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量体裁衣”建设乡村新画卷,寻找故乡的记忆

来源:建筑界编辑:许秀珍发布时间:2022-04-11 11:06:31

[摘要] 由20多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组成的下乡服务设计团队,便开始启动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修复,经过两年多的修复改建,该项目现已完工,一个乡味浓郁、建筑古朴、交通便利、生活美好的传统村落初显雏形。


  走进杨家槽传统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房屋,原生态的乡村房屋院坝、沟渠泉井、古树古木巧妙自然点缀其中,山的绿与屋的黄交织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屋舍相连、院落相望间,一条条整洁优雅的乡间道路穿梭其中,关于故乡的记忆扑面而来。

  有人说:“这世间最能治愈人心的,便是这山山水水”。

  四月的山里,阳光没有那么猛烈、炙热,山风吹来,多了些舒爽的凉意。

  此次,媒体一行走进的是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4社的杨家槽,村落整体分为上湾、中湾和下湾,共有78户。

  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胡斌介绍,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设计下乡开展村庄设计典型案例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全国首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基地。

  “当初选择将杨家槽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试点项目,是因为经过我们大量的考察发现,这个地方较好地保留了当地建筑技艺传统风貌,原有房屋在建设过程中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多以聚居与散居相结合,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以穿斗式为主,村落格局为椭圆形,整体分区明确、路网清晰。村内院落以耕地为核心,一片耕地一个院落,是典型的传统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同时农田顺应山谷走势,山涧溪水自北向南流,可以灌溉农田池塘,村民们也依然保持着部分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特色鲜明,十分适合作为传统村落保护试点项目。”胡斌表示。

  于是,2019年开始由20多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组成的下乡服务设计团队,便开始启动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修复,经过两年多的修复改建,该项目现已完工,一个乡味浓郁、建筑古朴、交通便利、生活美好的传统村落初显雏形。

  “量体裁衣” 保留好原有乡村肌理和原汁原味的村落记忆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为整体保护留住原汁原味的乡村记忆,成立了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领导小组,设立了劳务组、项目协调组、质量监督组、后勤服务组、财务监督组等工作组,形成了由村民、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建立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构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让群众切切实实参与改造管理等全过程。

  同时,以设计下乡为契机,工作组“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保护修复优先,让传统村落修缮不走形,不变样。设计师与建筑师们扎根村子,多方搜集资料,与了解村落特色资源(文化、历史故事等)村民同吃同住、交流想法。

  经过修缮和改造,400多年的房屋建筑和村庄格局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石板路得以修复。此外,通过保护房屋院坝、沟渠泉井、古树古木的历史乡愁印记,维持鸟语花香、鸡犬相闻的多元生态系统,保留荷花稻田、旱地果林的野趣田园风光,传承屋舍相连、院落相望的养心乡村生活,生动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村落景观。政府还出资为村子配套了道路、景观、服务、水电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

  为使修复改造成果得以延续,在推进过程中杨家槽还制定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模式,借助多种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活动的多个环节中,通过对诸如房前屋后、公共空间等的营建活动、乡村管理运营体制,实现乡村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取代过去“输血式”的补贴。

  下一步,杨家槽还将对村落环境风貌、村民新建房屋等进行约束性规范引导,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农业、农家乐定向合作,委托专业公司对民宿进行精细化管理,培养专业技能并予以优先聘用,同步组建村民合作社等方式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并按村民的股份份额进行分红,持续给村民带来增收和实惠,让村民共享传统村落保护“红利”。

  “以前,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气,年轻人、小孩和有能力的都搬去了城里,村子里留守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到处破破烂烂的……现在经过修复,村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原来废弃的房屋被改造成了乡村客厅,池塘被翻新,还种上了荷花,我们房前屋后也都种上了桃树、木村菊等花草树木,还有太阳能路灯、石板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都配备齐全了,现在生活环境好了,很多人周末和节假日都愿意回来住一段时间,还有游客经常过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出租房屋、打扫卫生、做小生意等增加部分收入,所以我们真的觉得政府为大家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村民们也都非常高兴。” 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多年的杨家槽村民杨礼忠说到。

