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长江与黄河,陕西版“南工程水北调”秦岭输水隧洞贯通

来源:建筑界编辑:许秀珍发布时间:2022-02-24 11:24:54

[摘要] 2022年2月22日11时20分,随着TBM(隧道硬岩掘进机)刀盘破岩而出,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这是是陕西版的“南水北调”,我们一起看看它的技术难题。


  秦岭输水隧洞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从底部穿越秦岭工程

  陕南汉江流域的水资源

  将通过秦岭隧洞引入关中地区

  是陕西版的“南水北调”

  秦岭输水隧洞有多难?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亦是人类从底部横穿秦岭施工的首次尝试。隧洞全长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设计流量70立方米每秒,纵坡1/2500。秦岭输水隧洞穿越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常年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高达90%,各类地质灾害综合叠加发生,众多院士、专家评价为“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受地质地形等条件限制,秦岭输水隧洞采取钻爆法和隧道硬岩掘进机(TBM)联合施工,其中钻爆法施工63.3千米,TBM施工35千米。尤其是TBM施工段,先后遭遇强岩爆、超强岩爆、断层塌方、突涌水、高温高湿、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据统计,累计发生岩爆4000余次,其中中等等级以上3000余次,最大震级1.6级。省引汉济渭公司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相应技术研究和应用,确保秦岭输水隧洞施工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引汉济渭隧洞施工岩爆预警与防治”成果获得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针对秦岭输水隧洞超长施工通风难题,引汉济渭创立了完整的超长隧洞TBM法和钻爆法新的施工通风成套技术体系,创造了钻爆法无轨运输施工通风距离7.2千米、TBM法独头掘进施工通风距离16.5千米的世界纪录。

  引汉济渭有多重要?

  陕西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缺水是制约关中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陕西启动了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工程把汉江流域的水引到关中地区,每年将有约15亿立方米的汉江水通过秦岭输水隧洞源源不断输入陕西关中地区,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的5个新城,兴平、武功、三原等11个县级城市及渭北工业区的用水需要,为1411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支撑全省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引汉济渭工程将解决关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关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水动力’。”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说,此外通过水权置换,可以为陕北地区在黄河争取更多用水指标,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引汉济渭工程将是给世界留下遗产的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工程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穿越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补充,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牵手’长江与黄河,陕西版‘南工程水北调’秦岭输水隧洞贯通”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会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热点资讯,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牵手”长江与黄河,秦岭输水隧洞贯通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