Kugler Tillotson Associates
Audio-Visual + Acoustics: Shen Milsom & Wilke
Quantity Surveyor: Davis Langdon Seah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ABX: Ove Arup + Partners Hong Kong
Traffic: Travers Associates
Specifications: Raymond Searby
Graphics, Interior Signage: Tracy Turner Design Inc
Stone Inspection: Independent Stone Consulting
Trading Room: Infact Consulting Pty. Ltd.

Subcontractors:
Curtainwalls/Skylights: Philipp Holtzmann/Josef Gartner
Architectural Steelwork: Lavis Bauvelt
Exterior + Interior Travertine: Mariotti Carlo + Figli SpA
Interior Stone: Furrer SpA
HVAC + Plumbing: Astor SpA
Electrical: Tridant Engineering Co. Ltd.

Elevators: Hitachi Elevator Engineering Co.
Escalators: Schindler Lifts + Escalators Ltd.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Honeywell Co.
Fire-Fighting Systems: Simplex
Gas Suppression Systems: Acorp, Kidde
Architectural Lighting: William Artists International Co. Ltd.
Dimming + Lighting Controls: Lutron
Audio-Visual Systems: Guangzhou Performing Equipment
Vault Doors: EBS Garny
Office Lighting: Thorn
Cooling Towers: Baltimore Lighting Co.
Air-Handling Units: Trane
Air-Conditioning Units: Liebert
Chillers: York
Emergency Generators: Kohler
Acoustical Ceiling Tiles: Armstrong
Acoustical Partitions: Hufcor
Acoustical Wall Panels: Topakoustic
Hardware: Sargent
Systems Furniture: Salotto
Carpet Tiles: Milliken
Auditorium Interior Fitting-Out: Phillip Holzmann
Executive Floors Fitting-Out: Guangzhou Pearl River Decorating Co.
Banking Halls Fitting-Out: Shenzhen Hongtao Company
Elevator Lobbies Fitting-Out: Beijing Oceanic Phoenix Company
Building Details
15 floors above grade
(270 feet to top of mast)
4 basement floors
Building Height: 45m (148′) + 57m (188′)

Atrium: 3,025 m2 (32,550 sq.ft.) (55m x 55m)
Skylight: 45m (148′) from atrium floor
Rocks: 40 tons from Stone Forest in Yunnan Province
Bamboo: 15-18m (50-60′) tall bamboo from Hangzhou

Banking halls: Upper Level: 2,000 m2 (21,500 sf) / 32 tellers
Lower Level: 1,255 m2 (13,200 sf) / 30 tellers
Stainless Steel Chandelier: 12m (40′) in diameter

Trading floors:
Located behind 55m (180′) trusses
4,959 m2 (5,400 sf) each
5.5m (18′) tall / 80 traders each

Reception hall: 37,059 m2 (3,980 sf)

Auditorium: 1,600 m2 (17,216 sf)
Height: 7.2m (24′)
Capacity: 2,000-seat maximum
Subdivision: 4 panels
Balcony: 80 m2 (860 sf)
Located on 1st basement level directly below the atrium

办公室空间:97,250 平方米 (1,046,410 sf)
银行楼层面积:75,750 平方米(815,000 sf)
Bank Executive Floors: 8,000 m2 (86,000 sf)
Leaseable Tenant Space: 13,500 m2 (145,260 sf)
Parking garage: 500 parking spaces for cars and 2,000 bicycles

>>补充资料

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

网站连结:http://www.ppa-ny.com
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 是一个拥有35名员工的建筑师事务所,创立于1992年,目前由两位合伙人贝建中(Chien Chung Pei)与贝礼中(Li Chung Pei)承续父亲贝聿铭的眼光与抱负来经营这项事业。

贝祖贻(1893—1982)

江苏吴县人。字淞荪。1913年毕业于唐山工业学院。曾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香港分行、上海分行经理,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代总经理。1946年任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总裁。1947年后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1950年定居美国。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图档
↗ 贝聿铭(Ieoh Ming Pei)建筑师帅气的身影与笑容是其标记

>>关于贝聿铭两三事

贝 聿铭自1935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美国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但他对中国文化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繫于怀。贝聿铭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 「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唸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 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

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中国银行,总行,建筑师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