  “精准设计” 在村民需求基础上“锦上添花”

  在距离杨家槽不远大盛镇青龙村6社太和场人居环境示范点,也是典型的“设计下乡”成功整改案例。

  据悉,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太和场示范点按“八改六化”要求,整体风貌采用川东民居建筑风格,重建、改造房屋30户,建筑而积约5000㎡,环境整治面积约15000㎡,配套建设了生态停车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多个基础设施。新村从昔日的“灰头土脸”变成“山水家园”,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皆显示着生态宜居乡村的新轮廓。

  该项目于2019年启动设计,为期两年改建完成,与杨家槽不同的是,这里房屋大多数为居民自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获取群众对项目建设的需求,规划设计团队驻扎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充分了解他们的特色需要和朴实审美,与村民交心,做村民的“亲戚”,让村民加入到设计创作中来,在建筑平面布局中尽可能满足乡村生活的功能,在建筑外观上,尽可能创作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

  通过对本地深入了解,最终根据居民需求,设计团队你在多套方案中采用了川东民居建筑风格,粉白墙与青砖墙相结合,坡屋顶、小青瓦、白瓦头,立体廊柱、隐蔽墙、门头牌匾、阳台、露台相互补充,形成拥有前庭后院的一至三层小体量建筑形式。且利用地形地貌,形成高低错落的丰富立面形象。总平面采用较自由的组合形式,运用中国园林的移步换景的手法,围合成亲切、宜人的空间。

  据该项目建筑设计师柴正介绍,项目建设整体围绕改善村民居住品质,补充完善生产生活功能的特点,以原生态、本土化为定位,去掉刻意化、人为化,融入民俗文化元素形成地方特色。

  “在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下乡前,在我们设计师看来,设计最重要的是美观,以往设计我们也是根据客户需求辅以艺术化手法,但是这个项目不同,我们除了美观还要考虑实用性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与居民沟通协调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民们,虽然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并不想改变目前的生活习惯,而这点是我们在下乡前都没有想到的,我觉得这也是设计下乡的意义所在。为符合居民需求,在细节设计部分,我们保留了前庭后院的传统设计,除了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居民还可以自己种瓜果蔬菜。景观方面我们也保留了拥有数十年历史的黄桷树等具有乡愁记忆的东西,而这些也是这个改建项目设计的灵魂所在”柴正说道。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据悉,自2019年以来,重庆共面向大专院校、设计院所、施工企业等征集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乡土新材料研究等方面的设计下乡人才500余名;聘请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设计院等单位的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的专家43名,成立重庆市设计下乡专家组,指导全市设计下乡工作;在全市37个涉农区县建立了37个设计下乡工作室,挂牌、驻村开展设计下乡服务;累计培训村镇建设管理人员600余人次,培训合格农村建筑工匠13000余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乡村建设大军。

  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处处长林远征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加强人才储备,不定期开展设计下乡人才征集,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以满足乡村建设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市财政每年也会补助1000万,来支持“三师一家”开展设计下乡工作。对在设计下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设计人才,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些优惠,以期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参与到设计下乡工作中去。

  近年来,在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工作中,仅渝北区就累计整治农村旧房1.8万余户,安装路灯7500盏,创建市级美丽庭院2300个,实施环境工程72个,受益农村群众约6.5万人。先后打造了杨家槽、桃韵天池、廖家湾、蒋家湾、江口渔村、田牧沟、礼朝屋基等13个建筑风格得体、生态环境宜人、乡愁韵味浓郁的示范点和24个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示范片,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渝北区还与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团队和相关专家建立对口合作机制,签订设计下乡服务协议,组建设计下乡工作室,引导和支持设计团队及个人服务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通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培养了一批以农村建筑工匠为代表的本土人才1万余人次,提高了农村建筑工匠服务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浙江在线)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 重庆渝北‘量体裁衣’建设乡村新画卷,寻找故乡的记忆”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会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热点资讯,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重庆渝北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