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脉、留住乡愁!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玲玲发布时间:2022-03-11 10:53:31

[摘要]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陈华元提交了“关于加强规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议案。他建议推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如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做到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让历史文化街区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需引起广泛重视。”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陈华元提交了“关于加强规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议案。

  截至目前,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保护街区970片、确定历史保护建筑4.27万处。随着时间流逝,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在风吹日晒中受到腐蚀,基础设施落后,与城市整体面貌格格不入;部分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足,甚至出现一拆了之、大拆大建的破坏行为。

  陈华元认为,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工作中,主要存在系统规划不足、资金保障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改造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最大程度保护并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遗产,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他建议:

  加强系统规划。各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文物保护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推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落实“应保尽保”,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等统筹规划,增强功能性改造保护,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让城市延续文脉、留下记忆。

  加强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给予专项支持。探索实施“城市改造更新专项债券”,将土地出让收入一定比例用于城市更新项目。建议各省市地方政府加快制定相关税费、金融支持政策,探索以商业营收弥补模式引入银行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如针对一些具有历史底蕴、具备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老街,可最大限度保留和修缮古建筑,引入文创、民宿等业态,打造文旅热点,并通过转让经营权等方式,为社会投资方提供盈利空间。

  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联合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建立专家组定期巡回督导、社会公众监督、第三方或志愿者巡查、媒体监督等综合监督机制,在改造规划、实施、运营各环节广泛听取民众及专家的意见建议,鼓励居民参与监管。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破坏历史文化街区格局风貌、拆除或异地迁建历史建筑、盗卖历史建筑构件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完善改造技术标准。各省市规划部门加快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提升统一技术标准,突出“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改造原则,对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构成整体风貌的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要明确具体改造技术标准。尤其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古建筑修复数据库和档案,以预防各类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历史文化建筑带来的不可逆影响。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健全运营维护机制,推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管合一”机制,推动改造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全产业链整合,保障修建结束后的建筑保护工作,加强长效管理。

  促进文化和商业共赢。坚持文化保护、挖掘、展示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弘扬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更多特色文化IP(知识产权),打造更多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场所,让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让人民在生活中触摸历史,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与区域功能重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原住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积极导入新业态、新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娱乐、时尚、美学、社交、商业等功能,让老街区、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延续文脉、留住乡愁!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会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热点资讯,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人大代表建议,历史文化街区划定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